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尾祥光--燈樓角

角尾祥光--燈樓角

廣東省徐聞縣的燈樓角,其位置為北緯20度13分,東經109度55分,即角尾鄉的呷角上。其位置十分重要,西臨東場灣,東為角尾灣,自北向南楔入瓊州海峽約3公里,扼北部灣與瓊州海峽進出口的咽喉,南與海南島澄邁縣遙遙相望,是瓊州海峽航道的要衝。

角尾祥光--燈樓角角尾祥光--燈樓角

我國大陸海岸線,東起遼寧東港市的鴨綠江河口,西至廣西東興市的北倫河口,綿延180阿多公里,但最南點知曉的人並不多,那就是廣東省徐聞縣的燈樓角,其位置為北緯20度 13分,東經109度55分,即角尾鄉的呷角上。其位置十分重要,西臨東場灣,東為角尾灣,自北向南楔入瓊州海峽約3公里,扼北部灣與瓊州海峽進出口的咽喉,南與海南島澄邁縣遙遙相望,是瓊州海峽航道的要衝。

正因位置重要,清光緒二十年(1887年)萬國公司在燈樓角興建了導航燈塔,即燈樓角燈塔。原塔為鐵架結構,法、英、俄等帝國列強在此建宅屯府,如今仍留有西式洋房宅牆遺址,這些斷壁殘垣,既印證了燈樓角早期開發的歷史,也成了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1942年為避日本侵略者的利用,國民黨的徐聞縣政府拆毀了導航燈塔。解放後,1953年人民政府決定重建,為水泥墩鐵架燈塔,高15米,射程為12海里,1979年進行改建,為石磚水泥結構,圓形塔。1994年省海事局拔資建起一座十層36米高的六角形燈塔。

燈樓角在解放戰爭時期是游擊根據地。1950年3月解放海南島時,是雷州半島南端十分重要的渡海啟波點,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先鋒營800多名渡海將士,誓師出征,一舉在海南島澄邁縣登入成功,為解放海南島作出重要貢獻。

角尾半島及東場灣、波羅灣一派熱帶風光,有婆娑的海岸椰林,耐乾熱的仙人掌,優質的芒果及各種熱帶作物。徐聞鹽場是廣東省七大鹽場之一,有日曬優質鹽以及氯化鎂、氯化鉀、囪塊等化工產品。燈樓工區又是中國南方鹽田機械化生產試驗點單位,是廣東省食鹽的重要基地。海上有白蝶貝保護區,珍珠養殖基地。

燈樓角海面一帶保存著我國面積最大,最完整的珊瑚礁群,連綿27公里,面積達2000公頃,種類齊全,五光十色,造型奇特尉為壯觀,蘊藏著豐富的海洋旅遊資源。

1887年,帝國主義國家為了掠奪我國資源和財富,萬國公司在此角尖處建造了一座海航燈塔,形似樓梯,故稱燈樓,燈樓角由此而得名。該角所在的位置為東經10 9度5 5分.北緯 20度 13分,即角尾鄉角尾角的岬角上,為祖國大陸最南的尖角,有"極南"、"盡南"之稱,可與海南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