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秀蓉

中華書法藝術源遠流長,但自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書法藝術因為抄寫佛經的關係而得到長足的推動和發展。 不過,中國書法在早期的發展過程中,卻出過兩位著名的女書法家,一位是蔡文姬,另一位是衛夫人,只是她們未被歸入佛門女書法家之列。 一是在書法技法上她有創新,並展現自己特有的藝術個性,她的書法以楷書和隸書為主,兼有篆書等其他書體。

台灣著名書法家。

人物簡介

詹秀蓉(1956~ )女。台灣新竹人。台灣著名書法家。中華大漢書藝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學會理事、會員資格審查委員,中華書法學會秘書,中華澹寧書發會常務理事。作品曾獲90國際書法篆刻藝術博覽會銅獎、日本第7屆全國書道展首獎、日本曾東書道會愛知縣知事賞、津島市長賞等,應邀參加亞細亞國際美術展,中韓聯合書道展等。作品獲得獎項包括:世界藝術名家成就獎、日本國際藝術準大賞、海峽兩岸書畫大賽金獎、日本曾東書道會知事獎、日本第七屆全國書畫準大賞、金鵝獎書畫大賽榮譽金獎、1996世界華人書畫國際大賽金杯獎、1998年榮獲世界客屬懇親大會頒發傑出人才獎、2002年世界傑出風雲人物金像獎、2003年四維八德帝舜金像獎等數十種,上述幾項作品震驚了海內外各界人士,作品受到各界爭相收藏。近十多年來作品經常在台灣、大陸舉行書法巡迴展,並出國展出百餘次:作品曾在日本、韓國、菲律賓、香港、加拿大、美國等國家獲獎無數,被譽為曠世奇才女書法家,感到無比的榮耀。作品、辭條輯入《國際當代書法篆刻大觀》、《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中日現代美術通鑑》、《中華人物辭海》、《世界文化名人辭海》、《世界當代書畫家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等。

社會評說

她1956年誕生於台灣一個民風淳樸的傳統客家農村新竹縣關西鎮。儘管家境清寒但是從小就喜歡寫毛筆字,每日堅持苦練書法卻樂在其中,,其虔誠信奉佛祖,日夜勤念經文,書寫佛經,每日勤寫十幾個小時,有時每個字寫幾十遍,直到滿意為止。她以超人的毅力突破獨創書法三絕:一絕是材料採用多元化如雞蛋、貝殼、陶瓷、竹片、牙籤、米粒及純金等。二絕是精算鏤空書寫各種作品及細字書寫佛像景物等書法藝術化。三絕則是以毛筆在一粒米上書寫二十餘字超細字書法,更被讚嘆為觀止。
詹秀蓉女士成就書法的心路歷程,是心愛的丈夫不幸罹患癌症,為減輕丈夫的病痛,聽從親友的慰勉,認真抄寫佛經。從抄寫佛經書法中領會佛陀的聖諦:「苦的本質、苦的起源、苦的止滅,以及滅苦的正八道。」通過般若的智慧而抵達波羅蜜的彼岸。歷時數十年,丈夫雖然離世,但從佛經中找到了生命意義。為突破傳統書法材料極限,進一步將字寫在雞蛋殼、貝殼、牙籤、陶瓷、竹片上,細字書寫觀音像。經年累月抄佛經,例如以青花或釉墨顏料在瓷器上書寫金剛經、道德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等經文;隸書作品多以佛教經典為題材,其代表作品包括長約四十公尺,寬約一公尺字數達七萬多的妙法蓮華經曆書巨作,以及在六十三支牙籤上書寫千字文,以純金屬書寫完成之金剛經。另於西元二OOO年設計書寫完成另一部鏤空大乘妙法蓮華經七萬字,另書寫蓮花觀音像及鯉魚觀音像共九幅屏風,歷時一年多幾達「廢寢忘食無晨昏」的心血作。創造了現今佛經書法藝術化的世界紀錄。
