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法哲學的使命》

《當代中國法哲學的使命》

《當代中國法哲學的使命》的作者圍繞《中國法學向何處去》撰寫了大量的論文,並應邀在全國各地高校做了二十多次學術講演。在進一步闡發、批判、推進鄧正來教授法哲學思想的同時,又對中國當代法哲學思想進行了系統的批判性思考,最終形成了自己的法哲學思想新道統論。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當代中國法哲學的使命》《當代中國法哲學的使命》

一個法學門外漢的十年求索之路2005年時任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的鄧正來先生髮表了著名的系列論文《中國法學向何處去》,從而引發了中國法學的巨大震盪。本書作者圍繞《中國法學向何處去》撰寫了大量的論文,並應邀在全國各地高校做了二十多次學術講演。在進一步闡發、批判、推進鄧正來教授法哲學思想的同時,又對中國當代法哲學思想進行了系統的批判性思考,最終形成了自己的法哲學思想新道統論

作者簡介

敦友 湖北省仙桃市人,男,1965年生,哲學博士,廣西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大學“泰山學者”特聘教授(謝暉教授主持的理論法學聘任的學術骨幹),曾掛任百色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198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1989年9月進入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師從楊壽堪教授攻讀西方哲學,於1992年獲哲學碩士學位。1994年考入武漢大學哲學系,師從楊祖陶教授、鄧曉芒教授攻讀西方哲學,於1997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98年調入湖北大學法學系,任法學系副主任,主要講授外國法制史。1999年8月至今在廣西大學法學院專門從事法學的研究與教學。2001年8月進入復旦大學哲學博士後站,師從黃頌傑教授、俞吾金教授從事西方法哲學的研究工作;2003年9月出站,課題為“西方自然法研究”,成果為《自然法的觀念——淵源、歷史與邏輯》。2005年始發願將畢生致力於“新道統論”的思想發展與理論建構。已出版個人專著《回返理性之源》,並在《哲學研究》、《國外社會科學》、《政法論壇》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2004年、2005年兩度被廣西大學學生委員會評為“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博士論文曾榮獲湖北省2000年度優秀博士論文獎。

圖書前言

一個世界的隱喻一經消失,這個世界便告滅亡。
一個時代變為另一個時代,其餘的一切都被棄置一旁。——阿奇博爾德·麥克利什
士君子讀書為學,要“山人自有主張”,管他鳥洋人!——唐德剛
不知道目的地,選擇走哪條路或確定如何走某條路都是無甚意義的;然而不知道目的地的性質,無論選擇哪條路還是確定如何走某條路,卻都有可能把我們引向深淵。——鄧正來
·查看全部>>精彩書摘各位同學:大家晚上好!首先我要對各位表示熱烈祝賀!祝賀各位有緣從全國各地來到美麗的相思湖畔繼續自己的法學碩士研究生學業!我希望各位在今後的三年時間裡,抓緊人生的難得機遇,努力讀書,奮力思考,創造出自己人生的輝煌!
從今晚開始,我將在這裡和同學們有十個晚上在一起,共同討論當代中國法學的基本問題。之所以有這樣一個機會,我要深深感謝貴院的向忠誠教授!幾年來,我和貴院的許多老師與同學們發展並保持了十分友好的感情,其中向教授尤其友好,忠誠教授以老大哥的身份對我關懷備至,令我感動!多年來我主要從事法哲學的研究,因此忠誠教授希望我來給同學們講法哲學與法理學這門課,這對於我來說既是一份崇高的榮譽,但是坦率地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因為講一次兩次也就罷了,但是要連續講十次,這可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呢。其實在相思湖畔我去年和前年講過兩次:一次是前年受楊鳳寧老師之邀請做《法治的中國道路》的講演;另一次是去年在這裡舉辦相思湖論壇,我很榮幸地受邀在這裡做《法治的根基》的講演。這兩次講座的稿子都在我的法律部落格上,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特別是前一篇,蒙兄長、山東大學法學院謝暉教授好意,發表在他所主持的《民間法》(第5卷)上。雖然有這兩次比較成功的講座經歷,但是現在要在這裡連續講十次,我還是覺得太困難了,所以起初並沒有貿然答應忠誠教授。

圖書目錄

當代中國法哲學的使命——《中國法學向何處去》開啟的思的
可能性之現象學考量(代序)
上篇 重建道統的可能性——在廣西民族大學的講演
第一講 當代中國法學如何可能
第二講 權利本位話語的邏輯
第三講 法制現代化話語的邏輯
第四講 法治本土資源話語的邏輯
第五講 法治程式主義話語的邏輯
第六講 法律全球化話語的邏輯
第七講 民間法話語的邏輯
第八講 法律信仰話語的邏輯
第九講 人本法律話語的邏輯
第十講 重建道統的可能性
下篇 中國法制發展與中國法學建構
第一講 “中國問題”的法哲學解讀:一個知識人的視角——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講演
第二講 法治的中國道路——在廣西民族學院的講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