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死亡和瀕臨死亡

《論死亡和瀕臨死亡》是一部拓荒性的作品,作者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是心理分析醫生,長期研究病人臨死前的狀況和心理活動。

基本信息

論死亡和瀕臨死亡(第一推動力改變美的20本書)

作 者: (美)羅斯 著,邱謹 譯

出 版 社: 廣東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5-1 字 數: 版 次: 1 頁 數: 247

內容簡介

《論死亡和瀕臨死亡》是一部拓荒性的作品,作者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是心理分析醫生,長期研究病人臨死前的狀況和心理活動。她說,臨死之際的病人“常常被人迴避,沒有人對他們誠心誠意。”她主張坐在病人身邊,傾聽病人訴說他們的心理話。她說,“我的目的是要打破職業偏見,讓病人說出他們內心深處的東西。”該書把死亡過程分成五個心理階段:拒絕,憤怒,掙扎,沮喪,接受。她的觀點雖然現在已被廣為接受,甚至變成了常識,但在該書出版之際卻是革命性的。 《時代》雜誌曾稱她是“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正是由於她的著作和她的教學與實踐活動,人們才改變了對死亡的看法,促進了人們對彌留之際的病人的關懷。

《論死亡和瀕臨死亡》目錄

叢書總序

致謝詞

作者序

第一章 關於死亡恐懼

第二章 對待死亡和臨終的態度

第三章 第一階段:否認與隔絕

第四章 第二階段:憤怒

第五章 第三階段:交涉

第六章 第四階段:抑鬱

第七章 第五階段:接受

第八章 希望

第九章 病人的家屬

第十章 晚期患者訪談錄

第十一章 對“死亡與瀕臨死亡”研討會的反應

第十二章 對晚期病人的治療

參考文獻

瀕臨死亡的感覺

瀕臨死亡 瀕臨死亡

我想很多人都有興趣知道人在瀕臨死亡的感覺到底是什麼樣的,這是一個未解之謎,因為不可能有人願意嘗試去做這樣的實驗,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誰會這么做呢?不過在美國有位心理學博士雷蒙德穆迪他花了很長時間去研究了人在瀕臨死亡的感覺,從臨死者聽到自己即將死亡開始,他記錄了150個案例後得到以下的觀點。

1、聽到自己的死訊,當人聽到醫生或者身邊的親朋好友告訴他即將死亡,他的心理衰竭程度達到了極致。

2、感到從未有過的舒服,在心理衰竭程度達到極限後,會感受一種疼痛,但是時間很短,一閃而過,人會感覺自己懸浮在黑暗的思維中,有一種愉悅的從未有過的舒服感覺包圍他,

3、聽到奇怪的聲音,在一個年輕的女子身上雷蒙德得到了一條信息是,該女子說她聽到一種曲子,非常的優美

4、感覺突然進入了黑暗空間,是被一種力量拉進去,那個空間沒有邊際,不清楚周圍的環境是什麼,感覺就像一個沒有空氣的圓柱體。

5、我感覺我在另外一個空間看著自己的身體,我想伸手去抓,但是始終夠不著。

6、有一個女子說,當時我想給身邊的人說話,但是他們好像都聽不見我在說話,我感到很無助。

7、臨死的人此時感受不到時間的存在,自己不停的出入自己的肉體。

8、感覺和視覺器官如此靈敏,就算以前是有視力障礙一樣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而且非常清晰。

9、感覺到從來沒有如此的孤獨,非常的無助,感覺自己很孤獨。

10、這時,周圍出現了別的“人”。這個“人”,要么是來協助他們安然過渡到亡者之國,要么是來告訴他們喪鐘尚未敲響,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時間。

11、在這個人即將死亡的時候眼前會出現亮光,這些亮光據說是代表某種人性。

12、臨死之人會重新的體驗一次自己這一路來的人生,和在他人生中所發生的所有事情,這些事件會按順序閃過,有的還會出現畫面,做了一次自己全景式人生回顧。

13、所有的人都會提到他們面前會出現一個界限,但是他們形容不出來著是什麼界限阻礙了他們,有時候是一團霧、或者是一道牆。

最後一種瀕臨死亡的感覺是這個臨死之人被救活了,他們會希望馬上回到自己的身體,但是由於瀕死體驗的深入,開始的時候他們拒絕回到自己的身體,當一段時間後會看見光,這種光就是引導他們回到自己身體的道路,於是他們就真的回來了。這些都是雷蒙德通過研究150個瀕死者的案例之後得到的結果,他研究這些的目的就是為了解開死亡的真相,以上情況都是按照瀕死者的出現的情況先後順序排列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