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理學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理學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理學院成立於1999年7月(於2013年解散,其專業分別與其他院系專業組成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先進材料與納米技術學院),由1983年成立的套用數學系和1987成立的物理系合併而成,設有數學、物理和化學三大基礎學科。學院設有數學、物理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數學、物理學、統計學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建有物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院設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特色專業、陝西省名牌專業)、數學與套用數學(陝西省名牌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套用物理(陝西省名牌專業)、電波傳播與天線(國防特色緊缺本科專業)、套用化學6個本科專業。學院現有國家教學名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博士生導師16人。 學院現有“大學數學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設有“線性代數”、“高等數學”國家級精品課程。2012年第三輪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數學、物理學分居全國第36名和32名。

概述

1999年,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了加強全校本科生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全面建設“科研教學型”綜合大學,將原數學系和物理系合併成立為理學院。理學院設有數學學科和物理學科,學院主要承擔全校本科生的“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等重要基礎課和全院本科生的專業課,並開設全校博士生、研究生的數學和物理類課程,學院具有一支強大的數理教師隊伍。數學學科:現有“套用數學”博士點;“套用數學”、“計算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3個碩士點;“數學與套用數學(陝西省名牌專業)”和“信息與計算科學”2個本科專業。物理學科:現有“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物理學”博士後流動站;“無線電物理”和“光學”2個博士點;“無線電物理”、“光學”、“電漿物理”、“套用化學”4個碩士點;“套用物理(陝西省名牌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陝西省名牌專業)”和“套用化學”3個本科專業。理學院在編教師150餘人,師資力量雄厚,有一支知識和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全院在編教師中有教授18人 ,副教授3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6人,碩士生導師35人。教師中有博士學位的占20%。理學院具有一支強大的科研教學隊伍,科研主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項目、“863”項目、“973”項目、“國防科工委”項目和“橫向”項目,年科研經費700餘萬元。

理學院成立於1999年, 是在原套用數學系和套用物理系的基礎上成立的。現設有數學科學系和套用物理系。數學科學系設有套用數學博士點和套用數學、計算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3個碩士學科點。套用物理系設有無線電物理、光學2個博士點和無線電物理、光學、套用化學碩士點學科。

理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師隊伍中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省、校級教學名師多人。理學院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團隊”、國家級精品課程“線性代數”、“高等數學(高職)”,陝西省教學團隊“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教學團隊”、陝西省精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電磁學”、“光學”等;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7項。

專業

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

一、培養目標及模式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數學基礎、思想和方法,受到良好套用數學教育和計算機技術教育,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和計算機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研究開發型”套用數學人才。

二、基本要求

1.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遵紀守法,具有建設祖國,為人民服務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理論聯繫實際、善於合作和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心理素質。

2. 系統地、較好地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學思維訓練;具有紮實的數學基礎;掌握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和編寫程式的基本方法,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在套用數學和計算數學等方面掌握較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並對發展前景有所了解;受到套用研究、套用方法和技能的初步訓練,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某些實際問題或能進行套用數學理論的初步研究;有良好從事實際套用工作的基礎;至少掌握一門外語,能順利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熟悉文獻檢索和其他獲取科技信息的方法。

3. 了解體育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達到國家規定的鍛鍊標準,養成良好體育鍛鍊和衛生習慣,保持身體健康。

三、學制與學位

1. 基本學制:四年。

2.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四、專業方向與業務能力

本專業是理工結合的專業,主要學習基礎數學和套用數學的基本理論。該專業畢業生具有紮實的數學基礎、熟練的科學工程計算技術和熟練使用計算機軟體的能力,成為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套用數學人才。

畢業生適宜到科研、企業、工程、管理部門和高等學校從事科研開發、管理和教學工作;也可以繼續攻讀套用數學或與數學相關的學科及其他學科的碩士學位。

五、主幹課程設定

主幹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複變函數、實變函式、泛函分析、數學物理方程、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現代控制理論、數值分析、隨機過程、數學建模、最最佳化方法、離散數學、多元統計分析、數學軟體與實驗、數位訊號與圖像處理。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一、培養目標及模式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信息社會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既掌握紮實的信息與計算數學及套用軟體的理論基礎,又能熟練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並解決實際問題的“研究開發型”信息與計算科學技術人才。

二、基本要求

1.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遵紀守法,具有建設祖國,為人民服務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理論聯繫實際,善於合作和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心理素質。

