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獲獎歷史

歷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名單

1901年 范霍夫 (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1852—1911) 荷蘭人,研究化學動力學溶液滲透壓的有關定律
1902年 E.費歇爾(Emil Fischer,1852—1919) 德國人 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
1903年 阿累尼烏斯(Sir WilUsm Ramsay,1852—1916) 瑞典人,提出電離學說
1904年 拉姆·塞(Sir William Ramsay,1852—1916) 英國人,發現了惰性氣體
1905年 拜耳 (Adolf von Baeyer,1835—1917) 德國人,研究有機染料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莫瓦桑 (Henri Moissan,1852—1907) 法國人,製備單質氟
1907年 布赫納 (Edward Buchner,1860--1907) 德國人,發現無細胞發酵現象
1908年 E.盧瑟福 (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 英國人,研究元素蛻變放射性物質化學
1909年 F.W.奧斯瓦爾德 (Friedrich Wilhein Ostwald,1853—1932) 德國人,研究催化、化學平衡、反應速率
1910年 瓦拉赫 (Otto Wallach,1847—1931) 德國人,研究脂環族化合物
1911年 M.居里(居里夫人)(Marie Curie,1667—1934)(女) 法國人,發現鐳和釙,並分離鐳
1912年 梅林尼亞 (Victor Grignard,1871—1935) 法國人,發現用鎂做有機反應的試劑
薩巴蒂埃 (Paul Sabatier,1854—1941) 法國人,研究有機脫氧催化反應
1913年 維爾納 (A1fred Werner,1866—1919) 瑞士人,研究分子中原子的配位,提出配位理論
1914年 T.W.理查茲Therdore William Richards,1968—1928) 美國人,精確測量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威爾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er,1872—1924) 德國人,研究植物色素,特別是葉綠素
1918年 哈伯 (Fritz Haber,1868—1930) 德國人,發明工業合成氨方法
1920年 能斯特 (Walter Nernst,1864—1941) 德國人,研究熱化學,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
1921年 索迪 (Frederick Soddy,1877—1956) 英國人,研究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質
1922年 阿斯頓 (Francis Willian Aston,1877—1945) 英國人,研究質譜法,發現整數規劃
1923年 普雷格爾 (Fritz Pregl,1869—1930) 奧地利人,研究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5年 齊格蒙迪(Richard Zsigmondy,1865—1929) 奧地利人,闡明膠體溶液的多相性質
1926年 斯維德伯格(Theodor Svedberg,1884—1971) 瑞典人,發明超離心機,用於分散體系的研究
1927年 維蘭德 (Heinrich Wieland,1877—1957) 德國人,研究膽酸的組成
1928年 文道斯(Adolf Windaus,1876—1959) 德國人,研究膽固醇的組成及其與維生素的關係
1929年 哈登 (Sir Arthur Harden,1865—1940) 英國人,研究糖的發酵作用及其與酶的關係
奧伊勒(Sir Arthur Harden,1865—1940) 瑞典人,研究輔酶
1930年 H.費歇爾 (Uails Fischer,1881—1945) 德國人,研究血紅素和葉綠素,合成血紅素
1931年 波施(Carl Bosch,1874— 1940) 德國人,研究化學上套用的高壓方法
