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國家森林公園

西雙版納國家森林公園

西雙版納.“勐巴拉納西”,是一個充滿美好、理想和神奇的地方:旖旎的自然風光、翡翠般的森林、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那如詩如畫的膠園、茶園、瀾滄江,讓多少人夢縈魂草。

基本信息

簡介

西雙版納國家森林公園西雙版納國家森林公園

公園名稱: 西雙版納國家森林公園

所在省市: 雲南西雙版納

公園海拔: 500-1000米

景 區 數: 10

景 點 數: 50

門票價格: 35

西雙版納.“勐巴拉納西”,是一個充滿美好、理想和神奇的地方:旖旎的自然風光、翡翠般的森林、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那如詩如畫的膠園、茶園、瀾滄江,讓多少人夢縈魂草!

生物資源

西雙版納國家森林公園西雙版納國家森林公園

如果說西雙版納是大象、綠孔雀、長臂猿、野牛等珍禽異獸的樂園,是“動物王國”,或者說.是望天樹、版納青梅、美登木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薈萃的地方,是“植物王國皇冠上的綠寶石”。那么,原始森林公園則是這塊綠寶石上的一個亮點。

版納原始森林公園位於距離景洪市8公里的菜秧河畔。這裡有奇異的熱帶雨林景觀,特殊的地形地貌.神秘的雲山霧海以及濃郁的民族風情。自1999年建成森林公園,正式對外開放以來.便以她神奇、美麗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遊客和科學工作者。

錈鑼象腳鼓聲中進入森林公園,映入眼帘的便是具有熱帶地區特色的植物:錯落而有序的椰樹,油棕、蒲葵、魚尾葵、檳榔,巨大的樹葉隨風飄蕩。進到原始熱帶雨林景區.但見密密匝匝的森林遮天蔽日,藤蔓交錯.盤根錯節。上層喬木有千果欖仁、絨毛蕃龍眼、毛麻楝、天料木等,平均樹高30多米,平均胸徑40—50厘米,偉岸粗壯:接下來有白顏樹、軟葉野桐等,平均高20多米,中等身材。下層樹木種類繁多,有蘇鐵美登木龍血樹竹子等等。植物學家作過統~4-,在一塊不足50平方米的地方,高等植物就有l 30多種,可見雨林中生物多樣性之一。

在雨林景區中見到另一奇特現象是鳥巢蕨、王冠蕨、附生蘭等數十種附生植物附生或攀緩在高大的喬木樹身及枝丫上,開著各種各樣的鮮花,一簇簇、一串串、一團團.五顏六色,織成天然的“空中花園’,在雨林中留心觀察.藤本植物、氣生根和板根現象隨處可見。魚藤、蛇藤、鉤藤、麒麟葉在林內縱橫交錯,有的如蛟龍,直上林端。有的攀附在樹,相互纏繞;榕樹粗大的氣生根.難辨真假樹幹,獨樹成林;四數木的大板根如一道“擋牆”,保護著土壤.防止雨水沖刷。

人文旅遊

西雙版納國家森林公園西雙版納國家森林公園

在熱帶森林中旅遊最使遊人難忘的是親眼目睹會跳舞的小草:嘗一嘗神秘果,喝一杯糖棕樹流淌出來似蜜甜的汁液,舔一舔“世界油王”一一油棕榨出來的精油:看一眼令人生畏的箭毒木一一見血封喉。

森林公園範圍內有大象、印度野牛、綠孔雀、白煩長臂猿、獼猴蜂猴葉猴熊狸犀鳥蟒蛇、眼鏡蛇等國家重點野生保護動物。公園還飼養了近3000隻孔雀.種類有白孔雀、綠孔雀、藍孔雀,數量之多,在東南亞國家中首屈一指。觀孔雀放飛,像一幅絢麗的畫屏在天空流動;孔雀跟人相依,猴與人逗趣,宛如進入了一個童話般世界。