詹女士作品獲得獎項包括:世界藝術名家成就獎、日本國際藝術準大賞、海峽兩岸書畫大賽金獎、日本曾東書道會知事獎、日本第七屆全國書畫準大賞、金鵝獎書畫大賽榮譽金獎、1996世界華人書畫國際大賽金杯獎、1998年榮獲世界客屬懇親大會頒發傑出人才獎、2002年世界傑出風雲人物金像獎、2003年四維八德帝舜金像獎等數十種,上述幾項作品震驚了海內外各界人士,作品受到各界爭相收藏。近十多年來作品經常在台灣、大陸舉行書法巡迴展,並出國展出百餘次:作品曾在日本、韓國、菲律賓、香港、加拿大、美國等國家獲獎無數,被譽為曠世奇才女書法家,感到無比的榮耀。

論詹秀蓉的佛經書法藝術

今天,人們都在思索:人生是為何而來?生命的價值是什麼?生活的目的又在哪裡呢?更有人對社會秩序的癱瘓、道德的淪喪,人性的墮落而感到憂心如焚,整個世界充斥¨“殺、盜、淫、妄”,人類如找不到自救之道,則只有毀滅一途。而3000多年前釋迦牟尼的遺產,對今日的世道人心,有補偏救弊,對症下藥之效。
2001年10月,我有幸在紐約拜會星雲法師,並請教他佛教在當今社會如何發揮更大功能,起到普救世人的作用。星雲大師認為佛教和所有其他宗教一樣,可淨化人的身心,拯救現代文明,他主張佛教要生活化,要融入時代,這也正是他所倡導的“人間佛教”的真義。1987年星雲法師成立以音樂弘法為志業的佛光山梵唄讚頌團,也就是為了藉助音樂和藝術的力量來弘法。
新竹關西摸骨遠近聞名,而如今卻出了曠世奇才女書法家詹秀蓉。詹秀蓉虔誠學佛數十年,為了深入佛法大義,她每日誦經不綴,而抄經更是其不可或缺的修行課業,她以每天十幾小時沉潛在書法中,培養出了堅強的定力、慧心和書法功力。當初她是因為夫婿患癌,聽從親友的勸告以抄經減緩親人的病痛,而不知不覺地走上了佛經書法之路,她曾將五部佛經《心經》、《大悲咒》、《觀音菩薩普門品》、《藥師經》、《白衣神咒》寫在丈夫所繪的觀音菩薩像上,她的愛心讓丈夫多活了六年。及至夫婿去世後,她仍堅持十多年苦練創新,始有今天這樣的書法成就,她也因此而接續了中國佛經書法的悠久傳統。
書道與佛教密不可分
中華書法藝術源遠流長,但自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書法藝術因為抄寫佛經的關係而得到長足的推動和發展。經考證,寫經最早可追溯到漢代白馬寺譯經,南北朝時期,寫經是信士虔誠和還願的一種重要表現,寫經人包括皇室貴族、僧侶和平民,其中不乏許多書法高手。當時,因為印刷術尚在啟蒙階段,民間傳播佛經,主要靠經生故吏的親筆抄寫。魏晉南北朝是中國佛教的繁盛時期,大規模的佛經抄寫、造像題記、碑刻銘文,成為佛門僧人的首要工作,其中抄經是其修行的重要功課。魏晉六朝寫經,據敦煌出土的寫經書體,有楷書、行書和草書,其楷書特點是結體較扁,大部份字型尚未脫盡隸書的遺意,因此頓挫筆尚不明顯,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南齊永明元年的《佛說觀音普賢經》、北魏《華嚴經卷第二十一》、西魏大統十四年寫《大般涅□經》、北周保定元年《大般涅□經第三十一》、後周建德二年《大般涅□經》等。這些寫經書體大都數橫划起筆輕,右按收筆和捺筆重,凡方中的直筆和撇筆起重而方勁,收筆輕,風格高古樸茂,筆法簡單清楚。
此種抄經傳統一直延續下來,使中國書法與佛教密不可分,它也因此而造就了許多佛門書法家。據陶宗儀《書史會要》記載,到元代時,輯入佛門書家的就有59人,若把善抄經文、碑石等書僧也計算在內,則數量之多,令人驚訝。
佛門書家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智永、懷仁、懷素、亞棲、高閒、貫休、夢龜、文楚、弦一等佛門書僧,曾為中國書法藝術做出過重要貢獻,可惜這些有文字記載的佛門書法家當中沒有一位女書法家。