貝吉烏斯(Friecrich Bergius,1994—1949) 德國人,研究化學上套用的高壓方法
1932年 蘭米爾 (Irving Langnuir,1881—1957) 美國人,研究表面化學和吸附理論
1934年 尤里(Harold Clayton Urey,1893—1981) 美國人,發現重氫
1935年 F.約里奧—居里(Frederic Joliot—Curie,1900— 1958) 法國人,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
I.伊倫—居里(I reno Joliot—Curie:1897-1956)(女) 法國人,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德拜 (Peter Debye,1884—1971) 荷蘭人,研究偶極矩和X射線衍射法
1937年 哈沃斯(Sir Walter Haworth,1883—1950) 英國人,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
卡雷 (Paul Karrer,1889—1971) 瑞士人,研究類胡蘿蔔素、核黃素、維生素B2
1938年 R.庫恩 (Riehard Kuhn,1900—1967) 德國人,研究類胡蘿蔔素和維生素
1939年 布特南德 (Adolf Butenandt,1903—) 德國人,研究性激素
盧齊卡 (Leopold Ruzicka 1887—1976) 瑞士人,研究聚亞甲基和高級萜烯
1943年 海維西 (Gyorgy Hevesy,1885—1966) 匈牙利人,利用同位素作為化學研究中的示蹤原子
1944年 哈恩 (Otto Hahn,1879--1968) 德國人,發現重核裂變現象
1945年 維爾塔寧(Aatturi Virtanen,1895—1973) 芬蘭人,發明飼料保藏方法
1946年 薩姆納(James Batcheller Sumner,1887-1955)美國人,發現結晶蛋白酶
諾思羅普(John Howard Northrop,1891—) 美國人,製備績效狀態的酶和病毒蛋白質
斯坦利 (Wendell Meredith Stanley,1904—1971) 美國人,製備績效狀態的酶和病毒蛋白質
1947年 魯賓遜(Sir Robert Robinson,1886—1975) 英國人,研究生物鹼和其它植物製品
1948年 梯塞留斯(Arme Wilhelm Kaurin Tiselius,1902—1971)瑞典人,研究電泳、吸附分析he和血清蛋白
1949年 喬克(William Francis Giauque,1895-1982)美國人,研究超低溫下物質的性質
1950年 第爾斯(Otto Diels,1876—1954) 德國人,發現雙烯合成
阿爾德 (Kurt Alder,1902—1958) 德國人,發現雙烯合成
1951年 麥克米倫 (Edwin Mattison McMillan,1907—)美國人,發現和研究超鈾元素鎇、鋦、錇、鐦等
西博格(Glenn Thedore Seaborg,1912-)美國人,發現和研究超鈾元素鎇、鋦、錇、鐦等
1952年 A.馬丁 (Arcger Martin,1910—) 英國人,發明分配色譜法
辛格 (Richard Synge,1914—) 英國人,發明分配色譜法
1953年 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1881—1965) 德國人,提出大分子概念
1954年 鮑林 (Linus Pauling,1901—) 美國人,研究化學鍵的本質
1955年 杜·維尼奧(Vincent Du Vig neaud 1901—1978) 美國人,合成多肽和激素
1956年 謝苗諾夫 (Nikolay Senyonov,1896-) 蘇聯 研究氣相反應化學動力學
欣謝爾伍德(Sir Cril Hinshelwood,1897—1967) 美國人,研究氣相反應化學動力學
1957年 托德(Sir Alexander Robertus Todd,1907-) 英國人,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輔酶
1958年 桑格 (Frederick Sanger,1918—) 英國人,測定胰島素分子結構
1959年 海洛夫斯基 ( Jaroslav Heyrovsky,1890-1967) 捷克人,發明極譜分析法
1960年 利比 (Willard Frank Libby,1908—1980) 美國人,發明用放射性碳-14 測定地質年代的方法
