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外包

設計外包

設計外包 (DE Outsourcing)就是客戶將全部或部分平面設計工作包按每年給專業性公司完成的服務模式。

基本簡介

設計外包 (DE Outsourcing)就是客戶將全部或部分平面設計工作包按每年給專業性公司完成的服務模式。客戶整合利用其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資源,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發揮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增強客戶對外環境的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這已經成為一個快速成長的行業,並且在2000年後持續快速成長。目前,已經有60%的美國企業藉助專業的設計外包服務迅速擴展自身的業務。據統計,通用汽車、惠而浦集團、danaher集團和osram sylvania等世界知名500強,均採用了外包技術設計服務方式。

為什麼要做設計外包服務

市場競爭的加劇,使專注自己的核心業務成為了企業最重要的生存法則之一。因此,外包服務以其有效減低成本、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等特性成了越來越多企業採取的一項重要的商業措施。美國著名的管理學者杜洛克曾預言:“在十年至十五年之內,任何企業中僅做後台支持而不創造營業額的工作都應該外包出去。” 做你最擅長的(核心競爭力),其餘的外包!"Do what you do best (your core competency) and outsource the rest!"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

外包優勢

從管理角度分析,設計外包是一種戰略性的商業創新方案。對許多企業來講,專業化程度的增加、對品牌建設中對外形象的需求,使得企業越來越難以實現既滿足商業目標,又要控制品牌設計建設費用的願望。在這種情況下,資源外包開始發揮其固有的優勢。縱觀企業選擇外包策略的內外部推動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業務方面

外包推動企業注重核心業務,專注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是設計外包的最根本原因。從理論上講,任何企業中僅做廣告設計的支持而不創造營業額的工作都應外包。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可以說明這個問題。據調查,美國有68%的信用卡業務都是通過非商業銀行機構來實現的,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是金融,沒有必要雇用大批的平面設計高手來維護自己的品牌設計建設,交給設計公司去做會更有利。

財務方面

財務方面的考慮是選擇外包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外包可以削減開支,控制成本,重構品牌建設預算,從而解放一部分資源用於其他目的,避免"對外形象不統一"的現象發生。另外,對於那些沒有能力投入大量資金、人力從硬體基礎開始構建品牌系統的企業而言,外包正可以彌補企業自身的欠缺。根據美國Forrest調查公司估計,美國企業依靠自身力量建立並維護設計業務,第一年的費用將是22萬美元,而將此工作外包給專門的品牌設計公司,開銷僅為4.2萬美元。假如招聘一個平面設計人員,基本工資為3800元,還不包括社保,醫保等福利,一年的支出為:3800 X 12 =45600。

技術方面

能獲得高水平的平面設計工作者的技能,改善對外公司形象,提供接觸最新品牌設計資訊的機會,使內部行銷部門能夠注重核心技術活動。通過外包,企業可以將價值鏈中的每個環節都由最適合企業情況的專業公司完成。例如,澳洲的Trust銀行在1997年與HP簽訂了一份期限為5年、金額1600萬美元的外包契約,由HP負責管理維護Trust銀行的IT系統,並幫助銀行開拓新型業務--網路銀行業務、電子銀行業務、個人銀行業務和商務銀行業務等。可以想像,如果沒有HP這樣的公司介入,單憑銀行內部信息部門的力量是很難達到這一目的的。不能不提的是,在中國也出現了比較優秀的技術設計外包的公司。

企業戰略

外包可以提高服務回響速度與效率,來自外包商的專業設計人員可以將企業行銷部門從日常設計這樣的負擔性職能中解放出來,減少視覺的統一性與傳播過程中的視覺風險,同時也增強了該部門的信譽。另外,對於一項新設計視覺的出現,大多數企業由於費用和學習曲線的緣故,很難立即將新視覺納入實際套用。因此,行銷部門外包的戰略性考慮因素之一便是:藉助外包商與現有的、未來的技術保持同步的優勢,改善品牌服務,提供接觸新視覺的機會,來實現企業以花費更少、歷時更短、風險更小的方式推動品牌形象在企業發展中的功能。

人力資源方面

通過外包,企業無需擴大自身人力規模,減少了因人才聘用或流失而花費的精力、成本以及面臨的壓力,節省了培訓方面的開支,並增加了人力資源配置的靈活性。企業實施品牌建設外包有多方面意義,包括:追求核心競爭優勢、保持企業組織彈性、促進市場競爭力、降低風險、改善技術服務、增強成本控制、促進品牌文化在企業中的運用及發展等。

