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夫哥羅德的歷史遺址群

諾夫哥羅德的歷史遺址群

諾夫格羅德歷史遺址群建立於公元9世紀,歷史上是貿易、文化和宗教中心,現為諾夫格羅德州首府。地理方位和遺址地點:諾夫格羅德位於俄羅斯最北端,聖彼德堡與莫斯科之間河湖縱橫的大草原上。同時處在黑海和芬蘭灣的水路交通線上,船運忙碌的沃爾霍夫河穿城而過。瓦爾納吉安建立了諾夫格羅德。862年成為魯里基德王朝的公國首府。也是哥德蘭設在沃爾霍夫河地區的繁榮商站。

諾夫哥羅德的歷史遺址群 中文名稱: 諾夫哥羅德的歷史遺址群
英文名稱: Historic Monuments of Novgorod and Surroundings
國家: 俄羅斯
所屬洲:歐洲
批准時間: 1992
批准標準
1992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C (II) (IV) (VI)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6屆會議報告。

介紹

諾夫格羅德歷史遺址群建立於公元9世紀,歷史上是貿易、文化和宗教中心,現為諾夫格羅德州首府。地理方位和遺址地點:諾夫格羅德位於俄羅斯最北端,聖彼德堡與莫斯科之間河湖縱橫的大草原上。同時處在黑海和芬蘭灣的水路交通線上,船運忙碌的沃爾霍夫河穿城而過。歷史淵源:瓦爾納吉安建立了諾夫格羅德。862年成為魯里基德王朝的公國首府。也是哥德蘭設在沃爾霍夫河地區的繁榮商站。
882年首府遷往基輔,諾夫格羅德歸附基輔羅斯。在基輔大公統治下,1044年,圍繞克里姆林修築了一道圍牆,1045-1050年間在圍牆內蓋起了聖索菲亞大教堂。10世紀和11世紀,諾夫格羅德從基輔公國獨立出來。自此各任公爵都被有意排斥在克里姆林宮以外。並且不許參拜大教堂,因此他們各自在諾夫格羅德修建了自己的教堂。
1136年起,公爵們只管負責防務。諾夫格羅德由大主教管區和選舉出來的市長共同執政。13世紀末和14世紀,諾夫格羅德經濟達到鼎盛。漢薩同盟在城內設立了貿易商棧。城中修建了許多小教堂。
1487年,諾夫格羅德臣服莫斯科伊凡三世大公。漢薩同盟商人被驅逐。1570年,在社會反抗浪潮中,伊凡雷帝將諾夫格羅德洗劫一空。隨著18世紀聖彼德堡的繁榮,諾夫格羅德衰落下去。

城市結構

早在14和16世紀,河兩岸就圍繞城市建起了土堡和壕溝。在河的北岸,依照古老要塞周圍的地勢,輻射狀的城市布局圍繞克里姆林宮向四下擴展開去。河的南岸,包括外國經商機構在內的商業區,則採取垂直交叉布局。今天,修建在克里姆林附近的大橋將城市的兩個部分連線起來。
諾夫格羅德遍布早期宗教建築。這些建築嚴肅、質樸又充滿生氣,有一個或數個圓頂。內部飾有壁畫。13世紀末開始,裝飾傾向日益增強。從聖尼古拉教堂(建於1292年)和變容節教堂(建於1374年)就可以反映出來。這些紀念建築夾雜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重建的城市景觀當中。
諾夫格羅德是傑出的文化中心,俄羅斯石制民族建築的發源地,和最早的國家繪畫學院所在地,對中世紀俄羅斯的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是中世紀及稍晚時期(11-19世紀)俄羅斯建築的真正(保留遺產)。是俄羅斯文化宗教的主要中心之一。
評價:
諾夫哥羅德是中亞通往北歐的古代貿易要道,也是9世紀時俄國的第一個首都。由於擁有眾多的教堂和修道院,諾夫哥羅德成為正宗的牧師中心和俄國的建築中心。它的中世紀的遺址群以及14世紀狄奧凡人(安德烈 魯比洛夫的老師)的壁畫,描述了這座城市的著名建築的發展以及文化的創造力。
相關聯接: http://www.unesco.org/whc/sites/604.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