1961年 開爾文 (Melvin Calvin, 1911--) 美國人,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學過程
1962年 肯德魯(John Cowdery Kendrew,1917—) 英國人,測定血紅蛋白的結構
佩魯茲(Max Ferdinand Perutz,1914-) 英國人,測定血紅蛋白的結構
1963年 納塔 (Giulio Natta,1903—1979) 義大利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應
齊格勒(Kafl Ziegler,1898—1973) 德國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應
1964年 D.C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ekin,1910—)(女) 英國人,測定抗惡性貧血症的生化化合物維生素B12的結構
1965年 伍德沃德(Robert Burns Woodward,1917—1979) 美國人,人工合成固醇、葉綠素、維生素B12和其他只存在於生物體中的物質
1966年 米利肯 (Robert Sanderson Mulliken,1896—) 美國人,用分子軌道法研究化學鍵和分子結構
1967年 艾根(Manfred Eigen,1927—) 德國人,研究極其快速的化學反應
諾里什(Ronald george Wreyford Norrish,1897—1978) 英國人,研究極其快速的化學反應
波特 (Ceorge Porter,1920-)英國人,研究極其快速的化學反應
1968年 翁薩格(Lars Onsager,1903—1976) 美國人,創立不逆過程的熱力學理論
1969年 巴頓(Derek Harold Richard Barton,1918— ) 英國人,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三維構象
哈塞爾(Odd Hassel,1897--) 挪威人,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三維構象
1970年 萊洛伊爾 (Luis Federico Leloir,1906—) 阿根廷人,發現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 赫茨伯格 (Gerhard herzberg,1904—) 加拿大人,研究分子光譜,特別是自由基的電子結構
1972年 安芬林 (Christian Borhmer Anfinsen,1916-) 美國人,研究酶化學的基本理論
摩雷(Stanford Moore,1913-1982) 美國人,研究酶化學的基本理論
斯坦(William H.Stein,1911—1980 ) 美國人,研究酶化學的基本理論
1973年 E.O.費歇爾(Wrnst Otto Fischer,1918-) 德國人,研究金屬有機化合物
威爾金森(Cerffrey Wilkinson,1921—) 英國人,研究金屬有機化合物
1974年 P.J.弗洛里(Faul John Flory,1910—1985) 美國人,研究長鏈分子,製成尼龍66
1975年 康福思(John Warcup Cornforth,1917—) 英國人,研究立體化學
普雷洛格(Vladumir Prelog,1906—) 瑞士人,研究立體化學
1976年 利普斯科姆(WiHiam Nunn Lipscomb,1919— ) 美國人,研究硼烷、碳硼烷的結構
1977年 普里戈金 (1lya Prigogine,1917—) 比利時人,研究熱力學中的耗散結構理論
1978年 P.D.米切爾 (Peter D.Mitchell,1920—) 英國人,研究生物系統中利用能量轉移過程
1979年 H.C.布朗 (Herbert Charles Brown,1912—) 美國人,在有機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維蒂希(Georg Wittig,1897-) 德國人,在有機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1980年 W.吉爾伯特(Walter Gilbert,1932—) 美國人,第一次製備出混合脫氧核糖核酸
P.伯特(Paul Berg,1926-) 美國人,建立脫氧核糖核酸結構的化學和生物分析法
桑格 (Frederick Sanger, 1918—) 英國人,建立脫氧核糖核酸結構的化學和生物分析法
1981年 福井謙一(1918—) 日本人,解釋化學反應中的分子軌道對稱性
