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璋[語言學家]

許國璋[語言學家]

許國璋(1915年11月25日-1994年9月11日),中國浙江海寧人,著名英語教育家、語言學家。

基本信息

簡歷

許國璋許國璋

1934年6月畢業於蘇州東吳中學。

1934年9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學

1936年9月轉入北平清華大學外文系。

1939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後入英國倫敦大學牛津大學,專攻18世紀英國文學及歐洲的歷史文化。

1949年10月,許從英國回國。其後,許執教於北京外國語大學

1957年,許加入中國共產黨。60年代,許的主攻方向轉向語言教學領域。

1963年出版許國璋英語,成為其後數十年中國英語教學的經典教材。 文革中,許一度遭到批判。平反後,許任北外外語研究所所長,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的語言學部分,並撰寫了《許國璋論語言》一書。

1994年9月11日,許因心肌梗塞病逝於北京家中。

貢獻

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英語教學與研究、文學與文化研究、語言學研究等方面。

在英語教學方面,他主編的《英語》(共4冊,商務印書館)教材,成為中國發行量最大的英語教科書之一,在英語學習方面培養了好幾代人,至今仍然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在語言學研究方面,他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就提出要開展對美國英語的研究。

語錄

1.學英語就要無法無天,要天不怕地不怕。

2.學外語,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只要多讀,多記,多講,多寫,自有水到渠成之日。

3.學習外語,從事語言學研究的人不要把自己圈在唯讀洋文的狹小天地里,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國學基礎。

4.光學幾句乾巴巴的英文不行不要總是把閱讀的目的放在提高英文上,閱讀首先是吸收知識,吸收知識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吸收了語言。

獲獎

1988年,教材《英語》(1-4冊)獲國家級“全國優秀教材獎”;

1988年,《英語學論文十篇》獲“北京市第一屆哲社優秀成果一等獎”

著作

《英語》許國璋主編商務印書館1964;

《新編許國璋英語》許國璋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3;

論文、文章、書評、書序、《中國大百科語言文字卷》詞條等,均收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許國璋文集》,已出2卷。第一卷(1997年)收文計46篇(包括《許國璋論語言》的全部25篇)按以下順序分類編排:其中語言學論文、《中國大百科·語言文字卷》(1988)詞條等,20篇;有關翻譯的文章,6篇;書評、書序,10篇(其中8篇涉及語言學);論美國英語,1篇;關於語法理論和英語語法,3篇;關於詞典學,6篇。第一卷中主要的學術論文包括:

《社會語言學及其套用》(1978)

《論言有所為》(1979年摘譯)

《論索緒爾的突破精神》(1981)

《社會語言學和唯理語言學在理論上的分歧》(1983)

《從兩本書看索緒爾的語言哲學》(1983)

《從〈說文解字〉的前序看許慎的語言哲學》(1985)

《關於社會語言學的兩條補註》(1985)

《語言的定義、功能和起源》(1986)

《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問題》(1988)

《布龍菲爾德和索緒爾》(1988)

〈馬氏文通〉及其語言哲學》(1990)

《追尋中國古代的語言哲學》(199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