不過,中國書法在早期的發展過程中,卻出過兩位著名的女書法家,一位是蔡文姬,另一位是衛夫人,只是她們未被歸入佛門女書法家之列。相傳古人學習書法,常以秘訣傳授,所謂秘訣,又稱筆法,唐人張彥遠說,後漢蔡邕從神人那裡得到筆法後,傳授給崔瑗和女兒蔡文姬,文姬傳給鍾徭。鍾徭授予衛夫人,而書聖王義之從衛夫人那裡獲得真傳後又授予其子王獻之,然後,代代相傳,從未有間斷,至唐代李陽冰才不再隱秘,改單傳為廣泛收徒。
唐代各種書體都出現了名家,篆書有李陽冰,隸書有韓擇木,草書有張旭、懷素,至於楷行二體更是朝野通行的書體,名家聖手輩出,而直接促成唐代書法藝術蓬勃發展的書法家,即是王義之的第七世孫隋初和尚釋智永禪師,智永曾發明“永字八法”,其《真草千字文》對後世書家影響甚深。唐初大書法家虞世南是智永禪師的外甥,他是唐太宗的書法老師。唐代的佛經書法代表作有薛稷的《涅□經》,連大詩人白居易也寫有《楞嚴經》,而另一和尚釋懷仁則歷二十多年,逐字摹寫了《三藏聖教序》、《三藏經》和《般若波羅蜜心經》。唐代的禪宗對書家產生很大的影響,其代表人物是張旭和懷素的狂草,他們兩人都是名重一時的書法家。懷素的表兄鄔彤寫有草書和行書《金剛經》。元代書畫名家趙孟□曾工筆書寫《圓覺經》廣泛印行,廣布四海,後又遵僧友之囑寫《金剛經》,寫到一半不支倒地,溘然長逝。此外,與趙孟□同時代的中峰和尚亦書有《妙法蓬華經奏傳》等,嚴謹工整,兼有隸書和魏碑風格。
至於近代書法名僧,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弘一法師,據記載,李叔同自出家後僅“南無阿彌陀佛”和各種佛經條幅就曾寫過不下一萬幅,他以字結緣弘法,在其留下的無數墨寶中,有兩件書寫費時費力的精品,一是《華嚴經集聯》尺頁,系從《華嚴經》偈頌中采輯成300餘聯,精心書寫了198張,耗時半年。另一件是用十六張五尺大小的整紙書寫的《佛說阿彌陀佛經》一大堂,用了半個多月時間寫成。
綜觀歷代佛門書家及其作品,其中名揚後世的大都以行書和草書為代表,這是因為,這兩種書體最能表現書法家個性風格,他們也因此被後世各代書家競相效仿。而以楷書和隸書傳世的名書法家則不多見,此因,楷書和隸書在筆法上和結體上屬於相對定型的書體,歷代書家較難擁有發揮的空間,現代甚至有人認為“隸楷無書法”,他們將隸書和楷書摒排於書法家的追求之外,這實在是有失偏頗。象隸書,早在漢代即是通行的文字,此後,其書體也一直在發生微妙的改變,到唐代才趨於穩固定型,現代我們所指的隸書,大都為唐隸字型,但是如果我們有意研究每一位書法大家所書的隸書尤其鐫刻於各世碑文上的文字,我們就會發現其中有許多明顯的個性痕跡,有其藝術風格的直率流露。由於,現代印刷技術的高度發達,尤其是數碼影印技術出現後,浩繁的佛經典籍有了更方便高效的方法加以複印傳播,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手抄佛經已極為罕見,也因詹秀蓉是極為特別的一位。
詹秀蓉的書法藝術成就及價值
詹秀蓉幼時即始習書法,其後曾深得台灣書法界名家曾璽、劉炳南、王軼猛、張炳煌彭鴻等指點,兼收並蓄,遂得書法真髓。
詹秀蓉的佛經書法作品不是臨摹某一件傳世的佛經石刻或碑帖,而是以現存的經書為內容,以她所熟悉的書體去自由表現,仔細觀察其書法,發現她並未受到傳統書體章法的桎梏,如果說有任何牽制的話,那就是她要求自己對佛經字句準確把握,不得有任何錯誤閃失,寫字時必須要心神不亂,有高度鎮靜的功夫和過人的腕力,運氣於腕,貫之於筆,傳之於字,才有如此斂神藏鋒之氣韻,讓浩繁的佛經一字一句地從她的筆端流出。