發展趨勢

趨勢1:行業知識勝過技術能力

當今外包產業正在走向專業細分,因此領域知識越來越受到重視。舉例來說,對於一個國際金融服務公司而言,它在選擇外包IT業務時,一個有5年的金融行業交付經驗與區域解決方案的團隊比一個具有十年的C/C++或Java高手經驗但沒有行業經驗的團隊要有價值得多。同樣是手機製造商ERP的當地化項目,在移動設備製造業中管理套用開發SAP有五年經驗的團隊遠勝過在汽車製造業內有過超過十年的純開發套用經驗的大型企業。究其根源在於,軟體其實是商業與商務過程自動化流程的固化物。

外包項目的成功更依賴於外包公司的行業經驗而不是其技術能力。這個看似簡單的結論其實是不少國際外包決策人(CIO、外包經理、供應商管理經理、商務經理等)用了近十年的時間才意識其關鍵性。以IT外包為例,原來的供應商評審與商業契約談判都過多地集中在供應商IT技能的能力高低與經驗長短。

事實證明,外包項目的最終成功與供應商項目管理與項目開發的成熟度有關外,還更直接依賴於供應商對買家的商務流程、行業知識的認識深淺。與行業沒有太多關聯的企業成熟度、安全度的認證現在已經不如原來重要了。市場上,一個具有高級認證的企業與在行業內摸爬滾打多年的團隊在實施大眾化項目的成功率上差別其實不大,而一個在行業中有精深知識的專家比什麼都會什麼都懂的IT“博”士要管用得多。“隔行如隔山”,更不用說最終的項目花費與交付時間了。更為準確的成本估測與項目價格結構現在是國際外包買家的最大挑戰之一。一個外包企業假如依然只有人月技能價格優勢,那在外包市場上就“Out”了。

與此相關的一個趨勢: 項目越大,發包企業對供應商的行業經驗的要求越高;發包公司越大,對供應商的行業知識的要求也會越高。

趨勢2:一站式的服務解決方案模式受關注

從理論上說,一個理想的外包供應商應該就是發包企業內部的一個成本可以降低的專業業務部門。但是現實中,外包供應商的評審、談判、交流、培訓、管理、測試、交付、支付、維護、升級、整合等環節無一不是需要花費時間、人力成本與管理成本。任何一個環節的低效甚至無效都會使得整個外包業務失去原來策劃書上的價值。

隨著外包流程與企業管理的日益成熟,發包商希望外包提供商能夠提供的服務日益綜合化、一體化,從而達到發包企業外包業務的整體成本進一步下降,對發包企業的管理條款也得到減少。在發包商的心目中,外包發包商最好能做到他們整個商務流程中一個不需要維護,但又可以低價替換的積體電路板。最好是“No Worries, No Questions(不用擔心,沒有問題)”。

全球外包業中,能夠做到各行業外包業務“集成板”的企業尚屬少數。這不僅需要經驗的綜合、知識的提煉,更需要對人才資源的投資。反過來說,能夠把在分散的項目中得到的經驗整合起來,把在各項目實施過程中獲得的技術、商務、管理等環節的知識融合在一起而成為解決方案,其實也是外包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減少實施成本的有效手段。壓低服務外包成本的目的不只可以通過壓低人力成本或者營運流程可以達到,更為有效、更為長遠的策略應該是經驗與知識的積累,最終實現效率的提高。

趨勢3:重視全球交付能力與經驗

發達市場正在持續萎縮,而新興市場卻持續繁榮,對於歐美日財富500強或者中小企業而言,國際化戰略不再是可有可無的措辭,而是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了。

國際化戰略從企業決策人的角度而言,核心動機無非兩件事:其一是增加客戶群,提高營業額;其二是減少成本,提高效率。我們常說的服務外包(包括IT外包ITO、商務流程外包BPO、知識流程外包KPO)在高級管理層看來,主要解決的就是第二個問題。隨著全球化程度加深與消費者規模加大,外包這塊業務已經慢慢地從CIO或者CFO的地盤延伸到了COO、CMO、CTO甚至CEO的視野了。外包業務的本質也逐漸從單純的商業契約交付(Business Transactions)遷移到了市場與技術合作夥伴了 (Business Partners)。 美國IT企業的硬軟體產品在印度市場一半以上是由印度的外包企業渠道中銷售出去的。

在這個利益驅使下,發包企業在選擇外包承接商的時候會更加看重那些具有國際市場交付能力與實施業績的提供商。對發包商而言,全球交付能力意味著許多短期與長期的益處:為不同類型客戶與市場服務的經驗;實施多種技術與商務流程項目的能力;供應商的實力與資質的最客觀的體現了(比股市價格與財務報表靠譜);假如自身企業走向國際市場了,就沒有太大的必要與選擇別的外包公司來滿足自己國際戰略的IT新需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