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古道

西京古道

西京古道,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東省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國道323線國道、京珠高速從旁邊穿過。距離乳源縣城約40公里。始建於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是漢武帝時期嶺南各地通往京都的必經之道,是乳源縣風景區中著名的歷史文物旅遊景點和遊覽勝地。“西京古道”也叫西京路,因歷史悠久堪稱古京城通往嶺南地區的“高速公路”而得名。“西京古道”逢山開道,遇水搭橋,沿途村莊密集,古橋樑、古涼亭、古村宅、民居今仍歷歷在目。“西京古道”乳源段保留較完整的路段有梯雲嶺段約2.5公里,猴子嶺段約2.5公里。“西京古道”既是科考、教學的重要場所,又是旅遊觀光,避暑度假的理想勝地。主要景觀有古涼橋(包括大富橋、通濟橋、)其中通濟橋至今歷時240多年,依然巍然挺立,保存之完整為少見,古涼亭(包括“小梅關”亭、梯雲亭、象兌亭、官止亭、心韓亭、樂善亭、仰止亭、壽得亭、納涼避雨亭等),觀瀾書院,古民居等。“西京古道”及沿途的古文化遺存,是旅遊、考古、科研、挖掘客家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資料,也是中小學生、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簡介

西京古道西京古道
西京古道因歷史悠久堪稱古京城通往嶺南地區的“高速公路”而得名。“西京古道”逢山開道,遇水搭橋,沿途村莊密集,古橋樑、古涼亭、古村宅、民居今仍歷歷在目。“西京古道”乳源段保留較完整的路段有梯雲嶺段約2.5公里,猴子嶺段約2.5公里。
西京古道既是科考、教學的重要場所,又是旅遊觀光,避暑度假的理想勝地。沿途的古文化遺存,是旅遊、考古、科研、挖掘客家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資料,也是中小學生、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主要景觀有古涼橋(包括大富橋、通濟橋、)其中通濟橋至今歷時240多年,依然巍然挺立,保存之完整為少見,古涼亭(包括“小梅關”亭、梯雲亭、象兌亭、官止亭、心韓亭、樂善亭、仰止亭、壽得亭、納涼避雨亭等),觀瀾書院,古民居等。
西京古道距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比梅關古道還早690年。走向和京珠高速公路幾乎平行,至於當年的古人是如何測算出這條最便捷的道路,至今仍是個無法破解的謎。

歷史

西京古道西京古道
“西京”,東漢、隋、唐時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今陝西省西安市。五代晉至北宋的西京,是指今河南省洛陽市。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的道路。
據清康熙《乳源縣誌》、清《韶州府志》等史料記載,乳源境內歷史上的這條古道,是一條開闢較早、歷來就是乳源縣境內貫通南北的重要道路。路出縣城南門,經大富橋上臘嶺,到小梅關後折而走北,翻越縣境西北部的崇山峻岭,到湖南的宜章,北上西京長安。
漢武帝平定南越後,下令從廣東移來荔枝百株,專在長安城外修建一座富麗堂皇的扶荔宮種植,但是因氣候土壤不宜,結果無一生長,武帝大怒,誅殺了數十名守史。於是,嶺南各地每年要定期向朝廷進貢,當時南北無通道,只能由今福建省閩侯縣浮海而上,然而因為海上風高浪急,經常發生翻船沉船事故。
於是,到了公元26年,漢朝廷決定開鑿一條南北通道,這條道路由今日的英德經曲江、乳源、樂昌直達湖南省的臨武縣,計程160多公里,其中在今日粵北乳源境內為90多公里。一路層山疊嶂,若登梯然,所經之路地勢高低懸殊,氣候異然。

此後,向朝廷進貢龍眼荔枝及生鮮等貢品驛馬不停地傳送。因路途遙遠而又崎嶇險峻,路途中又有惡蟲猛獸頻繁出沒,許多人馬或因疲乏至病或遭毒蟲獸害而身亡。

東漢永元十五年(103年),臨武縣令上奏朝廷,求朝廷免貢嶺南龍眼、荔枝等物,言明“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壽”。朝廷恩準,從此停止龍眼、荔枝嶺南佳果等物進貢。

重修

西京古道開鑿以後,曾經歷代多次重修。部分重修事實已可見諸有關史料。其中清《乳源縣誌》記載:唐代曾經重修。

嘉靖十二年(1533年)劉浚等以石砌築路面,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知縣吳邦俊從乳源縣城至湖南宜章全程修葺。

康熙元年(1662年)知縣裘秉鍅修鑿梯雲嶺。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當地鄉民重修梯雲嶺路段。路面或用石塊鋪築,或鑿山石開成,寬處三四米。

