讀書秋樹根

讀書秋樹根

《讀書秋樹根》,這幅作品是中國著名畫家張大千先生的傑作!該幅作品也是張大千作品當中出類撥萃的的精品之一,描繪了細竹,紅樹交錯穿插,置於人物遠處。

作品簡介

作品分類: 繪畫書法-綜合繪畫
歷史年代: 抗日戰爭時期
創作年代: 公元 1939 年
尺寸: 99×40 厘米
鈐印: 張爰之印、大千
款識: 讀書秋樹根。己卯十一月仿趙承旨筆,寫似祥琴仁兄方家正之,蜀郡張大千。

作品欣賞

張大千在此畫中對於畫面環境的營造,頗見功力。細竹,紅樹交錯穿插,置於人物遠處。細竹不加勾勒輪廓,以淡墨寫出,樹同樣以淡墨,但勾出樹幹輪廓。同時,竹葉墨色變化用以區分前後層次變化,樹上紅葉,則布置得宜,使畫面視覺上力避平整。人物以極細的筆法勾出衣紋,同時注意服飾變化,用淡墨染帽和衣袖處,地以赭石、石綠先後渲染,使畫面視覺上更為豐富。整幅畫作,既具平淡,又顯雅致清麗,體現出張大千具有的深厚傳統中國繪畫之造詣。

畫家簡介

張大千(1899 ~1983)四川內江人。畫室名大風堂。
原名正權,後改名爰,號大千、大千居士,以號行。1908年他母親教其花鳥草蟲白描。青年時隨兄到日本京都攻讀繪畫,又研究染織工藝。回國後耽於佛學,剃度為僧,法號大幹,後經還俗,以法號行。他擅長繪畫,喜好畫荷花及工筆人物,獨樹一幟,俱臻妙境。與齊白石有“南張北齊”之譽。
20世紀50年代張大千棲身海外,其間居巴西17年,1976年移居台灣。張大於詩、書、畫、篆刻俱精,尤其他開創了淡墨潑色山水流派,推動了現代中國畫藝術發展,是中國傑出的藝術家
張大千在現代藝壇上,張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國畫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還能書會鑾,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誰?比起會畫來,張大千的書法略遜一籌,但另有一功,不可小看。這款“張大千”三字簽名,就既見功力又有特色。“張”字重心在左上,結構上收下放,很有畫意,又具張力;“大千”兩字處在一起,且“大”字籠罩著“千”字,有呵護之意;“張”字又與“大千”兩字拉開一段距離,有疏有密,結構不呆板,有變化。縱觀三字,均貫串在同一重心線上,所以圖式空靈而重心安穩,視覺效果很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