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伊凡諾維奇·迭日涅夫

謝明·伊凡諾維奇·迭日涅夫

安基杜諾夫在航船遇難沉沒後,和他的同伴們轉移到菲多特·波波夫的船上,迭日涅夫的船也接待了他的一部分人員。 迭日涅夫在阿納德爾河的上游建立了一個收稅的越冬地,那時,他不再想海象牙之事。 1661年,迭日涅夫來到了雅庫茨克,然後啟程前往莫斯科,於1664年抵達。

簡介

謝明·伊凡諾維奇·迭日涅夫Семён Ива́нович Дежнёв(1605-1673),也翻譯為西姆仁·傑日尼奧夫,俄羅斯冒險家,在一次長達14年的遠航中第一個從北冰洋進入太平洋,今日亞洲最東端的迭日涅夫角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生平

16和17世紀俄羅斯人向東深入到了西伯利亞。來到這裡的有獵人、哥薩克人、服役人員和殖民者。茂密的森林給他們提供了食物和衣物。他們砍伐樹木建造木屋和船隻,乘船遠離陸地,在大海中尋找在當時比象牙還貴重的“魚牙”——海象的大牙。哥薩克人劃著名簡陋的木船,在河流和大海中航行。木船一般長25米,帆布是由馴鹿皮做的,錨是大石塊。從西伯利亞的中心雅庫茨克出發,沿著勒拿河,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進入大海。木船返回時一般尋找大河的入海口,然後逆流而上,返回西伯利亞。途中,他們向地方部落索取稅金。在冬天來臨前,他們修建了原始的過冬宿營地。