R.霍夫曼 (Roald Hoffmann,1937—) 美國人,提出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
1982年 克盧格(Aaron Klug,1926—) 英國人,測定生物物質的結構
1983年 陶布 (Henry Taube,1915-) 美國人,研究絡合物和固氮反應機理
1984年 梅里菲爾德(Brace Merrifield,1921—) 美國人,研究多肽合成
1985年 豪普特曼(Herbert A.Hauptman,1917—) 美國人,發展測定分子和晶體結構的方法
卡爾勒(JeroMe Karle,1918-) 美國人,發展測定分子和晶體結構的方法
1986年 赫希巴赫 (Dudley R.Hercshbach,1932-) 美國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
李遠哲(1936—) 美國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
波拉尼(John C.Polanyi,1929—) 德國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
1987年 佩德森 (Charles Pedersen,1904—) 美國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機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套用方面作出貢獻
萊思 (Jean-Marie Lehn,1939-) 法國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機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套用方面作出貢獻
克拉姆(Donald Cram,1919-) 美國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機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套用方面作出貢獻
1988年 羅伯特·休伯(Robert Huber) 德國人,首次確定了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立體結構,揭示了模結合的蛋白質配合物的結構特徵
約翰.戴森霍弗(Johann Deisehofer) 德國人,首次確定了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立體結構,揭示了模結合的蛋白質配合物的結構特徵
哈特穆特·米歇爾 (Hartnut Michel) 德國人,首次確定了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立體結構,揭示了模結合的蛋白質配合物的結構特徵
1989年 切赫(T.R.cech) 美國人,關於發現核糖核酸催化作用的研究
奧爾特曼(S.Altnan) 美國人,關於發現核糖核酸催化作用的研究
1990年 科里(E.J.Corey) 美國人,在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方面的貢獻極大豐富了有機化學的理論寶庫
1991年 理察·R·恩斯特 (Richard R.Ernst) 瑞士人,在發展付立葉變換核磁共振波譜方面的重要貢獻
1992年 魯道夫·阿瑟·馬庫斯 (Rudolph.Quthur.Marcus) 美國人,創立和發展了電子轉移反應理論
1993年 卡里·穆利斯(Kary Mullis) 美國人,運用化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創造新的生物學研究方法
麥可·史密斯(Michael Smith) 加拿大人,運用化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創造新的生物學研究方法
1994年 喬治·歐拉(george Aolah) 美國人,發現了利用超強酸使碳離子保持穩定的方法
1995年 克魯岑(paul crutzen) 荷蘭人,在大氣層化學特別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
莫利納(1ario iolina) 美國人,在大氣層化學特別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
