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鬚星系

觸鬚星系

觸鬚星系 (也稱為NGC 4038/NGC 4039) 是在烏鴉座的一對互動作用星系,兩個互動星系分別是NGC 4038和NGC 4039。在圖中,偏左的為NGC 4038,偏右的為NGC 4039。它也被稱為天線星系,源於該星系較長、類似天線的臂狀結構,1785年就被威廉·赫歇爾發現。

簡介

新照片揭示6200萬光年外觸鬚星系相撞奇觀新照片揭示6200萬光年外觸鬚星系相撞奇觀

觸鬚星系屬於一個星系群,是在烏鴉座的一對互動作用星系,兩個互動星系分別是NGC4038和NGC4039。在圖中,偏左的為NGC4038,偏右的為NGC4039。它也被稱為天線星系,源於該星系較長、類似天線的臂狀結構。

這個被稱為NGC 4038群的集團總共有5個星系,而正在碰撞中的兩個星系被稱為觸鬚星系。這是因為經由星系碰撞而產生由恆星和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兩條長長尾,很像昆蟲的觸鬚而得名的。這兩個星系因為核心的結合正形成超星系中。多數的星系在她們的一生中大概至少都會經歷一次重大的碰撞,像是我們的銀河系未來將會和仙女座大星系發生碰撞。在觸鬚星系中已經發現兩顆超新星:SN 2004 gt和 SN 2007 sr。
這個碰撞星系的距離只有4千5百萬光年,比過去認為的6千5百萬光年近了許多。

演化史

大約12億年前,觸鬚星系仍是分離的兩個星系。NGC 4038在與比他大的NGC 4039碰撞之前是一個螺鏇星系

9億年前,觸鬚星系的兩個成員開始接觸,看起來與NGC 2207IC 2163相似。

6億年前,兩個星系已經交錯而過,看起來則像雙鼠星系

3億年前,這兩個星系的恆星被相互的牽扯出來,形成了今天所看見的,被拋擲在原來的星系之外的兩條帶狀物,很像是觸鬚的形狀。
在最近的4億年內,觸鬚星系的核心因為碰撞而合而為一,並且被恆星與氣體包圍著。觀測和對星碰撞的模擬認為觸鬚星系將會發展成為一個橢圓星系。

合成圖

觸鬚星系中的恆星形成歷史觸鬚星系中的恆星形成歷史

2010年8月,美國宇航局利用不同的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製成的一張兩星系相撞的合成圖,其壯觀的場面顯示了宇宙這一區域存在大量恆星活動。這次宇宙撞擊事件開始於1億多年前,目前仍在繼續,它導致這兩個星系的塵埃、氣體雲團里形成數百萬顆恆星。

相撞事件使那些最龐大的年輕恆星的進化過程加快,它們僅需數百萬年的演變,就會通過超新星爆炸的方式結束生命。這兩個相撞在一起的觸鬚星系(the Antennae Galaxies)位於距離地球大約6200萬光年的地方。除了這張圖片以外,美國宇航局還公布了利用相同數據製成的一段視頻。這些數據是由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藍色)、哈勃太空望遠鏡(金色)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紅色)收集到的。
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獲得的X射線圖顯示的炙熱的星際氣體雲團,其內部豐富的氧氣、鐵、礦物質,是由超新星爆炸產生的。這些濃縮氣體將會形成下一代年輕恆星和行星。觸鬚星系因具有細長的觸鬚狀“星系臂”而得名。這些特徵是由這次宇宙碰撞產生的潮汐力造成的。圖片中明亮的點狀輻射體,是由正在落入黑洞的物質和中子星(大質量死亡恆星的殘骸)產生的。觸鬚星系裡的一些黑洞的質量,可能是太陽的數百倍。

觸鬚星系多波段合成圖觸鬚星系多波段合成圖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顯示的紅外光,是由炙熱的塵埃雲團發出的,新形成的恆星為其供應熱量。最明亮的雲團位於兩個相撞星系的重疊部分。哈勃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金色和白色顯示的是老年恆星和恆星形成區,棕色顯示的是塵埃絲狀物。在這張光學圖裡,包含數千顆恆星的星簇里點綴著很多更加昏暗的天體。
錢德拉圖是1999年12月拍到的,斯皮策圖是2003年12月拍到的,哈勃圖是2004年7月和2005年2月拍到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