2. 系統地、較好地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學思維訓練;具有紮實的數學基礎;掌握使用各類電子計算機套用軟體的基本技能,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在計算數學和信息科學等方面掌握較多的專業知識,並對其發展前景有所了解;受到套用研究、套用方法和技能的初步訓練;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某些實際問題或能進行套用軟體的開發,有良好的從事實際套用工作的基礎;至少掌握一門外語,能順利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熟悉文獻檢索和其他獲取科技信息的方法。

3. 了解體育的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達到國家規定的鍛鍊標準,養成良好的體育鍛鍊和衛生習慣,保持身體健康。

三、學制與學位

1. 基本學制:四年。

2.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四、專業方向與業務能力

本專業是計算數學、信息科學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計算數學基礎,並能熟練套用計算機進行信息管理、軟體開發的信息與計算科學技術人才。

畢業生適宜到科研機構、工程設計與管理部門和工礦企事業單位從事科學計算、信息管理和電子計算機的開發套用工作;也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學科、交叉學科或其他學科的碩士學位。

五、主幹課程設定

主幹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數學物理方程、複變函數、實變函式、泛函分析、數值逼近、數值代數、微分方程數值解、離散數學、數學建模、資訊理論基礎、最最佳化方法、數學軟體與實驗、數位訊號與圖像處理。

套用物理學專業

一、培養目標及模式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紮實的數理、計算機及外語基礎,具備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研究、開發、管理能力,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具有競爭和團隊精神,能適應技術進步和社會需求變化的高級專門技術型

人才。

本專業按照理論基礎紮實、具備知識創新的素質、能夠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要求,培養物理學與電子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開發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專業按照四年制進行課程設定及學分分配。一、二年級主要安排基礎課程,三、四年級主要安排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紮實的數理基礎和專業知識,具備一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 具備不斷學習和自我提高的意識與能力。

2. 具有比較紮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比較強的邏輯及形象思維能力;具有對問題的總體把握和歸納能力及實驗動手和設計能力。

3. 對套用物理學學科前沿和熱點問題有一般的了解,對本專業涉及到的高技術領域如量子通信、原子物理套用、光電子技術、材料科學等基本知識和發展趨勢有一定的了解。

4. 具有一定的編程、利用計算機軟體解決科學及技術問題的能力,具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和文獻檢索的能力。

5. 具有較強的英語套用能力。

三、學制與學位

1. 基本學制:四年。

2.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四、專業方向與業務能力

本專業主要是圍繞“無線電物理和無線電電子學”領域中的問題進行培養,側重於光、電、磁等物理量的自動檢測。通過科學實驗與科學思維的訓練,學生可具備本學科及跨學科套用研究、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

專業方向:主要圍繞無線電物理、無線電電子學、光學、凝聚態物理等領域方向進行培養,側重於光、電、磁等物理量的檢測。

業務能力:本專業為理科專業,主要培養學生從事無線電物理、無線電電子學、物理量智慧型檢測等領域的研究與套用能力。

本專業學生通過學習能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具有較紮實的數學和物理理論基礎。

2. 較好地掌握電子技術、微機套用方面的知識。

3. 較熟練地掌握物理實驗知識和技能以及物理量智慧型檢測技術。

4. 具有解決物理學和電子學中相關物理學問題的能力。

5. 了解現代物理學的最新發展。

6. 了解有關光學、材料物理、波譜物理、無線電電子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五、主幹課程設定

主幹課程——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固體物理、數學物理方程、數值方法及其在物理學中的套用、物理量自動檢測、計算物理、現代光學、微波仿真技術、光纖與光通信、微波技術基礎、光電子學等。

套用化學專業

一、培養目標及模式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數理、計算機及外語基礎,具備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具有競爭和團隊精神,能適應技術進步和社會需求變化的高級專門技術型人才。

本專業按“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求創新”的人才培養要求,高度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教育的全過程,培養既具備紮實的化學基本理論和較強的實驗技能,又具有紮實的數學、外語基礎、較強的計算機套用能力的“工程套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1. 認真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紀守法,熱愛勞動,具有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艱苦奮鬥、勇於獻身的精神。

2. 具有較堅實的化學理論基礎和相關工程技術基礎;了解本專業及有關邊緣學科的新發展,受到系統地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訓練、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強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熟練套用計算機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嚴謹的科學作風,掌握一門外語,能夠比較順利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

3. 有一定體育和軍事方面的知識,積極參加體育鍛鍊,具有健全的體魄,能承擔起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重任。

三、學制與學位

1. 基本學制:四年。

2.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四、專業方向與業務能力

專業方向:套用電化學、化學過程自動檢測、材料化學。

業務能力:本專業主要學習化學的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利用化學、物理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進行化學及其交叉學科的研究,能在化學、化工、生物與製藥、石油化工、商檢、海關等部門進行科研、開發和管理等工作。

