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情報輸出技術

是計算機將信息處理或情報檢索結果以用戶所需的形式(如數字、字元、圖形等)和介質 (如列印紙、縮微品、磁介等) 提供用戶使用和保存的方法和設備。計算機情報檢索等輸出量一般要比科學工程計算大得多,要求高速、多樣化和長期保存等特點,可用於情報輸出的設備有:印表機、字元和圖形顯示裝置、照相排版輸出和縮微膠捲輸出裝置等多種類型。

計算機情報輸出技術

正文

計算機信息處理或情報檢索結果以用戶所需的形式(如數字、字元、圖形等)和介質 (如列印紙、縮微品、磁介等) 提供用戶使用和保存的方法和設備。計算機情報檢索等輸出量一般要比科學工程計算大得多,要求高速、多樣化和長期保存等特點,可用於情報輸出的設備有:印表機、字元和圖形顯示裝置、照相排版輸出和縮微膠捲輸出裝置等多種類型。
顯示裝置 無噪聲全電子化的輸入輸出設備,是情報系統中人機聯繫不可缺少的設備,可分字元顯示、漢字顯示、圖形顯示、圖像顯示等類型。顯示裝置在螢幕上顯示只供閱讀瀏覽的情報,必要時可通過印表機等作硬拷貝輸出。
印表機 最常用的輸出裝置。按結構,可分擊打式印表機和非擊打式印表機兩大類。擊打式印表機又分串列印表機和行式印表機兩種。串列印表機一個字一個字列印,結構簡單,價格低廉,通常作為終端的輸出手段,較快的串列印表機速度為每秒300 字元。行式印表機一行一行列印,一般情報檢索系統都採用高速行式印表機作為硬拷貝的輸出設備。行式印表機品種也很多,有15行16 種字元的,有80行64種字元的,有120行96種字元的,有160行64種字元或160 行128種字元的等等,列印速度最快可達每分鐘2000行,預計今後可達每分鐘3000行。非擊打式印表機具有速度快、噪聲小、可靠性高等特點,但不能同時列印幾份拷貝。非擊打式印表機又有噴墨式印表機、熱敏式印表機雷射印表機之分。噴墨式印表機採用噴墨原理可列印漢字和彩色圖形圖像,無噪聲且速度範圍寬,串列的噴墨式印表機印字速度最高的可達每分鐘45000行,一般為每分鐘8000 行或每分鐘4000行,英文每行136個字元,漢字每行68字。美國米德公司的噴墨式印表機,印字速度為每秒72000字。雷射印表機是雷射掃描技術和電子照像技術的結合,具有解析度高、速度快、無噪聲等優點,適於印刷漢字、圖形、圖像和表格,在輸出量較大的情報系統中是較理想的輸出設備。近年來正在大力發展小型、多功能、成本低的雷射印刷機,以便部分取代中、低速擊打式印表機。漢字雷射印表機,主要以提高漢字印刷的速度 (可高達每分鐘15000行)、字元解析度(可達9.4點/毫米)和獲得清晰的字元為目標。美國IBM公司的3800型雷射印表機,印字速度每分鐘為13360~20040行,德國西門子公司的3552型雷射印字機,最高印字速度為每秒 7萬字元。
計算機輸出縮微片設備 (COM)計算機處理和縮微照相(縮微膠捲膠片)相結合的設備。COM 輸出的一般過程是先把由計算機編輯好的信息存儲在磁帶上,然後脫機進行處理,製作COM 縮微膠捲或膠片。據估算,一台COM 的效率相當於30台行式印表機。縮微膠捲一般為16毫米或35毫米,文獻記錄在膠捲上的大小與原文獻大約是1∶15或1∶20。100英尺的膠捲可以存儲3000 幅圖像,1萬頁的文獻或圖書只需要4卷100 英尺的膠捲。目前國際上普遍流行縮微膠卡(micro card),標準的縮微膠卡是3英寸×5英寸,每張卡片存放80頁文獻。
照相排版輸出 簡稱照排。它的物理結構與計算機縮微輸出相似,不同的是輸出普通的照相膠捲或膠片,如需印刷成書刊,則可將膠捲或膠片的內容製成印刷用金屬板。整個照排輸出過程分3 個階段:第一階段由計算機進行編輯,檢驗並在螢幕上顯示排除錯誤,然後輸出到磁帶上,再從磁帶輸入照排設備;第二階段為曝光,照相處理; 第三階段是獲得照相底片後的處理, 如放大、複印或製作金屬版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