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戰

謀戰語出《孫子兵法·謀攻篇》。意思是,用兵的上策是以謀略挫敗敵人的戰爭圖謀而獲得勝利。

基本信息

謀戰

凡敵始有謀,我從而攻之,使彼計衰而屈服。法曰:“上兵伐謀。”①
春秋時,晉平公欲伐齊,使范昭往觀齊國之政。齊景公觴②之。酒酣,范昭請君之樽酌③。公曰:“寡人之樽進客。”范昭已飲,晏子徹④樽,更為酌。范昭佯醉,不悅而起舞,謂太師⑤曰:“能為我奏成周之樂⑥乎?吾為舞之。”太師曰:“瞑臣⑦不習。”范昭出。景公曰:“晉,大國也。來觀吾政,今子怒大國之使者,將奈何?”晏子曰:“范昭非陋於禮者,且欲慚吾國,臣故不從也。”太師曰:“夫成周之樂,天子之樂也,惟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而欲舞天子之樂,臣故不為也。”范昭歸報晉平公曰:“齊未可伐,臣欲辱其君,晏子知之;臣欲犯其禮,太師識之。”仲尼【聞之】曰:“不越樽俎⑧之間,而折衝千里之外,晏子之謂也。”

注釋

①上兵伐謀:語出《孫子兵法·謀攻篇》。 意思是,用兵的上策是以謀略挫敗敵人的戰爭圖謀而獲得勝利。
②觴:古代盛酒器。這裡作動詞,以酒招待。
③樽酌:樽,盛酒器,酒杯;酌,斟酒、飲酒的意思。
④徹:通“撤”。
太師:同“大師”。這裡指古代樂官之長。
⑥成周之樂:周天子所享用的樂曲。
瞑臣:瞑,瞎子。春秋晉國著名樂師師曠生而目盲,善辨聲樂。齊國樂官太師以“瞑臣”自稱,自謙之意,未必也是盲人。
⑧樽俎:盛酒肉的器具。樽以盛酒,俎以置肉。這裡代指筵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