正如文前所述,自東漢蔡文姬成為中國有名姓記載的第一位女書法家以來,聞名於世的女書法家雖然代有人出,但真正名留青史的則實屬罕見,而詹秀蓉則可算是其中的一位,她的書法藝術特色通過抄寫佛經及其他中國文化典籍來體現,而尤其是抄寫佛經,在這瞬息萬變的資訊時代,實屬難得,此因,當代佛門中人,使用手機、筆記本電腦的已不罕見,許多寺廟念經亦使用錄音帶和CD,由此可見,一向與世俗社會隔絕的人間淨土,如今也難以自絕於現代社會和科技文明。而詹秀蓉則選擇親筆手抄佛經,像她花了一年時間閉門書寫的七萬多字的40尺長、《大乘妙法蓮華經》手卷及9幅屏風以及《南無地藏菩薩本願經》等,皆為宏篇鉅制,而她一筆一划地以手書的形式寫出,真是難以想像,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腕力。
綜觀詹秀蓉的書法作品,筆者認為其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在書法技法上她有創新,並展現自己特有的藝術個性,她的書法以楷書和隸書為主,兼有篆書等其他書體。詹秀蓉的隸書,氣厚而骨健,從字型可以看出,其運腕遒勁,且凌空取勢,善於提按,偏左取勢,讓位於波磔。她落筆並不講究圓融,甚至使用排筆書寫,這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也因此在筆鋒上有粗礪樸拙的痕跡,有更多的方塊稜角,有些偏旁筆劃甚至大膽簡化,其橫劃多數比較平直,雁尾筆勢出鋒上挑而細。與傳統意義上的隸書頗異其趣,一看即給人以手書真跡的直觀印象,其字裡行間透出一股生機和樸拙之氣。
二是其獨創的一些高難度作品,令國內外藝術界人士及收藏家驚嘆,她首創的鏤空細字書法,自成一格。她曾直接在陶瓷花瓶上鏤空,以青花或釉里紅顏料書寫5000餘字的《金剛經》,在巨幅手卷經文上以細字書法勾勒觀音像等以及在屏風上鏤空留白,鏤出“金剛經”、“道德經”“大乘妙法蓮華經”等經名,她給這些字數浩繁綿密的經文貫注了一種凌空之氣,很切合現代人的審美需要,以字入畫,一掃長篇大幅經文的沉悶與刻板,使之更適合於收藏及有提示意義。她的每一幅作品常要花一兩個月時間完成,最困難的是要在字海中算出佛經名稱鏤空留白的空間位置,且要左右對稱,同時要全神貫注,試想,一般書法家很難下這樣的苦功夫。
三是她突破了中國傳統書法材料的極限,將字寫在雞蛋殼、貝殼、牙籤、陶瓷、竹片、絲綢等材料上,她曾在一粒米上書寫20個字的唐詩絕句,用63支牙籤寫成《千字文》,以小楷將筆尖浸水沾少許墨汁,在牙籤上屏息靜氣書寫,其慧心與匠心的獨到運用,由此可見一斑。
佛經書法頓成熱門收藏品
2002年4月28日在香港佳士得舉行的中國書畫春季拍賣會上,宋代書法家張即之的一冊《大方廣佛華嚴經》第65卷,以超過800萬港元的高價拍出,它刷新了近年來佛經書法的拍賣記錄。而早在8年前,1994年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古籍美術專場上,《大般涅□經迦葉菩薩品》敦煌寫經一卷以11萬元人民幣、翁方綱《手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以23萬元人民幣、《妙法蓮華經觀音菩薩普門品》以28萬人民幣拍出,類似這樣的拍賣活動,時有進行,由此可見,佛經書法如今已成為熱門收藏品。
究其原因,是因為佛經書法不同於一般的書法,因為其所寫的是事關東方人心靈智慧和精神信仰的佛教經典,因而兼有藝術價值和精神價值的雙重意義,佛經書法的價值還在於它是手寫的真跡,而且寫經人在抄寫時,有法氣貫注其中,在字裡行間積聚,因此,對收藏者而言,有極為難得珍貴的內在價值。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極為繁忙,很少有人可以每日靜心研讀佛經,而一旦收藏有佛經書法,掛在牆上,目之所及即有頌讀修行之功效。我深信詹秀蓉經過殫精竭慮而創作的這些佛經書法作品,一定有驚人攀升的收藏價值,因為它在當今的社會的確是殊為難得的珍品。