本專業的學生應獲得如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系統地掌握現代化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

2.掌握光電測量的基本原理及化學中的自動檢測技術。

科研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與國家863項目

(1)《隨機介質中分形散射》

(2)《非球形粒子對有限波束的散射及在相都卜勒中的套用》

(3)《目標環境光散射特性的建模與仿真》

(4)《隨機分布簇團粒子光散射和套用》

(5)863項目《低軌衛星光譜散射特性與仿真模型》

(6)隨機系統法在電磁波複合散射極化問題中的套用(2002-2004)

(7)光外調製光折晶體波導波分復用和動態光互連的研究

(8)國家863 項目:“微型二維電定址液晶光閥空間光調製器的研究”

(9)國家“863” 項目:“大容量快速體全息存儲器研究”

(10)超高密度、超快速度光信息存儲和處理基礎研究”

(11)國家自然基金“用於場離子顯示屏中場離子發射板的複合材料研究”

(12)國家自然基金“超短脈衝雷射診斷微腔的光學特性”

3.國防預先研究項目(八五、九五和十五)

(1)目標雷射散射特性研究

(2)三毫米線、面散射體散射特性及干擾機理研究

(3)目標電磁散射特性理論建模及套用技術

(4)典型軍用目標紅外特性採集和建模

(5)目標雷射散射特性測量與理論建模

(6)地海雜波電磁散射建模及其套用技術研究

(7)目標電磁散射和光學特性集成模型軟體

(8)雷射武器目標雙站散射特性研究

(9)電磁波大氣傳播衰減特性研究(2003-2005)

(10)大氣反常傳播及其通信和偵察套用研究(2004-2006)

4.國防科技預先研究基金(含重點實驗室)項目

(1)目標材料表面雙向反射分布函式研究

(2)戰場環境毫米波、紅外傳輸特性研究

(3)雷射雙向反射特性的表面因子影響和幾何縮比關係的研究

(4)計算雷達目標雙向散射的邊緣電磁流方法研究

(5)目標與背景對有限波束的散射和光譜反射特性研究

(6)分形幾何在地、海雜波散射中的套用

(7)干擾雲團中複合電磁散射特性及特徵提取與識別研究

(8)低軌衛星光散射特性研究低軌衛星光散射特性研究

(9)海面背景對雷射、陽光光譜散射與輻射特性研究

(10)中段彈頭與誘餌雷射散射特性

(11)目標雷射近場散射特性建模與仿真

(12)低軌衛星可見光散射穩定特性的分析研究”

(13)國防工委雷射空域強度分布測試系統科研項目

其他項目

(1)雷射超短脈衝研究微腔光學特性,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

(2)超短脈衝雷射診斷微腔的光學特性,國家自然基金

(3)低軌衛星可見光散射穩定特性的分析研究,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基金

(4)雷射脈衝與小粒子的相互作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基金

學生會

學生會是在學院黨委領導、校團委直接指導下的一個學生組織。接受校黨委的領導和學生處的指導,在法律和學校規章允許的範圍內開展活動。學生會充分發揮其聯繫學校與學生之間橋樑和紐帶作用,維護了學生的正當權益,帶領同學們共創校園生活文明。大力開展同學們喜聞樂見,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使理學院的欣欣學子奏樂出時代的強音。
本會的宗旨和任務是:
(一)代表和維護廣大同學的正當權益和要求,熱情為同學服務,溝通學校有關部門與廣大同學的聯繫,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協助和促進學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提高會員的社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發展與兄弟院校的友好關係,同學的聯繫與團結,樹立理學院同學在社會上的良好形象;
(四)開展多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活動,為會員提高民主素質、樹立科學精神、全面成才創造良好條件。

機構設定有主席團、辦公室、生活部、網路宣傳部、體育部、文藝部、學習實踐部、外聯部。

領導

學院院長

劉三陽,男,漢族,1959年11月出生,籍貫陝西西安,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在法國作博士後研究。主要從事套用數學,特別是最最佳化和運籌學的研究。現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兼數學系主任、工業與套用數學研究所所長,第九、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199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被評為陝西省科技新星,1996年被評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7年被評為全國電子工業系統優秀教師和陝西省新長征突擊手、入選陝西省“三.五”人才工程,2001年被評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2002年入選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陝西省教學名師、 校特級教學名師。2008年榮獲第四屆國家教學名師獎。先後主持十多個科研項目,其中多次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陝西青年科技獎,並且出書6部,在國內外重要刊物雜誌上發表論文300多篇,其中SCI檢索50餘篇,EI檢索80餘篇。此外,還兩次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多次獲得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畢業博士生40名,其中20人評為教授;畢業碩士生70多名。

