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果鹼蓬(原變種)

角果鹼蓬(原變種)

角果鹼蓬(原變種)為莧科鹼蓬屬的植物。分布在中亞及蘇聯西伯利亞以及中國的黑龍江、吉林等地,生於鹽鹼土荒漠、湖邊、河灘等處,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簡介

角果鹼蓬(原變種)角果鹼蓬(原變種)
一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無毛。莖平臥、外傾、或直立,圓柱形,微彎曲,淡綠色,具微條棱;分枝細瘦,斜升並稍彎曲。葉條形,半圓柱狀,長1-2厘米,寬0.5-1毫米,勁直或莖下部的稍彎曲,先端微鈍或急尖,基部稍縊縮,無柄。團傘花序通常含3-6花,於分枝上排列成穗狀花序;花兩性兼有雌性;花被頂基略扁,5深裂,裂片大小不等,先端鈍,果時背面向外延伸增厚呈不等大的角狀突出;花葯細小,近圓形,長0.15-0.2毫米,黃白色,花絲短,稍外伸;柱頭2,花柱不明顯。胞果扁,圓形,果皮與種子易脫離。種子橫生或斜生,雙凸鏡形,直徑1-1.5毫米,種皮殼質,黑色,有光澤,表面具清晰的蜂窩狀點紋,周邊微鈍。花果期8-9月。

分布與生境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寧夏、甘肅西部、青海北部、新疆。生於鹽鹼土荒漠、湖邊、河灘等處。分布於中亞及蘇聯西伯利亞。

說明

本種分布到青藏高原以後,體態上有些變化。如植株矮小,莖由基部分枝,平臥;葉變得短小,並近於扁平;但花部的特徵仍然很穩定。蘇聯學者 Grubov等人均將這個地區的這類標本定為Suaeda olufsenii Pauls.。我們查對了Pauls.的原始記載,其基本特徵與本種青藏地區的標本是相吻合的,因此,我們認為這個地區的標本應歸併於本種,作為本種的變種

藜科·鹼蓬屬植物

鹼蓬屬(Suaeda Forsk. ex Scop.),藜科、鹼蓬族的一個屬,本屬共100餘種,分布於世界各處,生於海濱、荒漠、湖邊及鹽鹼土地區。中國共20種及1變種,主產於新疆及北方各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