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Southwest University),簡稱“西南大學附中”或“西大附中”,是西南大學的教育實驗基地,是教育部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區域)合作體成員;1978年被列為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 2001年被列為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創建於1914年(民國三年),原名“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更名為“北碚二中”;1952年,更名為“西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1985年更名為“西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2011年,更名為“西南大學附屬中學”。2015年7月,西南大學附屬中學下劃重慶市北碚區教育委員會管理。 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本部位於重慶市北碚區,設有國中部、高中部和國際部,共有95個教學班,在職教師208名,在校生5300餘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由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國立女子師範學院、國立十七中和國立二中留川部合併而成。

•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時期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門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門

1914年(民國三年),四川巡按使陳廷傑倡議,興辦四川省第二女子師範學校,簡稱“二女師”,校址初設在重慶市渝中區臨江門牛皮凼文廟後山。

1922年(民國十一年),學校開設了普通國中班,開始招收國中學生。

1924年(民國十三年),學校開辦普通高中班。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9月,學校更名為“四川省立重慶女子師範學校”(簡稱渝女師)。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學校停辦普通初、高中班兩年;之後分設高中班、國中班、女子班、師範班。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因避日機空襲,學校遷至江津縣白沙鎮溜馬崗。

•國立女子師範學院附中時期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5月,原教育部戰區中國小教師服務團附設“第四中山中學班”,校址設在江北魚嘴鎮。

1941年(民國三十年)1月,改稱為”教育部特設第四中山中學班“。同年8月,改為“國立17中學女子國中分校”,後遷至江津白沙鎮。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原教育部戰區中國小教師服務附設第八中山中學班,校址設在江津白沙鎮。1941年秋,改為“國立17中女中分校”。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2月,以“國立17中學女子國中分校”和“國立17中女中分校”為基礎,成立國立女子師範學院附中(又稱“國立女子師範學校”)。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8月,“渝女師”(四川省第二女子師範學校)高中部併入國立女子師範學院附中。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國立第二中學遷回江蘇常熟,留川師生遷往北碚,併入國立女子師範學院附中。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10月,國立女子師範學院附中遷至北碚“國立第二中學”遺留女子部和師範部地址,在今重慶市北碚公園右側國立編譯館館舍處設高中部,在北碚區文化館附近的國立歌劇學校樂觀園設國中部,在北碚區梨園村重慶師範學校(現西南大學附屬國小地址)設師範部。

•解放後

1950年,國立女子師範學院一度改為“重慶市女子師範學校”,附中遂於1951年更名為北碚二中(含師範部)。

1951年,西南師範學院接管北碚二中,遂更名為“西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含高、國中及師範部,遷入《川東日報》舊址杜家街(今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所在處)。

1954年,西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師範部併入重慶第一師範學院(今重慶師範大學)。

“文化大革命”時期,西南師範學院遷往重慶市梁平縣,學校暫交由重慶市教委管轄。

1972年,西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更名為“重慶市102中學”,歸重慶市教委管轄。

1973年,西南師範學院遷回北碚,重新接管學校,學校遂復名“西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學校建築 學校建築

1978年,學校成為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之一。

1985年,西南師範學院更名為西南師範大學,學校遂更名為“西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西南師大附中”。

2005年,西南師範大學與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為西南大學。學校遂於2011年12月10日更名為“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2006年,經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批准,學校成立國際部。

2015年7月16日,西南大學附屬中學下劃重慶市北碚區教育委員會管理。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學校硬體設施 學校硬體設施

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建有綜合樓、教學樓(包括逸夫樓、積健樓、岱宗樓、博雅樓、萬象樓),擁有明德圖書館、科技館、網球場、藝術館、武術館、擊劍館、實驗室等教學設施,擁有男生公寓玉樹樓、女生公寓蘭蕙樓、稻香園學生食堂、標準化運動場等生活服務設施,並設定家長服務中心、英語角,另有凌江園、百匯園等10餘廣場。

辦學規模

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設有國中部、高中部和國際部,共有95個教學班,在職教師215名,在校生5300多名。

此外,西南大學附屬中學還參與舉辦了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西南大學附屬中學重大校區、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兩江校區等下屬學校。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下屬學校基本情況
學校創辦/參與舉辦時間學校屬性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2006年中外合作課程項目
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2015年3月民辦完全中學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重大校區2015年4月28日公辦完全中學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兩江校區2015年5月26日公辦完全中學
參考資料

