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程式

解釋程式

解釋程式,專業術語,是指按照源程式的指令或語句的動態執行順序,逐條或逐句翻譯並立即執行的翻譯程式。解釋程式的特點是把源程式直接翻譯成加工輸入數據,產生所求的動作,而不是產生目標語言形式的目標程式。

基本信息

工作原理

解釋程式由一個總控程式和若干個執行子程式組成。解釋程式的工作過程如下:首先,由總控程式執行初始準備工作,置工作初態;然後,從源程式中取一個語句S,並進行語法檢查。如果語法有錯,則輸出錯誤信息;否則,根據所確定的語句類型轉去執行相應的執行子程式。返回後檢查解釋工作是否完成,如果未完成,則繼續解釋下一語句;否則,進行必要的善後處理工作。

功能特點

特點

解釋程式解釋程式
解釋程式的工作方式非常適於人通過終端設備與計算機會話,如在終端上打一條命令或語句,解釋程式就立即將此語句解釋成一條或幾條指令並提交硬體立即執行且將執行結果反映到終端,從終端把命令打入後,就能立即得到計算結果。

這的確是很方便的,很適合於一些小型機的計算問題。但解釋程式執行速度很慢,例如源程式中出現循環,則解釋程式也重複地解釋並提交執行這一組語句,這就造成很大浪費。

對源程式邊解釋翻譯成機器代碼邊執行的高級語言程式。所以,解釋程式的功能是:解釋執行高級語言程式。由於它的方便性和互動性較好,早期一些高級語言採用這種方式,如BASIC、dBASE。但它的弱點是運行效率低,程式的運行依賴於開發環境,不能直接在作業系統下運行。

解釋程式的突出優點是可簡單地實現,且易於在解釋執行過程中靈活、方便地插入修改和調試措施,但最大缺點是執行效率很低。例如,需要多次重複執行的語句,採用編譯程式時只需要翻譯一次;但在解釋程式中卻需要重複翻譯,重複執行。

適用範圍

根據這些特點,解釋程式適用於如下場合:

有些語言中的大多數語句,如字元串加工語言中的字元串查找語句和加工語句,其執行時間比翻譯時間長得多。對於這種語言,採用生成性方案,效果甚微,而採用解釋性方案則易於實現。

為了便於用戶調試和修改程式,又能保證程式高效運行,很多程式設計語言配置兩個加工系統,一個用於調試,一個用於有效地運行。調試用的系統一般用解釋程式實現,以便及時監視運行情況、動態地輸出調試信息和靈活地修改錯誤。

互動式會話語言(如BASIC,APL),要為用戶提供並行、交錯編寫、執行、調試和修改源程式的功能。採用解釋程式易於實現這些功能。

隨著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迅速發展,不少人提出用微程式設計方法實現高級程式設計語言解釋程式的想法,隨之出現了如“FORTRAN機”之類的高級語言機器的概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