學院副院長

李平舟教授,男,1960年1月生,中共黨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理學院碩士生導師、教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五屆教學名師,中國特種電源專業委員會委員,西安工業大學訪問教授。現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物理實驗中心主任,理學院副院長。

科研簡介

物理系科研項目

物理系在研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國防預研項目37項,總經費681萬元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與國家863項目

(1)《隨機介質中分形散射》

(2)《非球形粒子對有限波束的散射及在相都卜勒中的套用》

(3)《目標環境光散射特性的建模與仿真》

(4)《隨機分布簇團粒子光散射和套用》

(5)863項目《低軌衛星光譜散射特性與仿真模型》

(6)隨機系統法在電磁波複合散射極化問題中的套用(2002-2004)

(7)光外調製光折晶體波導波分復用和動態光互連的研究

(8)國家863 項目:“微型二維電定址液晶光閥空間光調製器的研究”

(9)國家“863” 項目:“大容量快速體全息存儲器研究”

(10)超高密度、超快速度光信息存儲和處理基礎研究”

(11)國家自然基金“用於場離子顯示屏中場離子發射板的複合材料研究”

(12)國家自然基金“超短脈衝雷射診斷微腔的光學特性”

3.國防預先研究項目(八五、九五和十五)

(1)目標雷射散射特性研究

(2)三毫米線、面散射體散射特性及干擾機理研究

(3)目標電磁散射特性理論建模及套用技術

(4)典型軍用目標紅外特性採集和建模

(5)目標雷射散射特性測量與理論建模

(6)地海雜波電磁散射建模及其套用技術研究

(7)目標電磁散射和光學特性集成模型軟體

(8)雷射武器目標雙站散射特性研究

(9)電磁波大氣傳播衰減特性研究(2003-2005)

(10)大氣反常傳播及其通信和偵察套用研究(2004-2006)

4.國防科技預先研究基金(含重點實驗室)項目

(1)目標材料表面雙向反射分布函式研究

(2)戰場環境毫米波、紅外傳輸特性研究

(3)雷射雙向反射特性的表面因子影響和幾何縮比關係的研究

(4)計算雷達目標雙向散射的邊緣電磁流方法研究

(5)目標與背景對有限波束的散射和光譜反射特性研究

(6)分形幾何在地、海雜波散射中的套用

(7)干擾雲團中複合電磁散射特性及特徵提取與識別研究

(8)低軌衛星光散射特性研究低軌衛星光散射特性研究

(9)海面背景對雷射、陽光光譜散射與輻射特性研究

(10)中段彈頭與誘餌雷射散射特性

(11)目標雷射近場散射特性建模與仿真

(12)低軌衛星可見光散射穩定特性的分析研究”

(13)國防工委雷射空域強度分布測試系統科研項目

其他項目

(1)雷射超短脈衝研究微腔光學特性,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

(2)超短脈衝雷射診斷微腔的光學特性,國家自然基金

(3)低軌衛星可見光散射穩定特性的分析研究,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基金

(4)雷射脈衝與小粒子的相互作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基金
數學系科研項目:

1.流密碼強度度量與新型流密碼的研究 肖國鎮國家教委91-94年3.2萬

2.微波寬頻低頻噪聲高增益場效應(FET)放大器最佳化設計的研究(J92.07.10) 陳開周電科院92-94年4.5萬

3.分組密碼強度與穩定性分析(J92.08.07)肖國鎮電科院92-94年5萬

4.圖象快速處理中計算方法的研究(91.J1A.04) 陳開周國防科工委92-93年3萬

5.零知識證明及其在信息安全協定中的套用 肖國鎮國家保密局92-94年5萬

6.信息安全科技情報研究 肖國鎮國家保密局92-95年2萬

7.基於神經網路和信息熵的最最佳化方法 劉三陽國家教委92-95年2.1萬

8.序列密碼及網路信息安全(L1-16)肖國鎮中央辦公廳一局92-95年5.5萬

9.智慧卡理論與軍用研究(DJ.93.8.7)何大可電科院93-95年4萬

10.KU波段固態震盪源突變機制及實驗研究(92J8.01)李家賢國防科工委93-94年4.5萬

11.小波理論及其在圖象壓縮中的套用(DJ94.1.7)宋國鄉電科院94-96年4萬

12.分組密碼整體結構與算法分析(DJ94.3.3)肖國鎮電科院94-96年4萬

13.圖象處理的圖像代數模型的研究(94SL09)屈家淦陝西省科委94-96年0.5萬

14.電磁場邊值問題的小波算法研究 馮象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5-96年7萬

15.遙感圖像數據壓縮的小波方法研究 傅 瑜北京大學96-98年1萬

16.多安全級密碼算法研究(31.2.1.3)肖國鎮電科院96-00年7萬

17.新型分組密碼與流密碼的穩定性理論與算法研究(DJ964.3.1.3)肖國鎮電科院96-98年5.5萬

18.保密通信中流碼技術的研究 肖國鎮東南大學96-98年1萬

19.神經網路的拓樸與最佳化 劉三陽國家教委96-97年3萬

20.基於Petri網的DEDS控制與調度方法的研究 邢科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96-98年 6.5萬