羅蘭(F.sherwood rowland) 美國人,在大氣層化學特別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
1996年 羅伯特·F·柯爾 美國人,發現(富勒氏球C-60)
理察·E·斯莫利 美國人,發現(富勒氏球C-60)
哈羅德·W·克羅托 英國人,發現(富勒氏球C-60)
1997年 保羅·博耶 美國人 發現“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的形成過程
約翰·沃克 英國人 發現“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的形成過程
延斯·斯科 丹麥人 發現細胞中鈉離子和鉀離子濃度平衡的酶
1998年 沃特爾·科恩 美國人 提出的密度作用理論為簡化原子鍵的計算打下了基礎
約翰·波普爾 英國人 1970年設計了一種日後被廣泛套用的計算程式,他發展的計算方法使人們能夠對分子、分子的性質、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如何相互作用進行理論研究
1999年 艾哈邁德·澤維爾 美國人,用雷射閃爍照相機拍攝到化學反應中化學鍵斷裂和形成的過程
2000年 艾倫·黑格 美國人,發現導電聚合物(導電塑膠)
艾倫·馬克迪爾米德,美國人,發現導電聚合物(導電塑膠)
白川英樹 日本人,發現導電聚合物(導電塑膠)
2001年 野依良治 日本人 手性催化氫化反應研究
威廉·諾爾斯 美國人 發現和製造手性催化劑
巴里·夏普萊斯 美國人 手性催化反應的研究
2002年 約翰.B.芬 美國人 發展了生物巨觀形態的鑑別和結構分析方法
Koichi Tanaka 日本人 發展了生物巨觀形態的鑑別和結構分析方法
庫爾特.伍斯里奇 瑞士人 測定生物大分子在溶液中的三維結構中,引入了核磁共振光譜學
其中約翰.B.芬和Koichi Tanaka將各自獲得本屆諾貝爾化學獎獎金的1/4,其餘的1/2將由庫爾特.伍斯里奇一人獲得。
2003年 彼得·阿格雷 美國人 羅德里克·麥金農 美國人
他們發現了細胞膜水通道,以及對離子通道結構和機理研究作出了開創性貢獻。這是個重大發現,開啟了細菌、植物和哺乳動物水通道的生物化學、生理學和遺傳學研究之門。
歷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名單
時間 獲獎人 國籍 獲獎原因
1901 W.C.倫琴 德國 發現倫琴射線(X射線)
1902 H.A.洛倫茲 荷蘭 塞曼效應的發現和研究
 P.塞曼 荷蘭
1903 H.A.貝克勒爾 法國 發現天然鈾元素的放射性
 P.居里 法國 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發現放射性元素釙與鐳並發現釷也有放射性
 M.S.居里 法國
1904 L.瑞利 英國 在氣體密度的研究中發現氬
1905 P.勒鈉德 德國 陰極射線的研究
1906 J.J湯姆孫 英國 通過氣體電傳導性的研究,測出電子的電荷與質量的比值
1907 A.A邁克耳孫 美國 創造精密的光學儀器和用以進行光譜學度量學的研究,並精確測出光速
1908 G.里普曼 法國 發明套用干涉現象的天然彩色攝影技術
1909 G.馬可尼 義大利 發明無線電極及其對發展無線電通訊的貢獻
 C.F.布勞恩 德國
1910 J.D.范德瓦耳斯 荷蘭 對氣體和液體狀態方程的研究
1911 W.維恩 德國 熱輻射定律的導出和研究
1912 N.G.達倫 瑞典 發明點燃航標燈和浮標燈的瓦斯自動調節器
1913 H.K.昂尼斯 荷蘭 在低溫下研究物質的性質並製成液態氦
1914 M.V.勞厄 德國 發現倫琴射線通過晶體時的衍射,既用於決定X射線的波長又證明了晶體的原子點陣結構
1915 W.H.布拉格 英國 用倫琴射線分析晶體結構
 W.L.布拉格 英國
1917 C.G.巴克拉 英國 發現標識元素的次級倫琴輻射
1918 M.V.普朗克 德國 研究輻射的量子理論,發現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設,解釋了電磁輻射的經驗定律
1919 J.斯塔克 德國 發現陰極射線中的都卜勒效應和原子光譜線在電場中的分裂
1920 C.E.吉洛姆 法國 發現鎳鋼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儀器中的套用
1921 A.愛因斯坦 德國 對現物理方面的貢獻,特別是闡明光電效應的定律
1922 N.玻爾 丹麥 研究原子結構和原子輻射,提出他的原子結構模型
1923 R.A.密立根 美國 研究元電荷和光電效應,通過油滴實驗證明電荷有最小單位
1924 K.M.G.西格班 瑞典 倫琴射線光譜學方面的發現和研究