10多年來,詹秀蓉的書法作品在日本、韓國、菲律賓、香港、加拿大、美國等世界各地展出百餘次,所到之處無不造成轟動,並獲獎無數。近年來,她所書寫的純金書法《金剛經》、《心經》及各類書法作品等,更被許多政經名人及收藏家珍藏。2000年6月18日在台北佛光緣美術館舉行的“通往覺悟的天書”詹秀蓉書法藝術展上,陳水扁先生曾專門致電祝賀,前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先生在主持剪彩後,對其書法藝術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其作品曾入選--國際書畫博覽會、中國倫理書畫名人展、韓國亞西亞美術招待獎、東方國際名家書畫展、四海同心書畫展、黃陵祭祖百人書畫展、菲律賓中華逸吟神墨詩書畫國際展覽會、國父紀念館名家書畫聯展、中正紀念堂中華客屬書畫聯展、中正紀念堂中、日、韓等書畫聯展、山東當代名家書畫聯展、韓國藝術研究會美術展、北京國際書法展、世界客屬書畫展(廣東梅州)、東亞運上海書畫(第一屆)展、北京海峽兩岸名家書畫展、日本東京都美術館國際文藝交流展、全日本書道展、中日親善書畫展、亞細亞國際美術展等。
獲得的獎項包括:--世界藝術名家成就獎、日本國際藝術準大賞、海峽兩岸書畫大賽金獎、日本曾東書道會知事獎、日本第七屆全國書道會準大賞、金鵝獎書畫大賽榮譽金獎、大日本書藝院優秀獎一九九六年世界華人書畫國際大賽金杯獎等數十種。她還曾獲第十四屆世界客屬墾親大會頒發“傑出人才獎”,2002年她並榮獲美國世界文化交流協會頒發“世界傑出風雲人物金像獎。”
以感恩之心弘揚佛法
現為慈航藝術中心負責人,的詹秀蓉曾任中華書學研究聯誼會書法教授、世界書畫家協會台灣分會第一任會長、中華大漢書藝協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書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澹寧書法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四海同心會藝文交流委員、中華書法學會活動策劃委員會召集人、中國書法學會展覽委員會委員、台北縣客屬團體聯合會副秘書長、台北縣樹林客屬會顧問等職。目前還擔任國際觀光協會理事,台北市彩鳳文化協會顧問,世界客屬總會理事及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理事等職。
一九九四年詹秀蓉在台北縣板橋市成立慈航藝術中心,期盼在推廣中華書道藝術的同時,讓更多的人通過佛經書法,體會生命慈悲的本意,從而達到覺悟的境界,也希望自己能為社會的溫馨祥和多盡一份心力,將書法藝術與佛法慈悲平等之精神更發揚光大,幫助更多人找到自在歡喜的淨土。日前,她並擔任社團法人台北博愛公益協會榮譽會長。擁有悲天憫人的慈悲心腸的詹秀蓉,常舉行作品義賣捐助弱勢團體和慈善機構。她對社會以及多年來關愛她的友人一直心存感恩之心。如台灣政壇領袖陳水扁先生、連戰先生、吳伯雄先生、邱劍煥先生等以及長期以來一直大力支持她的書法弘法事業的舅舅、大成技術學院董事長黃道宜先生,台北市議會議長吳碧珠女士、內政部長張博雅女士、霹靂電視台黃董事長夫人劉麗惠女士、東森電視台王董事長夫人蔡咪咪女士、二哥國際烹調大師詹煌君、兒子江有為、女兒江美美以及眾多親友和義工們。
這一切都令她無比感激,她也因此而得到無窮的助力和靈感。至此,筆者也領悟到,詹秀蓉多年來苦心追求佛經書法藝術,以抄寫佛經而弘揚佛法,她的付出讓她取得巨大成就,其實,又何止她本人,長期以來支持她的親友們,也一樣會因此獲得無比廣大的福報,因為詹秀蓉是抄經人,我們支持她,也就是我們自己在弘揚佛法,願我們共同發菩提心,讓佛法在人間更加發揚光大。(文/楊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