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森十一世

諾森十一世

英諾森十一世(Pope Innocent XI,1611年5月16日~1689年8月12日) 義大利籍教皇(1676~1689年在位),原名貝內代托·奧特斯卡爾奇(Benedetto Odescalchi)。

基本信息

繼位時教廷入不敷出,賴他改革賦稅制度、厲行節約、爭取各天主教國家經濟支援得以避免崩潰。英諾森資助波蘭國王揚·索別斯基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與奧斯曼帝國作戰,1683年結束維也納的被圍困狀態。1673年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發布諭令,宣布國王有權任命主教以填補空缺,英諾森就此與路易十四發生爭執。路易遂召集法蘭西宗教會議,頒布高盧條款,主張限制教皇權力。英諾森宣布,凡與此次會議有關的教士一律不得提級,於是僵局更加惡化。英諾森鑒於必須容忍新教會才能維持和平,因而反對路易迫害胡格諾派。法蘭西駐教廷大使館濫用政治庇護權,以致罪犯紛紛窩藏在大使館周圍,1685年英諾森對該大使館採取行動,使決裂危險更加嚴重。在教義問題上,英諾森多少同情詹森派。雖然與西班牙神秘主義者寂靜派創始人莫利諾斯友善,卻聽任教廷警察逮捕莫利諾斯,以道德敗壞和異端罪審訊。莫利諾斯被判無期徒刑,他的學說於1687年受到英諾森的譴責。

英諾森十一世的牧徽。 英諾森十一世的牧徽。

5月歷史事件相關詞條補遺(二)

羅馬神話中的女神瑪雅,專門司管春天和生命。為了紀念這位女神,羅馬人便用她的名字---拉丁文Maius命名5月,英文5月May便由這位女神的名字演變而來。5月中發生了很多的重要歷史事件,如:毛澤東與朱德在井岡山會師、五四運動爆發、汶川大地震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