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學向何處去

中國法學向何處去

《中國法學向何處去》由商務印書館於2011年出版。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封面

書 名:中國法學向何處去

作 者:鄧正來

出 版 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11-5-1

版 次:1

頁 數:416

字 數:

印刷時間:2011-5-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100076388

包 裝:平裝

21094267

內容簡介

在當下的世界結構中,我們的思想要開始“說話”,但絕不是以一種簡單的方式說“不”,而是要在思想的“說話”中顯示中國自己的“理想圖景”,亦即我們據以形成我們共同記憶的“理想圖景”,我們據以生成出對中國之認同的“理想圖景”,以及我們據以想像中國未來的“理想圖景”。

對“理想圖景”的強調,在根本上意味著要把一個被速蔽的、被無視的、被忽略的關於中國人究竟應當生活在何種性質的社會秩序之中這個重大的問題開放出來,使它徹底地展現於中國人的面前,並且“命令”我們必須對它進行思考和發言,而絕不能淪為只當然地信奉“西方理想圖景”之權威的“不思”的一大堆。

因此,世界結構中的“中國”的實質不在於個性或與西方國家的不同,而在於主體性,在於中國本身於思想上的主體性:其核心在於形成一種根據中國的中國觀和世界觀(亦即一種二者不分的世界結構下的中國觀),並根據這種中國觀以一種主動的姿態參與世界結構的重構進程。

作者簡介

目錄

“世界結構”與中國法學的時代使命——《中國法學向何處去》(第二版)序

根據中國的理想圖景——自序《中國法學向何處去》

致謝

引論:問題的提出與論述步驟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作為思想根據和認識對象的“中國”

第二節 本書理論論題的建構:理想圖景

第三節 本書的分析概念:範式

第四節 本書的論述框架

第一章 中國法學與“現代化範式”

第一節 本書具體分析路徑的確定

第二節 對“權利本位論”基本觀點的分析和批判

第三節 對“法條主義”基本觀點的分析和批判

第四節 “現代化範式”的揭示

第二章 對“現代化範式”的反思與批判

第一節 對“西方”的追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