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是200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包括費希特的《論學者的使命》和《人的使命》兩部重要著作。前者發表於1794年,是作者闡述自己的倫理觀點和政治觀點的主要著作。文中著重闡明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闡述了理論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統一性。《人的使命》發表於1799年夏秋之交,全文分三個部分,第一、二部分基本闡述他過去的哲學思想,而在第三部分,費希特則把信仰當作把握實在的官能,由此可看出他從哲學到宗教的過渡。

編輯推薦

《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介紹了費希特這位馬克思主義哲學先驅之一的學術思想,研究其哲學的同時闡明了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怎樣批判地繼承了他的進步傳統。

目錄

前方

第一講論自在的人的使命

第二講論社會的人的使命

第三講論社會各階層的差別

第四講論學者的使命

第五講試論盧梭關於藝術與科學影響人類幸福的主張

譯者注釋

人的使命

前言

第一卷懷穎

第二卷知識

第三卷信仰

媒體評論

……

文摘

今天,我該談談學者的使命了。

說到這一題目,我處於一種特別的地位。諸位先生,你們全部,或者你們之中的大部分,都已經選擇了科學為你們生活的職業,而我也是如此;你們為了能夠被體面地視為學者階層,想必都竭盡了你們的全部力量,而我過去就是這樣做的,現在也還是這樣做。我作為一個學者應該同初當學者的人們談談學者的使命。我應當深入地研究這個題目,並且盡我的所能去解決它;我應當毫無差錯地闡述真理。當我發現這個階層的使命很可敬,很崇高,並且在一切其他階層面前顯得很突出時,我能不違反謙虛精神,不貶低其他階層,不給人以自命不凡的強烈印象,而規定這一使命嗎?但我是作為哲學家講話的,而哲學家有義務嚴格規定每一個概念。在哲學體系里恰好涉及到學者的使命這個概念,我能表示反對嗎?我絕不會違背已知的真理。已知的真理永遠是真理,謙虛也屬於真理,如果違反了真理,謙虛就成了一種假謙虛。首先,你們要冷靜地研究我們的題目,好象它同我們毫無關係一樣,把它當作一個來自我們完全陌生的世界裡的概念來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