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風物詳考

詩經風物詳考,自來是詩經研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風物考證,自來是詩經研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包括風俗和名物。所謂“六經名物之多,無逾於詩者,自天文地里,官室器用,山川草木,鳥獸蟲魚,糜一不具,學者非多識博聞,則無以通詩人之旨意,而得其比興之所在”(納蘭承德《毛詩名物解・序》)。而前人所說“詩經風物”,又多指草木獸蟲魚而言。孔子最早提出“多識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爾雅》之《釋草》《釋木》《釋蟲》《釋鳥》《釋獸》《釋畜》,則為名物詮釋之宗。此後遂有詩經風物研究中的“博物學”一系,乃專以“多識”為務。考校詩中草木鳥獸蟲魚之名,記述異聞異稱,此中以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為最古,後世治風俗名物者多從之。至清,此學乃成其大,著述更較歷代為多。該洽者,當推姚炳《詩識名解》和多隆阿《毛詩多識》,而圖文並茂的著作,則是徐鼎《毛詩名物圖說》。

精品導讀


不學《詩》,無以言。 ―孔子
夫子提出,讀《詩》尤需“多識草木蟲魚之名”,何也?物名是人對事物最直接、最清晰的概念認知。意識不能決定存在,但意識是存在的映射。對事物的明確認知,首先體現在對事物名稱的識記上。對於風物的考證,絕不是鑽進故紙堆中,挖掘無用的“回字的四種寫法”之類的無用知識,而是挖掘其文化內涵,把握其所載之“道”。
史蒂兒・格奧爾格有首詩名為《言詞》:
“我靜靜等候直到黎明女神
在她的泉池裡找到名稱
從此我能夠把它們緊緊掌握
讓它們嬌艷的光彩四下閃爍
有一次我愉快地返回家園
懷藏一樣珍奇
靜美絢爛
黎明女神在泉水裡苦苦搜尋
泉池雖深,無可得而名
那珍奇倏忽從我手中消隱
我再也不能向家鄉把它奉贈
於是我……充滿悲哀
言詞破碎處,無物存在。”
這首詩就是講客觀事物與言詞的關係。就是說,某一事物由相關的言詞(包括名稱)來表述它的時候,那么,它就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中,存在於人們的交流中,否則就等於不存在。語言是存在的家園,沒有恰當的言詞表述它,“言詞破碎處,無物存在。”儘管它存在著,但是在人們的意識里近乎不存在。引這首詩要表述的是,風物的考證其意義大抵如此吧。是為序。

作者簡介

孟慶泉,文學學士,教育學碩士,文學博士。高級教師,就職於天津市天津中學。主要從事語文教學研究和古代文化、古代文獻研究,曾在中文核心刊物發表論著多篇,出版多部專著,主編或參與編著文集十餘部,出版發行電子音像出版物十餘部(集),成擔國家省市部委各級重點課題,十一五、十二五重點課題多項研究工作。著作等身,影響較大。

基本信息

作 者:孟慶泉
出 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責任編輯:雨 涵
裝幀設計:劉福俊
印 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 本:787×1092mm1/32
字 數:100千字
印 張:3.5
版 次:2013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 價:25.00元

出版社簡介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水墨味》雜誌社、《藝術典藏》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總社地址:中國・香港九龍彌敦道208-212號四海大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