師資力量

據陽光高考中學版網站2016年1月信息顯示: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共有在職教師208名,其中,研究員級教師8名,特級教師5名,西南大學碩士生導師及兼職教授4名,市級學科帶頭人2名,首批國家級骨幹教師7名,重慶市骨幹教師22人,重慶市教育學會及專業委員會理事8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1名,重慶市課程改革學科指導教師4名以及中國數學、化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4名。

全國優秀教師:張愛明

重慶名師:張萬瓊

重慶市學科帶頭人:楊澤新

重慶市學科教學名師:黃仕友

重慶市骨幹教師:楊澤新、黃仕友、鄧曉鵬、吳丹丹、唐海英、周小莉、聶朝菊、劉芝花、李越、蔣邦龍、范偉、蔣敏

序號姓名職稱
1劉曉陵中學研究員
2戴宇中學研究員
3鄧曉鵬中學研究員
4楊澤新中學研究員
5李朝彬中學研究員
6謝世正地理特級教師
7唐海英英語特級教師
8吳丹丹化學特級教師
9龍萬明數學高級教師
10張耘數學高級教師
11周小莉英語高級教師
12張小華語文高級教師
13張珍俊數學高級教師
14封貞琴數學高級教師
參考資料

國際交流

西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加強國際合作與交往,與英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等10個國家的多所學校建立了友好聯繫。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1991年,學校一學生獲四川省高考理科狀元;1998年,學校一學生獲重慶市高考文科狀元;1999年,學校一學生獲重慶市高考理科狀元。

2016年高考,學校理科700分以上(含加分)6人;理科600分以上316人,占理科參考人數45%。2016年參考統招生500人,統招學生理科裸分重本率97.64%;文科裸分重本率91.67%;按學校全部參考人數計,理科裸分重本率超過89%(不含保送、國外學校錄取),文科重本率超過86%(不含保送、國外學校錄取)。

2015年高考,學校兩同學分別獲得重慶市北碚區文科、理科第一名。學校文理裸分上重本線總計902人(其中藝體類75人、理科687人、文科215人),理科重本率82.08%,文科重本率66.78%;學校理科690分以上4人,文科676分以上2人,8人獲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自主招生加分;600分以上人數共625人(其中理科529人,占考生比例64%;文科96人,占考生比例30%);共有1人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錄取;1人被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錄取;2人被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公費錄取;還有20餘人被英國倫敦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中國國外高校錄取。

2014年高考,學校文理上重本線總計644人(其中理科510人、文科134人),文科重本率78.5%,理科重本率63.8%;600分以上人數共136人(其中文科36人、理科100人);共有2人分別被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公費錄取。

2013年高考,學校兩同學分別獲得重慶市北碚區文科、理科第一名。學校文理裸分上重點人數總計602人,600以上人數126人,學校學生包攬北碚區理科前6名;一同學報送至北京大學, 另有3人被北京大學錄取,1人被清華大學錄取,3人考取新加坡國立大學,1人考取英國帝國理工學院。

•素質競賽

學生主要獲獎情況列表
姓名競賽活動獲獎情況
周川琦第2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國家級銀牌
胡俊男2013年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國家級金牌
張思源、殷晨2013年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國家級銀牌
呂思婕、冉禧玥第十一屆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重慶賽區市級一等獎
許果涵重慶市第三屆中小學生經典誦讀大王決賽經典誦讀之星
參考資料

