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苑二則

”問訊:請教,求教。 知之本:獲取知識的根本。 道:途徑。

選文

一則
君子不羞學,不羞問。問訊者,知之本也;念慮者,知之道也。此言貴因人知而加知之,不貴獨自用其知而知之。
二則
孔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 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譯文

1、做君子的人不以學習為羞,不以提問為羞,提問是獲得知識的根本,凡事多思考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就是說,可貴的是因為學習的人理解了其中的道理,不懂就問,所以才會更好地學習,不是因為完全靠自己的理解而去獲得知識的。
突出強調了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要敢於提出疑問,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學的東西。
2、孔子說:“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種植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裡一樣,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賣鮑魚的地方,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環境裡了。”

注釋

問訊:請教,求教。 知之本:獲取知識的根本。知,獲取知識。 念慮:思考。 道:途徑。 此言貴因人知而加知之:此句中第一個“知”通“智”,智慧;第二個“知”是動詞,認識(事物)。 居:相處。 化:同化。 鮑魚:鹹魚。 肆:店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