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漢語詞語]

親[漢語詞語]

親,qin,從辛從木從見。如以辛刻木,情之冣至者也。辛,古代用於對奴隸刺字以辨認身份的刑刀;見,至也。到其地曰至。情意懇到曰至。一般指有血統或婚姻關係的,也可以表關係親密。多用作形容詞或動詞。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親的繁體字親的繁體字

1、父母:父親 | 母親 | 雙親。

因以征言于海內大手筆,凡可以不朽兩親(袁可立夫婦)者。——明 陳繼儒《袁伯應詩集序》

2、親生的:親女兒。

3、血統最接近的:親兄弟(同父母的弟兄)| 親叔叔(父親的親弟弟)。

4、有血統或婚姻關係的:親屬 | 親戚 | 親人 | 親友 | 姑表親 | 沾親帶故。

5、婚姻:結親 | 定親 | 親事。

6、指新婦:娶親 | 送親 | 迎親

7、關係近;感情好(跟‘疏’相對):親近 | 親密 | 親愛 | 親熱 | 不分親疏。

8、親自:親身 | 親手 | 親口 | 親眼所見。

9、跟人親近(多指國家):親華 | 親美。

10、用嘴唇接觸(人或東西),表示親熱:親嘴 | 他親了親孩子。

11、在方言裡是可愛的意思:這小孩真親。

示例

<形>

形聲。從見,親聲。“見”與“至”義相通。本義:親愛。

同本義

親,至也。從見,親聲,字亦作?(D―《說文》

親,近也。――《廣雅》

同人親也。――《易·雜卦》

親者屬也。――《禮記·大傳》

人之親其兄之子。――《孟子》。注:“愛也。”

愛臣太親,必危其身。――《韓非子·愛臣》

我有親父兄。――《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我有親父母。

又如:親父(生父);親爹(親父);姑表親;親如一家;親心(親愛之心;父母愛護子女之心);親厚(親愛並加以厚待)

親密。與“疏”相對

引申

基本字義

1. 〔~家〕夫妻雙方的父母彼此的關係或稱呼(“家”讀輕聲)。

詳細字義

1. 親 qìng

2. 另見 qīn

常用詞組

1. 親家 qìngjia

(1) [relatives by marriage]∶兩家兒女相婚配的親戚關係。

天下的事真是人想不到的,怎么想的到姨媽和大舅母又作一門親家。——《紅樓夢》

(2) [parents of one’s daughter-in-law or son-in-law]∶兒子的丈人、丈母和女兒的公公、婆婆。

2. 親家公 qìngjiagōng

[son's or daughter's father-in-law] 兒子的丈人和女兒的公公。

3. 親家母 qìngjiamǔ

[son's or daughter's mother-in-law] 兒子的丈母和女兒的婆婆。

原是親家母說過一次,並沒應準。——《紅樓夢》

英文解釋

1、parents

2、blood relation

3、marriage

4、close; intimate

5、in person

6、kiss

拼音是qin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