菜秧河順著公園的山腳、林緣汩汩流淌。兩岸翠竹婆娑:九隆飛瀑雖無“飛流直下三千尺”之氣勢,卻有流銀瀉玉之仙姿。孔雀山莊的金湖,湖面上空雲霧繚繞。如輕紗,似薄雲,時聚時散。金湖水面寬闊,深2—4米,清澈如鏡,岸邊婀娜多姿的檳榔、椰樹、棕櫚、垂葉榕、扶桑、紅桑,倒映湖中,宛如一幅美麗的水粉畫

森林公園內的曼雙龍白塔、百米浮雕、愛尼山寨、天南第一鼓、大型民族風情演藝場,民族風情十分濃郁。在愛尼山寨,你可以參加愛尼人舉行的搶親活動:在風情園,你可以參與潑水節;在演藝場,你可以觀看雲南少數民族五彩繽紛的服飾展演:在九隆飛瀑旁。你可以聆聽各種優美的民族樂器演奏的樂曲。

神秘果神秘果

最動人心魄的演藝是去年才搬遷進森林公園原始部落的“弄火’,“食火’,“踩碎玻璃”、“上刀山”、“食生肉喝生血”、“嚼檳榔’,“刮鬍子”。

遊覽著這片寧靜、秀美而神奇的原始森林公園.不禁使人想起公園創始者一一浙江金洲集團董事長、總經理俞錦方先生,他作為著名的企業家,懷著“百年金州,報效祖國”的精神,選擇了西雙版納這片原始森林,投資建造基礎設施。修游路、造湖、建園僅用5年時間。便將原始森林公園建成西雙版納規模最大的綜合性的生態旅遊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並通過了IS0900 l、工S01 400 1質量/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旅遊企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典範。

為了進一步發揮原始森林公園優勢,營造特色品牌。擴大旅遊市場。公園正在進行二期建設,將擴建、新建熱帶雨林探險景區、熱帶珍稀植物園、野生動物園、熱帶特有水果園等。以更優美的景觀更優質的服務迎接四方賓客。

人文景觀

西雙版納國家森林公園西雙版納國家森林公園曼雙龍白塔

西雙版納的傣族布朗族,都是信奉小乘佛教的。每個村寨,都有一座佛寺,差不多所有的男孩,七、八歲時就要到佛寺里去當小和尚,民眾的齋僧賧佛活動很是頻繁,也很虔誠。佛塔,可以說是當地民眾信佛的標誌建築之一。森林公園內也建有一座佛塔,名“曼雙龍白塔",十分潔白,壯麗。

天象景觀

西雙版納民眾常把每年從十一月開始,到次年二月這段期間,叫作霧季。在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一年有霧的時間,長達一百天以上,比“霧都”重慶還要多。這種霧大都是從夜間一兩點鐘便裊裊升起,到正午十二時左右,才慢慢散去,在霧裡你會感到滋潤、涼爽、一忽兒散去,眼前一片清新。

霧,飽含著水汽,給植物帶來生機;霧,是一層神奇的面紗,使遊人身歷個奇幻的世界。

水域風光

金湖金湖

金湖

位於孔雀山莊旁,經人工修建,水面寬闊,水深2至4米,清澈如鏡,岸邊婀娜多姿的椰樹、檳榔棕櫚、垂葉榕、扶桑、紅桑倒映湖中,似一幅美麗的水粉畫。湖中建有兩座別致的亭閣,一座叫王子亭,一座叫公主閣,傳說這是召樹屯與孔雀公主喃木諾娜在金湖邊相遇、定情的動人場地。而今,成群的孔雀在金湖上空飛翔,在湖邊草地上覓食,戲耍,一派安寧,和平景象。