21.小波算法在稀土電熱場的結果分析中的套用 宋國鄉西北大學97-98年3萬

22.基於Petri網的Fms建模、控制與最佳化方法的研究(957 0818) 邢科義西安交通大學95-97年1萬

23.電磁散射特性的建模及小波算法研究(DJ977.2.21) 宋國鄉電科院97-99年4.5萬

24.製造系統建模、控制與調度 邢科義西安交通大學97-99年2萬

25.遙感圖像數據壓縮的小波方法研究 傅瑜北京大學96-97年1萬

26.發光動力學中若干數學問題 顏黎5760797-97年0.35萬

27.基於子波變換的陣列信號處理研究(97X03) 李有明陝西省科委97-00年1.5萬

28.代數群偽子群結構與表示理論 王憲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8-00年0.8萬

29.二層系統決策問題的研究(98G01) 劉三陽陝西省科委98-00年2萬

30.離散事件/混雜系統及其在FMS中的套用研究 邢科義國家教育部99-01年6萬

31.調幅-調頻信號的穩健濾波和非線性參數估計 方法研究(99J7.2.6) 毛用才總裝基金辦99-01年7萬

32.多目標集值最佳化方法及套用(99SL02) 盛寶懷陝西省科委99-01年1.5萬

33.高強度分組密碼的研究(99X06) 胡予濮陝西省科委99-01年2萬

34.語音處理技術中小波算法研究 趙瑞珍北京大學99-00年1萬

35.多媒體中圖像語音的小波算法研究(990) 宋國鄉華為公司99-00年2萬

36.偏微分方程數值解的多小波方法(2000SL02) 馮象初陝西省科技廳00-02年1.5萬

37.網路最佳化及其在計算機通信網中的套用(2000SL03) 劉三陽陝西省科技廳00-02年2萬

38. DEDS控制最佳化及其在FMS中的套用研究 邢科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00-02年12萬

39. 計算機通信網中的多點傳送路由算法研究 劉三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00-02年10萬

40.異質生長碳化矽MESFEF器件特性研究(00J82。1) 宋國鄉總裝基金辦00-02年8萬

41.ISN國家重點實驗室訪問學者基金 胡予濮00-02年5萬

42.多分量非平穩信號處理的新方法及其套用研究 毛用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00-02年15萬

43.相關域多速率濾波器組設計及其套用(001 2254)水鵬朗教育部00-01年6萬

44.主分量多小波理論及其套用 水鵬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00-02年14萬

45.廣義自縮序列的生成與安全性分析 胡予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02-05年22萬

46.半定規劃與網路最佳化研究劉三陽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 03-05年30萬

47.組合最佳化中的半定規劃方法(2001SL05)劉紅衛陝西省科技廳00-02年2萬

48、解兩類複雜最佳化問題的進化算法(2001SL06)王宇平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01-04年1.5萬

49、DNA計算在網路最最佳化中的套用(2002A12)高淑萍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02-04年1.5萬

50、通信網可靠性的數學模型與算法研究(2002A13)馮海林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02-04年1.5萬

51、非線性自適應疊代學習理論及套用(2002A15)李俊民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02-04年1.5萬

52、國家優秀博士論文作者專項基金(2001036)水鵬朗國家行動計畫02-06年60萬

53、非一致目標跟蹤的自適應疊代學習控制理論與套用 李俊民國冢自然科學基金04-06年21萬

54、複雜多目標規劃及不可微雙層規劃的進化算法研究 王宇平國冢自然科學基金04-06年21萬

56、密碼函式的設計與安全性分析 胡予濮GF實驗室基金02-03年10萬

57、基於小波的專用模擬電路故障分析 宋國鄉GF實驗室基金04-05年14萬

58、粗糙集理論及其在多目標決策中的套用(2003A09)劉三陽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03-05年1.5萬

59、半定規劃的算法和套用(2004A05)王新輝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04-06年1.5萬

60、WDM光網路數學建模與性能最佳化(2004A02)齊小剛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04-06年1.5萬
最後更新 2005-07-17 17:5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