教師成績

2015年教師主要獲獎列表 
姓名論文/課題獲獎情況
柯智文第三屆全國物理教學技能大賽暨全國物理教育研討會全國一等獎
羅雅南第七屆中國小音樂教師基本功大賽全國一等獎
郭昌榮2016年全國高考英語現場研討會全國一等獎
謝秀麗、程灩茹2015年中國教育學會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全國一等獎
嚴麗2015年第八屆中學物理教學改革創新大賽全國一等獎
王冬全國湘版地理教材第二屆課堂教學大賽全國一等獎
應斌第九屆全國高中英語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全國一等獎
楊芸屹2014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市級特等獎
楊森2015年重慶市高中歷史卓越課堂建設優質課大賽市級一等獎
朱朝娟、周正東重慶市優質課之首屆化學故事會一等獎市級一等獎
參考資料
2015年主要科研成果 
姓名論文/課題獲獎情況或級別
應斌論文《兩個版本<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五級分級目標與標準的對比研究》全國一等獎
馬群琪論文《運用“雙平台”進行雲課堂數位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以中圖版七年級地理下冊“交通運輸”為例》市級第一名
謝秀麗論文《如何讓國中歷史課“形神兼備”——以我對“農村與城市的改革”一課的實踐與反思為例》市級一等獎
劉曉陵“活動課程與中小學生素質發展實驗研究”“九五”課題
劉曉陵“國家中學物理課程標準研製”教育部重大課題
參考資料

學校榮譽

重慶市重點中學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附中(區域)合作體成員清華大學百年領軍計畫項目學校
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研究中心課程改革實驗學校北京大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學校
教育部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學校中國素質教育百強中學校首批國家級綠色學校
中國青少年素質教育實驗基地中國-瑞典“環境小碩士(YMP)”項目實驗學校重慶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
重慶市科技教育先進單位重慶市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雛鷹計畫基地學校重慶市“五四”紅旗團委
重慶市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參考資料

文化傳統

文化標識

•校訓

“行已有恥,君子不器”

學校標識 學校標識

釋義:

“行已有恥”:語出《論語》,指教人做事為人要有有人性、有良知、有廉恥之心。

“君子不器”:語出《論語》,含義有四:(1)器冰冷,人有情。“君子不器”教人要秉持溫潤之心,有對人對事對宇宙萬物的關切;(2)器有固定的容積。“君子不器”教人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3)每一樣器物的用途都很單一,”君子不器“教人不應像器物一樣專限於一才一藝之長,應全面發展。(4)形而下者謂之器。”君子不器“教人要心繫天下,關懷蒼生,積極主動地追問形而上的”道“。

•校歌

《西南大學附中校歌》
詞:張詩亞曲:汪高原
人的一生何時率真至純,我問嘉陵江滔滔為我作證。 揚波東去,揚波東去,擁明月滄海一輪。 春江融幾多,少年欣欣。 秋水融幾多,師長殷殷。 春雨綠幾多,新筍莘莘。 秋陽紅幾多,大木森森。 啊,母校,母校,母校,母校,為我立身鑄魂,鑄魂。 人的一生何時立身鑄魂,我問縉雲山巍巍為我作證。 松雲聚頌,松雲聚頌,挾雄峰群山長吟。 春江融幾多,少年欣欣。 秋水融幾多,師長殷殷。 春雨綠幾多,新筍莘莘。 秋陽紅幾多,大木森森。 啊,母校,母校,母校,母校,為我立身鑄魂,鑄魂。
《西南大學附中校歌》 《西南大學附中校歌》
參考資料

學生活動

•日常活動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學生課餘生活豐富,學校每年開展各項活動:如4月春季運動會、校園辯論賽;6月知識競賽;9月學長講堂;10月籃球比賽、英語歌曲大獎賽;11月“思辨青春”辯論賽,廣播操、啦啦操比賽;12月校園歌手大賽、學生繽紛節(包括韻律操、手抄報、經典電影展播、經典誦讀、財商體驗、綜藝匯演等子項目)等。

•社團組織

截至2012年4月,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共建有學生社團22個。

攝影社Moe動漫社陽光英語社綠色志願者協會
Ego街舞社語言藝術團English Corner水項目研究興趣組
青春律動舞蹈團春之聲合唱團藝術體操隊生物多樣性研究組
京劇社武術社美術社太陽能研究興趣組
哲學社文學社年輕潮附中生活
發明興趣小組摺紙與數學思維社
參考資料

現任領導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現任領導 
姓名職務
歐健校長
鄧曉鵬黨委書記
曾萬學副校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劉其憲副校長
梁學友副校長
黃仕友副校長銀翔校區執行校長
彭紅軍副校長
崔建萍校長助理重大校區執行校長
參考資料

知名校友

羅凌飛國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常嘉俊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副教授
陳洪原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
謝立瑤九三學社創始人之一,西南師範學院首任校長
張治平盲人音樂特級教師
尹文英動物學家、昆蟲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榮華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