迭日涅夫銅像迭日涅夫銅像
迭日涅夫生於1605年左右。人們無從知道他的出生地,據推測,他出生在大烏斯秋克,然而蘇聯的歷史學家對這個推斷仍有爭論,因為這個推斷的唯一根據是迭日涅夫1665年的志願書,這份志願書里說,他的外甥“住在大烏斯秋克城,但是既不住在收稅區也不住在城郊,只是攜帶家室,挨門乞討”。人們對迭日涅夫青年時期的情況一無所知。有關他的第一批資料是說明他在西伯利亞的哥薩克部隊里任職和服役的情況,當時他年僅30歲左右。他從托博爾斯克來到葉尼塞斯克,然後又從葉尼塞斯克被派到雅庫茨克。他來到雅庫茨克的時間是1638年。人們至少知道,他結過兩次婚,而且兩次都娶的是雅庫茨克人。他大概會說雅庫茨克話。
該世紀30年代末期和40年代初期,迭日涅夫參加過對勒拿河流域的一些河流——塔塔河和阿姆加河(阿爾丹河的左部支流),下維柳伊河和中維柳伊斯克等地區的數次遠征,其目的是徵收毛皮稅款。1640~1641年冬季,迭日涅夫在德米特里(葉里拉)·米哈依諾維奇·澤里揚率領的一支部隊里服役。後來澤里揚本人率領他的那支部隊前往附近的一條東部河流——阿拉澤亞河,而迭日涅夫被派往雅庫茨克收毛皮稅(黑貂皮)。途中,在與埃文尼人的一次衝突里迭日涅夫受了傷。1641~1642年冬季,迭日涅夫隨同米哈依爾·斯塔杜赫的部隊前往上因迪吉爾卡河和奧伊米亞康地區,後來,迭日涅夫和這支部隊又轉到莫馬河(因迪吉爾卡河右部的一條支流)。1643年夏初,他乘船沿因迪吉爾卡河一直航行到它的河口。這年秋天,正如前面我們已經說過的,斯塔杜赫穿過海洋前往阿拉澤亞河,迭日涅夫與澤里揚在那裡聯合一起完成了前往科雷馬河的海上長途航行(1644年)。在此以後,迭日涅夫離開了阿拉澤亞河區,取道陸路前往剛剛建立的下科雷姆斯克城,並在那裡度過了三年。
從大阿紐依河傳來的各種各樣的訊息,使下科雷姆斯克的人們陶醉,這些訊息說,“山後的波戈奇河”(阿納德爾河?)是一個盛產黑貂皮的地區,“從科雷馬河乘帆船航行到波戈奇河的河口僅需三個晝夜或者稍多一點時間……”1646年夏季,以伊薩依·伊格納基耶夫舵手(外號叫米澤涅茨)為首的一批沿岸的漁獵手,從下科雷姆斯克起航出海去尋找“這個盛產黑貂皮的河流”。伊格納基耶夫撐船向東航進,漁獵手們跟著他“張帆在大海上急速航駛”兩晝夜,他們沿著陡峭的崖石海岸,在無凍的海區航行,一直航行到一個海灣——大約是查翁灣,這時他們看到位於這個海灣入口處的艾昂島。在這個海灣里他們遇到了一些楚科奇人,並與這些人進行了不通語言的以物易物的貿易,原因是他們沒有帶來翻譯。他們並不準備上岸,“……他們不敢離船上岸去見楚科奇人。他們把貨物運到岸邊,放在一個地點。楚科奇人也把自己的魚牙和魚骨(海象牙)放在同一個地方。不是所有的象牙都是值錢的。楚科奇人用這種骨頭造出了各種器具:刀、斧之類。這說明,這一帶沿岸是海獸棲息的地方……” 當伊薩依·伊格納基耶夫把這一訊息帶回來時,下科雷姆斯克城的人立即掀起了一陣“狂熱”情緒。漁獵手所收集的象牙數量是微不足道的,且並不十分昂貴,這是因為他們的人數很少,武器裝備很差,產生了懼怕情緒,同時也因為他們沒有翻譯,無法與楚科奇人通話。與楚科奇人開展貿易賺得大錢的可能性不但確實存在,而且很大。況且,伊薩依·伊格納基耶夫離開科雷馬河“駕駛帆船”僅向東行走了兩天兩夜,如果再向前行進一兩天時間,他必將找到“盛產黑貂皮的波戈奇河”的河口。
此時,在下科雷姆斯克城裡有一個名叫阿列克塞·烏索夫的莫斯科富商,他的代理人是霍爾莫戈雷人,名字叫菲多特·阿列克謝耶夫·波波夫。波波夫具有在冰海水域航行的豐富經驗波波夫早期以商業貿易為目的曾自勒拿河航行到奧列尼奧克河,又從奧列尼奧克河航行到科雷馬河。——原注,他著手組建一支龐大的漁獵探險隊,這個探險隊的目標是在東部尋找海獸的群集地和盛產黑貂皮的阿納德爾河(自1647年人們才把這條河稱為阿納德爾河)。波波夫的探險隊由63個漁獵手組成(包括菲多特·波波夫),另外還有一個哥薩克人。迭日涅夫作為一個負責徵收毛皮稅的官員自願請求與他們一同前往,他提出保證說,“在新的阿納德爾河區將給沙皇提供280張黑貂皮”。
