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屏時代

讀屏時代

讀屏時代是以電視螢幕、電腦螢幕、筆記本電腦、手機螢幕、電子詞典等等為閱讀方式,它改變了人們從讀紙獲取信息的方法。因此,不管你喜歡與否,我們的確已經跨入了一個讀屏時代。

簡介

今天,閱讀正在一步步走向讀屏時代!電視螢幕、電腦螢幕、筆記本電腦、手機螢幕、電子詞典、諾亞舟、手持式閱讀器、掌上電腦可視電話以及各種家用電器、電子設施上的大大小小的螢幕,形形色色、光怪陸離。文本、圖像和聲音正在變質為位元組、數據,世界在這種變化中愈來愈清晰、豐富和繁忙。

面對如此紛繁多姿的世界,傳統的閱讀方式正逐漸喪失自己的歷史地位。

閱讀調查

讀屏時代讀屏時代

據第三屆“全國國民閱讀與購買傾向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03年全國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1.7%,比1998年下降了8.7個百分點,中國國民閱讀率目前呈總體下降趨勢。而其間最重要的原因竟是,由於生活節奏緊張,沒有時間閱讀。據報導,在基本不讀書的人群中,選擇沒時間讀書的人為50.6%,沒時間讀雜誌的比例也在提高,有32.3%的人是因為工作學習太緊張,沒時間讀雜誌,而由於文化程度低,閱讀有困難的比例在下降。城鎮居民閱讀率為69.6%,比1998年下降了7.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閱讀率為45.3%,比1998年下降了9.6個百分點。

那么,人們的閱讀率是真的下降了嗎?從調查的結果來看確是如此,其實也不盡然。據2004年7月20日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04年6月30日,中國網際網路用戶數量達到了8700萬,占全國人口總數的6.7%,居世界第二位。在這8700萬人中,將獲取信息作為上網最主要目的的網民所占比例最多,達到42.3%;其次是休閒娛樂,有34.5%的網民選擇;排在第三的是學習,占9.1%。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技術的鼓動下,人們正逐步改變著原有的閱讀習慣。網路資訊、電視新聞的豐富、便捷與迅速,使得讀報已經逐漸地變成一種生活閒暇的補充,電子圖書、國際網際網路上的海量電子書庫,讓閱讀一步步遠離紙張。

閱讀形式

隨著技術的不斷推進,讀屏越來越人性化。公共廣場上,矗立起越來越多的電子顯示屏,除了各種形形色色的閱讀軟體外,各種手持閱讀器(eBook)也正不斷被發明和生產出來,手機的普及更是將閱讀帶到了隨時隨地。2000年1月,一位日本作家通過手機連載方式發表小說《深愛》,開手機文學之先河。2004年3月,廣東文學院簽約作家千夫長推出了國內首部手機簡訊連載小說《城外》。

計算機筆記本電視、手持閱讀器、手機等等正改變人們的閱讀形式。

主要特徵

讀屏時代讀屏時代

首先,閱讀的介質或者說內容的載體正在發生變化,內容的載體正在從紙張轉向形形色色的數碼載體;

其次,內容的呈現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從原來單一的以文字為主、圖片為輔的方式轉變為文字、圖片、聲音動畫等多種方式的綜合體;

第三,閱讀方式在發生變化,由原先被動的接收到現在可以互動式地和閱讀對象、和作者進行對話;

第四,閱讀者的角色也在發生轉化,由內容的接收者轉變為內容的創作者、建設者。閱讀形式閱讀形式

影響

讀屏正在前所未有地貼近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讀屏將顛覆我們人類的生活方式,它徹底改變人類舊有的文化霸權。那種文化知識思想、精神被有錢者、統治者和精神貴族們所獨霸的時代即將成為過去,那不斷被神秘化、並束之高閣的人類精神文化從神台走向凡世。歷史上,統治者、精神貴族們為了統治政權的牢固,為了思想的霸權,為了他們那份獨享的話語權,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列為自己所獨享的乃至各種神書、禁書、反書的,在無數信息的流轉中,正在從歷史的塵封下解脫出來,重見天日。無數文化的創造者們,第一次無所顧忌地盡情享用他們自己的勞動果實。讀屏導致了文化的結構與重組,它打破了文化專有者們的特權,無論你承認與否,人們所能享用的文化將不再被規定!

除了更加豐富多樣的內容,讀屏還將帶給你更加自由化與人性化的閱讀方式,更加廣闊的思想馳騁的空間。在技術的幫助下,讀屏將逐漸擯棄它初一誕生時所帶給人們生理上的不舒適,攜帶更方便、包裝更華美、界面更親切、閱讀更隨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