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園[福建廈門鼓浪嶼景點]

許家園[福建廈門鼓浪嶼景點]
許家園[福建廈門鼓浪嶼景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許家園位於福建廈門鼓浪嶼鹿礁路38號,是一幢坐北朝南的四層大別墅[獨棟住宅]。許家園主人是菲律賓華僑許椿生,建於上世紀30年代,面積約600多平方米,4層,磚混結構,平面布局為廊柱式,平頂,三面廻廊。特別是在四樓陽台,鷺江、九龍江出海口、升旗山、日光岩、篔簹港、廈門城區,盡入眼底,這是其所處地理位置形成的特有海天景觀。

基本信息

歷史

許家園許家園
許家園建於上世紀30年代,主人是菲律賓華僑許椿生,文革時期客廳的雕花板牆被人抹上黑色油漆,之後許家人搬走,再無痕跡。

許家園原主人許椿生早年是惠安木匠,二十世紀初來到五方雜處的廈門尋找生計。他從廈鼓兩岸大興土木、造房建屋的熱潮中發現商機,做起了進口木材生意,結識了許多外國老闆。

那個年代,許多華僑富商回國在鼓浪嶼購置地產,大造別墅洋樓,對建材的需求量大而迫切。許椿生乘勢而起,成為進口木材的總代理,而後乾脆當起了買辦,掌攬木材進口。

許椿生在木材行銷中積聚了不小的財富,上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他在鹿礁路林氏府右側向工部局購得一塊基地,設計建造了這幢四層大別墅。

構造

許家園許家園
許家園占地約600多平方米,4層,磚混結構,平面布局為廊柱式,平頂,三面廻廊。別墅講究中軸對稱,兩廂夾一廳,立體感強烈,層次分明,二層以上逐層後退,呈階梯式,有寬大陽台,活動空間寬敞,視野開闊。

特別是在四樓陽台,環顧四周,鷺江九龍江出海口、升旗山、日光岩、篔簹港、廈門城區,盡入眼底,這是其所處地理位置形成的特有海天景觀。

作為鼓浪嶼建築中廈門風格的範例,許家園以清水紅磚為主色調,廻廊均使用花崗石壓條。所有廊沿上均繪塑花鳥、蘭草、纏枝,間以歐式胸穗,中西裝飾文化躍然斯樓。

主人在別墅西南角挖一水井,上架抽水機,抽水澆花、盥洗,符合鼓浪嶼當年的環境要素。

修復

許家園許家園
許椿生在時局動盪中移居菲律賓,逝於寓所。他的子女均在國外發展。新主人根據“世遺”要求修舊如舊。

2006年,老鼓浪嶼人吳國榮許椿生的後人購買了許家園,由妹妹吳麗卿負責老建築的規劃修繕。哥哥買下老別墅的初衷,是想幾個兄妹抱團養老。房子買下後一直沒有入住,只是陸續買了一些紅磚、花玻璃等,做了局部的修整。

2007年,吳麗卿就請了本地一位七十幾歲的老木工,住在老別墅裡面,花了將近兩年時間,把所有的窗戶都修繕完成。整棟房子的窗戶多到連主人也數不清楚,吳麗卿只好採取將所需木材零部件各買500套的辦法。她專門到漳浦購買老杉木,且全部保留原來的卯榫結構,現在完全看不出哪裡的窗戶修過,哪裡沒有修過,和原來一模一樣。但這也僅僅是木作方面的修葺。

2016年5月底,新主人根據世界文化遺產的要求,請廈門大學的專家提供設計方案,對整座別墅進行修舊如舊。以前這裡住了幾十戶漁民,室內結構被隨意改變,現在已全部拆除恢復。外牆和地面的紅磚大面積破損殘缺,師傅將破損的紅磚一塊一塊拿下來,修補好之後再裝回去,包括長度、寬度都與原來保持一致。老家具也沒有油漆,只是用植物油刷一遍透明的顏色。還有整棟樓的花玻璃,也是四處尋找,一塊一塊買回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