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醫

解讀中醫

《解讀中醫(第2版)》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著重闡述了中醫思維與自然科學巧妙結合的思維理念,提出用“金字塔”理論來詮釋中醫當今的發展格局,探討了中醫未來的發展方向。第二部分,作者提出了蒲輔周的用藥心得,然後用其獨特的哲學觀點——信息、程式、編碼等理論來一一詮釋,同時用信息學規律對脾胃疾病、肝膽疾病、消渴病、腫瘤、自身免疫性等疾病的治療模式進行了探討。通俗易懂,深入淺出,適於中醫院校師生以及所有熱愛中醫的人士閱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解讀中醫(第2版)》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著重闡述了中醫思維與自然科學巧妙結合的思維理念,包括中醫思維與傳統文化的關係、中醫思維與自然科學的關係等,提出用“金字塔”理論來詮釋中醫當今的發展格局,探討了中醫未來的發展方向。第二部分,作者首先提出了蒲輔周的用藥心得,然後用其獨特的哲學觀點——信息、程式、編碼等理論來一一詮釋,指出了中藥歸經理論以及藥場環境、藥物濃度、藥物作用等與信息變化的關係,同時用信息學規律對脾胃疾病、肝膽疾病、消渴病、腫瘤、自身免疫性等疾病的治療模式進行了探討。

《解讀中醫(第2版)》通俗易懂,深入淺出,適於中醫院校師生以及所有熱愛中醫的人士閱讀。

圖書目錄

上篇 中醫理論問題研討

第一章 中醫思維架構初探

一、中醫學是關係調控思維而非實體思維

二、中醫學是“象”思維而非概念性思維

三、中醫學是複雜性思維而不是線性思維

第二章 中醫思維誕生的母體

一、中醫思維與傳統文化的關係

二、中醫思維與自然科學的關係

三、中藥的自然特性與治病原理

第三章 中醫思維的整體觀¨

一、生物之間的生存鬥爭強調了整體力量的協調性與必要性

二、中國傳統醫學理論精髓——整體論

三、人體內環境與中藥自然屬性的整體關係

第四章 中醫思維的發展

一、中醫思維的“轉移”

二、中醫思維的“拓展”

三、中醫思維的“創新”

第五章 中醫思維的培養

一、熟悉中國傳統文化

二、中醫思維與自然科學緊密相關

三、提高把握事物本質規律的能力

四、需要不斷提高悟性

五、需要有專門名師的指導

六、不能缺少院校教育

七、涉獵各個學科的知識

第六章 中醫發展的現狀

第七章 中醫發展的前景

一、中醫理論的發展前景

二、中醫臨床的發展前景

三、中醫科教的發展前景

四、阻礙中醫發展的客觀因素

第八章 中藥的研究與發展

一、中藥的發展需要“軟著陸”與“長跑道”

二、對中藥的認知問題

三、從進化觀看中藥的不良反應問題

第九章 中醫基礎理論研究

一、用邏輯思維看中醫辨證論治

二、中醫辨證論治與整體觀

三、氣是構成人體最基本的物質

四、陰陽學說開創了中醫理論的先河

五、五行學說是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種方法論

六、針灸不良反應問題的研究

七、中醫養生理論研究

八、中醫食療研究

下篇 中醫系統論問題研討

第十章 中醫系統論概述

第十一章 環境系統

第十二章 信息系統

一、信息系統與人體的信息

二、“黑箱”理論之說看信息

三、信息編碼系統與人體編碼系統

第十三章 人體信息編碼系統

第十四章 中藥編碼與體內信息編碼系統的聯繫

第十五章 歸經理論探討

第十六章 藥場環境問題

第十七章 藥物濃度問題

一、藥物濃度與藥物作用的關係

二、藥物濃度與啟動因子激活的關係

第十八章 中藥的作用問題

一、中藥的不良反應

二、單味藥的用藥問題

三、藥對問題

四、中醫的“補”與人體總程式作用的關係

五、用方的單一性與多面性

六、從經方、時方的信息觀看自擬方

第十九章 藥物濃度與藥物作用時間的關係

一、子午流注

二、藥物濃度與時間的關係

第二十章 經絡穴位與信息程式的關係

第二十一章 中醫的運動觀與信息程式的關係

第二十二章 用系統論解說脾胃疾病的治療

一、上消化道出血

二、淺表性胃炎

三、瀉泄

第二十三章 用系統論解說肝膽疾病的治療

一、掌握肝脾信息編碼對

二、關於“楊氏”肝以通為用之法

三、慢性B型肝炎治療思維初探

第二十四章 消渴病的治療

一、土得木者實

二、消渴病的信息學原理

三、糖尿病治法探討

第二十五章 腫瘤的治療

一、腫瘤的中醫治療原則

二、對腫瘤治療思維的探討

三、腫瘤的信號以及作用特點

四、腫瘤治療的用方分析

第二十六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

一、中西醫的治療

二、信息學的解釋與治療思考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