1647年夏季,在菲多特·波波夫的率領下四艘船從科雷馬河駛進大海。人們不清楚他們向東行進了多遠的路程,但是已經證實的訊息說,由於堅凍的阻擋和惡劣氣候,這個探險隊大受挫折,所以當年夏季雙手空空地返回下科雷姆斯克城。 然而,這次失敗不論對波波夫還是對迭日涅夫都沒有產生任何消極的影響。前者重新組建一支探險隊,後者重新申請當收稅官員。這時,迭日涅夫面前出現一個敵手——雅庫茨克的哥薩克人蓋拉西姆·安基杜諾夫,此人向當局保證說,他不但能夠給國家交納280張黑貂皮,而且在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中一切費用均由自己負責,有“自己的食物,自己的船隻、武器、彈藥和一切所需的商品”。迭日涅夫被激怒了,他當即提出可以交納290張黑貂皮的許諾,並在申請書里對安基杜諾夫的為人和行為大加指責:“……他收留過30個強盜,這些人殘殺過許多商人和漁獵手。這些人曾與我一起到過那個新的河區,他們搶掠居民,殺害土著人,而我只向土著人徵收毛皮稅款。”科雷姆斯克地方當局的代表批准了迭日涅夫的申請,但是,對安基杜諾夫自備船隻並帶領“強盜”參加探險隊一事也未阻撓。裝備了六條船的菲多特·波波夫對安基杜諾夫參加探險隊也沒有製造困難,他當然更不會對迭日涅夫——一個對探險的成功懷有極大興趣的人加以阻攔。 1648年6月下旬,七艘航船從科雷馬河駛進大海,然後向東行進。六艘船是波波夫裝備的,第七艘船是蓋拉西姆·安基杜諾夫所有。全隊共有90人。迭日涅夫和波波夫分別乘不同的船隻。還未抵達海峽以前,兩艘船在一次風暴里觸冰毀壞了。這兩艘船上的人員爬上了海岸,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被科里亞克人打死,其餘的人大約餓死在岸邊。在楚利奇海上的另一次風暴里,探險隊的另外兩艘船失蹤了。有人推測說,這兩艘船被風暴推到了美洲的海岸邊,因為後來在阿拉斯加地區發現了一座俄國古代建築的房屋(約有300多年的歷史),並且,18世紀時當地的愛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傳說,一些大鬍子的藍眼睛人在過去某個時候曾來過他們這個地區居住過。 據迭日涅夫記述。9月20日,在白令海峽的一個“海灣”里發生了一場衝突,“楚科奇人把菲多特·波波夫打傷了”。過了幾天之後,即在10月1日前後,“菲多特與我在海上走散了,從此以後他再無音訊”。 Л·С·別爾格在他的《對堪察加的發現和白令的探險》一書里對此事進行細緻的分析,並毫無疑義地確認,迭日涅夫曾繞過亞洲的這個最東北的邊陲角。迭日涅夫在一份報告裡把這個海角稱為“高大的石山海角”。他所發現的不是楚科奇半島上的別的海角,而是後來以迭日涅夫名字命名的那個海角——迭日涅夫角(位於北緯66°5′、東經169°40′)。以他的名字命名是應該的,他是當之無愧的。
“……這個海角突出於海面,延伸到海上更遠的地方,海角上居住著和藹可親的楚科奇人。海角的對面有一些島嶼(代奧米德島),這些島上居住著一種被人們稱為長著長牙齒的人(愛斯基摩人)。這樣稱呼他們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他們的牙齒足能咬碎堅硬的骨頭……我們——謝明依卡(迭日涅夫)和同伴們清楚地看到了這個大海角,因為就在這個海角附近,現役軍人雅拉西姆·翁庫杜諾夫(蓋拉西姆·安基杜諾夫)的航船被碰壞了。我們——謝明依卡和同伴們把遇難的船員們救到我們的船上,同時,我們也看到過島上的長牙齒的人。”
在另一份報告裡,迭日涅夫反覆而又明確地說明了他所發現的這個東北海角的情況:“從科雷馬河渡海前往阿納德爾河的航行過程中,有一個海角,它遠遠突出於海面……在這個海角對面有兩個島嶼,島上居住著楚克查人不論迭日涅夫,還是其他的陸路旅行者,都把楚科奇人和愛斯基摩人稱為楚克查人,愛斯基摩人的主要特點是有“長牙齒”。——原注。他們的牙齒朝外長著,下顎向前突出,他們的牙齒像魚牙一樣(海象牙)。這個海角面向東北,其西側有一條小河從那裡流出,楚科奇人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宿營地,他們的房屋是用鯨魚骨架搭起來的。海角的岸邊在這裡有一個急轉彎,海岸線通向阿納德爾河。由海角到阿納德爾河乘帆船隻需航行三晝夜……” 安基杜諾夫在航船遇難沉沒後,和他的同伴們轉移到菲多特·波波夫的船上,迭日涅夫的船也接待了他的一部分人員。迭日涅夫與波波夫走散以後,迭日涅夫的命運如何,他遇到了什麼艱難險阻以及他怎樣完成自北冰洋至太平洋的有史以來首次航行,關於這些情況,迭日涅夫本人記述得非常清楚: “10月1日以後,風浪把我——謝明依卡帶入大海隨波漂流,並把我推到阿納德爾河南岸。我的船上總共有25個人。我們登上了一座山,但是不知道路。