1925 J.弗蘭克 德國 發現電子撞擊原子時出現的規律性
 G.L.赫茲 德國
1926 J.B.佩林 法國 研究物質分裂結構,並發現沉積作用的平衡
1927 A.H.康普頓 美國 發現康普頓效應
 C.T.R.威爾孫 英國 發明用雲霧室觀察帶電粒子,使帶電粒子的軌跡變為可見
1928 O.W.里查孫 英國 熱離子現象的研究,並發現里查孫定律
1929 L.V.德布羅意 法國 電子波動性的理論研究
1930 C.V.拉曼 印度 研究光的散射並發現拉曼效應
1932 W.海森堡 德國 創立量子力學,並導致氫的同素異形的發現
1933 E.薛丁格 奧地利 量子力學的廣泛發展
 P.A.M.狄立克 英國 量子力學的廣泛發展,並預言正電子的存在
1935 J.查德威克 英國 發現中子
1936 V.F赫斯 奧地利 發現宇宙射線
 C.D.安德孫 美國 發現正電子
1937 J.P.湯姆孫 英國 通過實驗發現受電子照射的晶體中的干涉現象
 C.J.戴維孫 美國 通過實驗發現晶體對電子的衍射作用
1938 E.費米 義大利 發現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應
1939 F.O.勞倫斯 美國 研製回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別是有關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1943 O.斯特恩 美國 測定質子磁矩
1944 I.I.拉比 美國 用共振方法測量原子核的磁性
1945 W.泡利 奧地利 發現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6 P.W.布里奇曼 美國 研製高壓裝置並創立了高壓物理
1947 E.V.阿普頓 英國 發現電離層中反射無線電波的阿普頓層
1948 P.M.S.布萊克特 英國 改進威爾孫雲霧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線方面的發現
1949 湯川秀樹 日本 用數學方法預見介子的存在
1950 C.F.鮑威爾 英國 研究核過程的攝影法並發現介子
1951 J.D.科克羅夫特 英國 首先利用人工所加速的粒子開展原子核
 E.T.S.瓦爾頓 愛爾蘭 蛻變的研究
1952 E.M.珀塞爾 美國 核磁精密測量新方法的發展及有關的發現
 F.布洛赫 美國
1953 F.塞爾尼克 荷蘭 論證相襯法,特別是研製相差顯微鏡
1954 M.玻恩 德國 對量子力學的基礎研究,特別是量子力學中波函式的統計解釋
 W.W.G.玻特 德國 符合法的提出及分析宇宙輻射
1955 P.庫什 美國 精密測定電子磁矩
 W.E.拉姆 美國 發現氫光譜的精細結構
1956 W.肖克萊 美國 研究半導體並發明電晶體
 W.H.布拉頓 美國
 J.巴丁 美國
1957 李政道 美國 否定弱相互作用下宇稱守恆定律,使基本粒子研究獲重大發現
 楊振寧 美國
1958 P.A.切連柯夫 前蘇聯 發現並解釋切連柯夫效應(高速帶電粒子在透明物質中傳遞時放出藍光的現象)
 I.M.弗蘭克 前蘇聯
 I.Y.塔姆 前蘇聯
1959 E.薩克雷 美國 發現反質子
 O.張伯倫 美國
1960 D.A.格拉塞爾 美國 發明氣泡室
1961 R.霍夫斯塔特 美國 由高能電子散射研究原子核的結構
 R.L.穆斯堡 德國 研究r射線的無反衝共振吸收和發現穆斯堡效應
1962 L.D.朗道 前蘇聯 研究凝聚態物質的理論,特別是液氦的研究
1963 E.P.維格納 美國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論的研究,特別是發現和套用對稱性基本原理方面的貢獻
 M.G.邁耶 美國 發現原子核結構殼層模型理論,成功地解釋原子核的長周期和其它幻數性質的問題
 J.H.D.詹森 德國
1964 C.H.湯斯 美國 在量子電子學領域中的基礎研究導致了根據微波激射器和雷射器的原理構成振盪器和放大器
 N.G.巴索夫 前蘇聯 用於產生雷射光束的振盪器和放大器的研究工作
 A.M.普洛霍羅夫 前蘇聯 在量子電子學中的研究工作導致微波激射器和雷射器的製作
1965 R.P.費曼 美國 量子電動力學的研究,包括對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意義深遠的結果
 J.S.施溫格 美國
 朝永振一郎 日本
1966 A.卡斯特萊 法國 發現並發展光學方法以研究原子的能級的貢獻
1967 H.A.貝特 美國 恆星能量的產生方面的理論