景區景點

九隆飛瀑

西雙版納國家森林公園 板狀根西雙版納國家森林公園 板狀根

在菜秧河中段,兩邊山勢比較陡峻。這裡環境清幽,原有一條天然的小飛瀑,匠人們巧奪天工,因地就勢,抬高、拓寬,建成一個別具一格的人工瀑布。瀑布雖沒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氣勢,卻有流銀瀉玉的仙姿。瀑布下是一個深潭,潭中塑有九條龍與一名勇士降龍的英姿。遊客在九隆瀑布前留步,還可看到傣家姑娘在潭中沐浴的倩影,聆聽用民族樂器演奏的民歌。

盤根錯節

“板狀根”,是一種生態現象。一些樹木為了得到充足的陽光和雨露和為了支撐高大的軀體,在樹根部發育了特別龐大的翼狀根.雨林中,四數木,千果欖仁板狀根最為發達。在開發的雨林景區中板根現象的景點有“傣文樹,山神寶座”等。二期開發區中,有一株四數木,其板根寬達5m,高達3m,景象奇異壯觀。

神秘果

動物景區動物景區

在公園的珍稀植物園裡種植有數株神秘果神秘果屬于山欖科植物,原產於熱帶非洲西部,是一種奇特的熱帶果樹。果實不但有奇異的功效而且樹形還是製作盆景的好材料。神秘果果肉酸甜可口,極為鮮美,吃後有一種特殊爽快的感覺。尤其是當你吃了一顆神秘果之後,再食檸檬,酸梅,酸菜等之類酸的食品,總是感到甜滋滋的,十分神奇。

動物景區

原始森林公園熱帶雨林區(包括規劃二期開發的熱帶雨林區)為野生動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豐富的食源和良好的棲息環境。茫茫林海中,林冠上,美麗的熱帶鳥如蜂虎、捕蛛鳥在忙碌地捕捉藏匿在樹葉和樹枝間的昆蟲,鸚鵡犀鳥文鳥織布鳥在樹枝上跟獼猴、平頂猴、長臂猿。有時候獼猴長臂猿在森林中找不到食物;常常到森林公園的猴園來作客,飽食一頓後,文回到森林中去了。草叢中,水溝邊,常可見到藏頭露尾的巨蜥、蟒蛇、眼鏡蛇;菜秧河及小溪中,可以找到黑蹼樹蛙、平胸龜、山瑞鱉裸耳飛蜥螃蟹等。在常人看來,這些動物v的相貌似乎有點醜陋,但是他們對維護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平衡卻有著重要作用。

地方風情

潑水節潑水節

西雙版納傣族的新年,傣語稱為"楞喝桑堪"或"桑堪比邁"。由於歡度新年的時候,要舉行熱烈而隆重的潑水祝福活動,外地人都把它稱為潑水節。傣歷新年,既不同於公曆的元旦,也不同於農曆的春節,過節的時間是在傣歷的六月。傣語的“楞喝桑堪,其意就是六月新年。傣歷,是一種陰陽合曆,年是陽曆年,月是陰曆月。傣族過年時間,是太陽沿黃道十二宮運行,進入牡羊宮首之時。過年時間雖在六月,但節期並不固定在六月x日,而是在六月中旬至七月初之間變動,年年都有推算,才能確定過年的確切日子。傣歷新年,一般要過三天或四天,通常稱為“宛麥”、“宛惱"、“麥帕雅晚瑪”。以前的傣歷年,多以村寨為單位舉行,規模不大。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成立後,各級政府把傣歷年作為一個加強各民族文化交流、展示民族風情、招商引資、吸引國內遊客、商賈的有組織、有領導的活動,不僅開展潑水、放高升、龍舟競渡、放焰火等傳統活動,還增加了文藝表演、商品展銷、貿易洽淡等內容。森林公園內有一民族風情演藝場,旁邊是“天南第一鼓"大型標誌雕塑,前面便是潑水場。因為不是每位嘉賓都能趕在傣歷年來到西雙版納,也就不能趕上潑水節了。為了讓遊客感受潑水節歡快的場面,公園每天都在這裡舉行潑水活動。遊客們可以換上民族服裝,待表演結束後,同民族演員們一起潑水、淋得全身透濕,顯得神情舒暢,身心愉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