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簡介

現代人類學特有的學術活動是在長期田野工作(fieldwork)的基礎上寫作一部民族志,完成某種理論證明。馬林諾夫斯基第一個成功的把這三個要件結合在一起,奠定了科學的人類學的規範。這一影響深遠的學術規範就是由他的成名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的學術實踐體現出來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的是馬林諾夫斯基所處的那個時代和馬林諾夫斯基個人際遇在一個非常奇妙的耦合點上的產物。馬林諾夫斯基並不是一開始就立志成為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於1884年4月7日生於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波蘭克拉科夫。自幼在知識分子氣氛中薰陶。他的父親是傑格隆尼大學(theJagellonianUniversity)傑出的語言學家和研究斯拉夫哲學的教授。1902年他18歲時進入這所大學讀物理學和數學,並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08年他以全奧最優成績獲得物理學和數學博士,論文題目是“論思想的經濟原理”(OnthePrincipleoftheEconomyofThought),此時,他對弗雷澤的名著《金枝》著迷,但還沒有投身人類學.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庫拉區的範圍及其居民
第二章
特羅布里恩德群島土著
第三章
庫拉要點
第四章
獨木舟及航行
第五章
waga的建造儀典
第六章
獨木舟的下水禮及探訪禮
第七章
庫拉旅程的起航
第八章
船隊在穆瓦的第一次停頓
第九章
航行在皮魯盧海
第十章
沉船的故事
第十一章
在安富列特
第十二章
在特瓦拉和薩納洛河
第十三章
薩盧布沃納海灘
第十四章
在多布庫拉
第十五章
反航
內容:本書主要描述了一種特別的交換制度——庫拉。它牽扯了一系列獨特的風俗信仰、巫術神話、經濟生活和技術知識,浸透了土著人的理想、榮譽和智慧。體現了人類學家對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對我有幫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