1968 L.W.阿爾瓦雷斯 美國 對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決定性的貢獻,特別是通過發展氫氣泡室和數據分析技術而發現許多共振態
1969 M.蓋爾曼 美國 關於基本粒子的分類和相互作用的發現,提出“夸克”粒子理論
1970 H.O.G.阿爾文 瑞典 磁流體力學的基礎研究和發現並在電漿物理中找到廣泛套用
 L.E.F.尼爾 法國 反鐵磁性和鐵氧體磁性的基本研究和發現,這在固體物理中具有重要的套用
1971 D.加波 英國 全息攝影術的發明及發展
1972 J.巴丁 美國 提出所謂BCS理論的超導性理論
 L.N.庫珀 美國
 J.R.斯萊弗 美國
1973 B.D.約瑟夫森 英國 關於固體中隧道現象的發現,從理論上預言了超導電流能夠通過隧道阻擋層(即約瑟夫森效應)
 江崎嶺於奈 日本 從實驗上發現半導體中的隧道效應
 I.迦埃弗 美國 從實驗上發現超導體中的隧道效應
1974 M.賴爾 英國 研究射電天文學,尤其是孔徑綜合技術方面的創造與發展
 A.赫威期 英國 射電天文學方面的先驅性研究,在發現脈衝星方面起決定性角色
1975 A.N.玻爾 丹麥 發現原子核中集體運動與粒子運動之間的聯繫,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原子核結構理論
 B.R.莫特爾孫 丹麥 原子核內部結構的研究工作
 L.J.雷恩瓦特 美國
1976 B.里克特 美國 分別獨立地發現了新粒子J/Ψ,其質量約為質子質量的三倍,壽命比共振態的壽命長上萬倍
 丁肇中 美國
1977 P.W.安德孫 美國 對晶態與非晶態固體的電子結構作了基本的理論研究,提出“固態”物理理論
 J.H.范弗萊克 美國 對磁性與不規則系統的電子結構作了基本研究
 N.F.莫特 英國
1978 A.A.彭齊亞斯 美國 3K宇宙微波背景的發現
 R.W.威爾孫 美國
 P.L.卡皮查 前蘇聯 建成液化氮的新裝置,證實氮亞超流低溫物理學
1979 S.L.格拉肖 美國 建立弱電統一理論,特別是預言弱電流的存在
 S.溫伯格 美國
 A.L.薩拉姆 巴基斯坦
1980 J.W.克羅寧 美國 CP不對稱性的發現
 V.L.菲奇 美國
1981 N.布洛姆伯根 美國 雷射光譜學與非線性光學的研究
 A.L.肖洛 美國
 K.M.瑟巴 瑞典 高分辨電子能譜的研究
1982 K.威爾孫 美國 關於相變的臨界現象
1983 S.錢德拉塞卡爾 美國 恆星結構和演化方面的理論研究
 W.福勒 美國 宇宙間化學元素形成方面的核反應的理論研究和實驗
1984 C.魯比亞 義大利 由於他們的努力導致了中間玻色子的發現
 S.范德梅爾 荷蘭
1985 K.V.克利青 德國 量子霍耳效應
1986 E.魯斯卡 德國 電子物理領域的基礎研究工作,設計出世界上第1架電子顯微鏡
 G.賓尼 瑞士 設計出掃描式隧道效應顯微鏡
 H.羅雷爾 瑞士
1987 J.G.柏諾茲 美國 發現新的超導材料
 K.A.穆勒 美國
1988 L.M.萊德曼 美國 從事中微子波束工作及通過發現μ介子中微子從而對輕粒子對稱結構進行論證
 M.施瓦茨 美國
 J.斯坦伯格 英國
1989 N.F.拉姆齊 美國 發明原子銫鐘及提出氫微波激射技術
 W.保羅 德國 創造捕集原子的方法以達到能極其精確地研究一個電子或離子
 H.G.德梅爾特 美國
1990 J.傑羅姆 美國 發現夸克存在的第一個實驗證明
 H.肯德爾 美國
 R.泰勒 加拿大
1991 P.G.德燃納 法國 液晶基礎研究
1992 J.夏帕克 法國 對粒子探測器特別是多絲正比室的發明和發展
1993 J.泰勒 美國 發現一對脈衝星,質量為兩個太陽的質量,而直徑僅10-30km,故引力場極強,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間接證據
 L.赫爾斯 美國
1994 C.沙爾 美國 發展中子散射技術
 B.布羅克豪斯 加拿大
1995 M.L.珀爾 美國 珀爾及其合作者發現了τ輕子 雷恩斯與C.考溫首次成功地觀察到電子反中微子他們在輕子研究方面的先驅性工作,為建立輕子-夸克層次上的物質結構圖像作出了重大貢獻
 F.雷恩斯 美國
1996 戴維.李 美國 發現氦-3中的超流動性
 奧謝羅夫 美國
 R.C.里查森 美國
1997 朱棣文 美國 雷射冷卻和陷俘原子
 K.塔諾季 法國
 菲利浦斯 美國
1998 勞克林 美國 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
 斯特默 美國
 崔琦 美國
1999 H.霍夫特 荷蘭 證明組成宇宙的粒子運動方面的開拓性研究 
 馬丁努斯-韋爾特曼 荷蘭

相關條目

諾貝爾獎獎項 得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