我們赤著足,在冰冷的雪地行走,饑寒交迫。我——謝明依卡,可憐的謝明依卡與同伴們一起用了大約10個星期才跌跌撞撞地到達阿納德爾河河口。這裡捕不到魚,周周又沒有林木,由於飢餓,我們這些可憐的人各奔一方。有12個人沿阿納德爾河向上遊走去,走了20多天,沒有看到人煙,也沒有發現鹿拉的雪橇和土著人行走過的道路。這些人只好折轉回來,他們行走了三天后停下來宿營,他們在雪裡挖了一個洞穴過夜……” 這12個人在阿納德爾河上勉強度過1648~1649年的嚴冬,他們還在那裡建造了一些內河航船。當河道解凍時,他們駕船沿阿納德爾河向上游進發,一直航行到安納烏人居住的地區……並對這些人徵收了毛皮稅。 迭日涅夫在阿納德爾河的上游建立了一個收稅的越冬地,那時,他不再想海象牙之事。到了1652年,他才完成了對一個富有海象牙之地的尋找和發現。一個名叫尤里依·謝里維爾斯托夫的雅庫茨克的哥薩克人,從科雷馬河出發,翻越石山之後沿陸路來到阿納德爾河區,他在1654年報導說,“兩年以前,迭日涅夫和他的兩個同伴去海邊尋找海象骨,他們在海邊的一個斜坡的岸上發現了大量海象骨,收集起來的海象骨共有102普特普特,蘇聯的重量單位,等於16.38公斤。——譯註。其中7個海象的大骨架加在一起就有1普特重,較小的象骨和碎片70個折合1普特。”根據官方材料記載,接近1656年4月時,迭日涅夫和三個同伴(其中包括謝里維爾斯托夫)“在阿納德爾河河口的沿岸地區所獲得的象骨”共有289普特,其中含有謝里維爾斯托夫收集的。儘管當時怨言四起,說迭日涅夫撿走了這裡全部的象骨,其實,他所獲得的僅有50普特。這個象骨蘊藏地看不到邊緣。多少年以來,這條海岸線一直吸引著前往阿納德爾河尋找幸福的冒險家。
迭日涅夫的遠航路線迭日涅夫的遠航路線
1660年,迭日涅夫本人提出申請,要求調換工作。他攜帶大批象骨取道陸路回到了科雷馬河,然後又從那裡出發,乘船渡海到達勒拿河的河口。在此期間,他在日甘斯克度過了一個冬天。1661年,迭日涅夫來到了雅庫茨克,然後啟程前往莫斯科,於1664年抵達。次年1月,有關人員與他進行了一次結算:自1641年至1660年近20年漫長的歲月里,他沒有領取過現金和糧食補貼。因此,“偉大的君主、沙皇和俄國最高公爵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應賜予他薪俸,補給他從未領取過的現金和糧食。他在19年的任職過程中,在阿納德爾河區為國家徵收了毛皮稅款並尋找新地,帶回289普特象骨(每普特價值為60盧布),為皇帝徵收了毛皮稅,還抓回了一些人質,為此,偉大的國君對他的盡職精神和所經受的苦難應予以獎賞。至於具體數額,應付給他在西伯利亞任職期間總薪俸的三分之一,以雙份發給,並以呢絨布支付,這些呢絨布一半是深灰色的,另一半是淡綠色的。航海期間應付給97個阿爾申阿爾申,長度單位,約等於0.711米。——譯註呢絨布,30個阿爾登阿爾登,舊俄貨幣名稱,等於3分銅幣。——譯註可買一個阿爾申的呢絨布,總計金額約為87個盧布17個阿爾登……”可是謝明·迭日涅夫給沙皇國庫提供的289普特象骨(按雅庫茨充當時規定的價格,每普特價為60個銀盧布)共值1.734萬個銀盧布,沙皇政府給他長達19年時間的薪俸僅為126個銀盧布20戈比。此外,沙皇還明確指令,“這是給謝明依卡的職務薪俸和尋找魚牙、象骨的報酬,以及所有阿達曼的人均金錢”。
此後,這個哥薩克阿達曼謝明·迭日涅夫繼續在西伯利亞的奧列尼奧克河、維柳伊河以及亞納河地區任職。1671年,他攜帶黑貂皮稅款再次返回莫斯科。他於1673年在莫斯科死去。

意義

迭日涅夫紀念金幣迭日涅夫紀念金幣
迭日涅夫的航海探險,發現了從查翁灣到奧柳托爾斯基角長達2000多公里的東西伯利亞海岸線,首次從北冰洋駛入太平洋,繞過了亞洲最東端的迭日涅夫角,發現和穿越了把美亞兩洲分開的北冰洋河太平洋溝通的白令海峽,從而最終證明了美洲是不與亞洲相連的新大陸,證實了歐洲對所謂阿尼安海峽的猜測,初步實現了格拉西莫夫的構想,為東北新航路的開辟奠定了最重要的一塊基石。迭日涅夫還發現了楚科奇半島、阿納德爾河及其流域,首次翻越了科里亞克山脈。令人遺憾的是,這個重要的海峽並沒有被稱為迭日涅夫海峽,而是被稱作白令海峽。這是因為雅庫茨克的軍事指揮官把迭日涅夫的報告放到了公文堆中。直到1736年,沉睡了多年的記錄報告才被白令探險隊的一個成員發現,並於1758年公諸於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