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學東漸第一校

西學東漸第一校

《西學東漸第一校》是2010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莊小鳳 ,馬學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徐匯公學由天主教傳教士於1850年創辦,為天主教系統在上海設立的最著名學校之一。

這是一所在19世紀中葉特殊年代裡創辦起來的教會學校,它誕生於徐家匯,與天主教在江南早期的那段傳教歷史存在著某種淵源,並直接催生於上海通商開埠之後西學涌動的變局之中,成為上海最早一所按照西方辦學管理模式所創立的學校,從而被譽為“西洋辦學第一校”,或稱為“西學東漸第一校”。經過多年發展,公學逐漸建立起較為完整的近代學校的管理制度、課程考試制度以及學生活動的組織制度。

這所學校至今已走過了160年,期間榮辱沉浮、滄桑世變,在歷經歲月的沖刷和人事的數番變遷後,在變與不變之間,不斷演繹著它的傳奇。其內在堅韌的脈息、綿亘的氣象、厚重的底蘊讓我們開始追憶起這所名校的歷史。

目錄

序 魏敦山

序 熊月之

緒論

第一章 徐匯公學的初創

一 傳教士的到來與早期徐家匯

二 徐匯公學的誕生

三 干戈擾攘之下的徐匯公學

四 公學的早期發展

第二章 滬上名校

一 新校舍、新校園

二 名師雲集

三 獨具一格的分院制度

四 徐匯公學:“中國各種學堂之標準”

第三章 私立徐匯中學時期

一 學校的改制

二 共度時艱

三 愛國榮校

四 教育資源的更新

五 全面發展、追求卓越

第四章 匯學中西

一 課程設定

二 學制演變

三 辦學特色

第五章 學生的生活

一 以學為主的學業生活

二 朝氣蓬勃的體育生活

三 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

第六章 校友、會友與社會網路

一 徐匯公學聖母會

二 教內生與教外生:對《徐匯公學章程》的解讀

三 1920年校慶與校友會的成立

四 社會網路的構建

第七章 從私立到公立:新徐匯中學

一 短暫的過渡

二 “新徐匯”

三 招收華僑學生

四 台北徐匯中學的成立

第八章 傳承與發展

一 校園的變遷

二 “多彩教育”的探討

三 課程建設與校園文化

四 新時期的校友會與校慶活動

附錄

1. 大事記

⒉ 文獻檔案選摘(見光碟)

《上海徐匯公學初創十年記略》(方豪 撰)

徐匯公學考題選《江南傳教史》

有關徐匯公學的記載(節錄)

《聖教雜誌》有關徐匯公學的記載(節錄)

《善導報》有關徐匯公學的記載(節錄)

《匯學雜誌》(乙種)

資料選民國《法華鄉志》

有關“徐匯公學”的記載《徐匯紀略》

有關“徐匯中學”的記載徐匯公學簡章(20世紀初)

徐匯公學章程(1913年重訂)

徐匯公學校友會簡章(1922年)

私立徐匯中學三十二年秋季招生簡章(1943年)

徐匯中學暑期補習簡章(1943年9月2日)

上海市教育局嘉獎令(1949年3月)

徐匯中學外校來函選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布告(1951年1月19日)

我對舊時徐匯公學的回憶(王介眉撰)

徐匯中學開設知識競賽課(載《文匯報》1980年3月26日)

滬徐匯中學下月訪台(載《大公報》2001年10月15日)

“校長寄語”為學生成長導航(載《文匯報》2006年2月14日)

⒊ 學校歷任支持人名錄

⒋ 私立徐匯中學員工名冊(1946年)上海市私立徐匯中學員工名冊 (1948年)

⒌ 徐匯公學(中學)部分教職員工名錄(1952年前)

⒍ 學生名錄(見光碟)

⒎ 徐匯公學校歌

⒏ 主要參考文獻

後 記

編委會

顧問(按姓氏筆畫):

汪應洛、嚴義塤、周興銘、褚君浩、熊月之、魏敦山

主 編:莊小鳳 馬學強

副主編:馬 強 王聖春 曾憲一

編委會(按姓氏筆畫)

馬 強、馬學強、王聖春、莊小鳳、沈瑾瑤、施扣柱

姚 虹、曾憲一、饒玲一、鮑世望(攝影)

主編簡介

莊小鳳 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學士學位,後獲上海交通大學MPA碩士學位,上海市特級教師。

馬學強 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博士。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城市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歷史研究所上海史研究室主任。近年來,先後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與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項目。陸續出版的著作有《上海通史》第2卷(1999年)、《從傳統到近代:江南城鎮土地產權制度研究》(2002年)、《江南席家:中國一個經商大族的變遷》(2007年)等,合著或參與主編的有:《中國城市的發展:歷程、智慧與理念》、《出入於中西之間:近代上海買辦社會生活》、《上海的法國文化地圖》、《千年龍華》、《上海盧灣城區史》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