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笑令[詞]

調笑令[詞]
調笑令[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調笑令》,詞牌名的一種。有多種格式。源自中唐,《樂府詩集》載,中唐時《三台調笑》等六詞,即所謂《中唐六調》;本是六言樂府詩,後乃演為長短句之詞。部分文獻稱它為拗體之濫觴(起源)。

詞牌簡介

《調笑令》,詞牌名,又名《古調笑》、《宮中調笑》、《調嘯詞》、《轉應曲》、《三台令》等。《樂苑》入“雙調”。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打嫌《調笑》易,飲訝《卷波》遲。”自註:“拋打曲有《調笑令》,飲酒麴有《卷白波》。”三十二字,四仄韻,兩平韻,兩疊韻。平仄韻遞轉,難在平韻再轉仄韻時,二言疊句必須用上六言的最後兩字倒轉為之,所以又名《轉應曲》。唐詞格式全同,惟句中平仄頗多出入。北宋以後,多用不轉韻格,三十八字,七仄韻,聯章成“轉踏”,藉以演唱故事。

詞牌格律

定格

對照例詞:【唐】 韋應物 調笑令·胡馬 》(《 調嘯詞·胡馬 》)

平仄(韻),

胡馬,

〖平仄(韻)〗,

胡馬,

仄仄平平仄仄(韻)。

遠放燕支山下。

平平仄仄平平(韻),

跑沙跑雪獨嘶,

平平仄仄仄平(韻)。

東望西望路迷。

平仄(韻),

迷路,

〖平仄(韻)〗,

迷路,

平仄平平仄仄(韻)。

邊草無窮日暮。

變格

對照例詞:【宋】 晁補之 調笑令·腸斷 》(《《 調笑轉踏·腸斷 》)

平仄(韻),

腸斷,

仄平仄(韻)。

越江岸。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越女江頭紗自浣。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天然玉貌鉛紅淺,

中仄平平中仄(韻)。

自弄芙蓉日晚。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紫騮嘶去猶自盼,

中仄平平中仄(韻)。

笑入荷花不見。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粗體字:表示平聲或仄聲韻腳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韻腳。下劃線:領格字。『』:例作對偶;〖〗:例作疊韻。

典範詞作

《宮中調笑》四首

【唐】王建

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玉顏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

蝴蝶,蝴蝶,飛上金枝玉葉。君前對舞春風,百葉桃花樹紅。紅樹,紅樹,燕語鶯啼日暮。

羅袖,羅袖,暗舞春風已舊。遙看歌舞玉樓,好日新妝坐愁。愁坐,愁坐,一世虛生虛過。

楊柳,楊柳,日暮白沙渡口。船頭江水茫茫,商人少婦斷腸。腸斷,腸斷,鷓鴣夜飛失伴。

《調笑令》二首

【唐】韋應物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河漢,河漢,曉掛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別離。離別,離別,河漢雖同路絕。

轉應曲

【唐】戴叔倫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另有版本作“邊草盡來 老”。

【當代】鬼氏先生

天上,天上,不見星輝月亮。黑雲萬里悠悠,三更苦坐苦愁。愁苦,愁苦,明日煙關水阻。

明月,明月,灑下銀輝似雪。床頭夢醒時分,窗前客子斷魂,魂斷,魂斷,一覽山千水萬。

【當代】天上人

將去,將去,擾亂別離愁緒。東風折柳煙濃,一曲陽關醉同。同醉,同醉,歸去菱花憔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