道路險峻

西京古道西京古道
西京古道路途險峻,“層山疊嶂,若登梯然”。縣城西南的臘嶺,高四百餘仞,“壁立峭撥”,“設險天成”,山頂有鑿山開道鑿成的過道,並築有石室涼亭(今毀),古稱“風門關”,古人有“石磴崔嵬倚碧霄,中開一竇過行軺”之句。梯雲嶺古人稱為“萬仞梯雲之山”,“乳邑扼要之區”。並有“上出雲霄,拾級而登如躡梯”的記述。猴子嶺,當地人稱為猴子額,即猴子的前額。猴子額更為險峻,山坡陡峭壁立。
有碑記載:“西北地最廣而險,自縣城逾臘嶺過風門五十里許而上梯雲之山,又四十里許至通濟橋村,其望壁立直上,崎嶇最難行者,則俗所乎猴子嶺也,行者常苦其險且峻”。

西京古道又因乳源縣境內地勢高低懸殊,氣溫差極大,相隔數十里之內氣候截然不同。尤其是冬天的氣溫差,猴子嶺以上的白牛坪與梯雲嶺以下的龍南儼然兩重天地。清熙年間知縣裘秉鍅在新修縣誌序中寫道:“深源白牛坪,嶺表奇峰插天如入雲際,余兩過其處,適遇大雪,冰凌深數尺許,行至梯下,無雨花片雪,若別一洞天。”

西京古道雖然峻險,但自其開鑿至今,歷代重修,今仍保留較完整清代修築的路段有,梯雲嶺段約3公里,猴子嶺段約2.5公里的石築路面。

沿途風景

古橋樑

大富橋:在乳城鎮西南的臘嶺腳下,明代李立仁建,清代曾一癸重修(具體年代失考)。橋為東西走向,長21米,寬2米,高3.5米。單跨“坦拱”,拱跨10米,拱矢5米。青石(石灰石)條石構築,橋面以石板鑲鋪,兩端築台階自地面順至橋上。大富橋是乳源歷史上西京古道之門檻。大富橋至今還保存完好,橋北20多米是323線國道公路,在新的坪乳公路未開之前是乳源至坪石的必經之路,至今仍為當地鄉民耕作行往。

通濟橋:俗稱“大橋”,在大橋鎮大橋石墩村前,始建於明正德七年(1512年),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被水沖毀,二十九年(1764年)重建。通濟橋,東枕大橋榜山(大橋村東面高山),西抵大橋鋪街,是西京古道途中首要的橋樑。

通濟橋為東西走向,長53米,寬6米,高7米,二墩三拱,拱跨12米,拱矢(指兩拱腳連結線至拱頂的高度)6米。橋採用“睡木沉基”(先在立橋墩的河床上按水流垂直線重疊埋下水桶般粗的松木,然後在松木上築墩腳)的方法築橋墩,使用拱圈石縱聯砌置法築成三個半圈形孔,在各孔關係上採用“連續橋”的結構,相鄰的兩孔是一個共同的拱腳,使各拱結成整體。橋上每孔的承載,賴全橋各孔的“支援”,參與共同作用。橋墩逆水面加築尖形分水嘴,橋面用石板鑲鋪,兩邊用條石築欄,中央築橋亭,兩端築台階:東端為前橋17級,西端為後橋14級順至橋面。通濟橋是清代大橋古八景之一的“橋亭文峰”,有古詩讚曰:“石橋亭上建奇峰,勢壓江波鎮蛟龍。露透雲泉清淑氣,人文蔚起秀靈鍾”。

新中國成立以後,1958年修建乳源至坪石的公路,拆去了橋亭,兩端台階被填平後,加築一截混凝土引橋,橋面填上一層沙土,兩邊加築橋欄。

2005年,乳源縣人民政府又在橋體內灌注混凝土以加固橋體,橋面鋪混凝土,並新築水泥柱墩橋欄。

古涼亭

古代建在西京古道途中專供行人歇息的“涼亭”,現在還保存完好的有梯雲嶺亭,大橋的象兌亭,烏鶉嶺的官止亭,新谷顯靈坳的續成亭,猴子嶺的心韓亭,爛泥坳的樂善亭,白牛坪的仰止亭,三元圩的壽德亭,還有核桃山老虎沖的納涼避雨亭,總計有9座。

這些涼亭,建築形式一種是長方形石塊壘牆,梁架雙坡屋頂,兩側山牆築成高出瓦面的風火牆,也稱“馬頭牆”,門置兩山牆之中的房屋式造型亭;另一種是使用拱圈石縱聯砌置法築成拱券,兩側築牆設門,頂上覆蓋厚土的石拱橋式亭。白牛坪地處高寒,每年到了農曆十一月就進入了冬令季節,“風雨隨即凝雪,頃間深至二三尺”。為遮擋風雪剝蝕,涼亭都採用長方形石塊砌築,而建亭處屬石灰岩地區,建築的主要材料石塊便於就地取材,避免了長途運輸之苦。

有建亭碑記載:西京古道是古代乳源的交通要道,無論晝夜寒暑,來往客商不絕於路,且路途之中又無歇息之所,來往者常嘆“過春雨之淋漓,遭夏日之熏蒸,逢秋露之淒涼,受冬霜之觱烈”之苦。明清之際,各地鄉民紛紛在古道沿途修建涼亭,幾乎達到了五里一亭,行人“自此風雨驟來有所避,患炎熱汗下亦可納涼”。

古建築

郵鋪公館:為方便過客歇宿,古乳源西京路沿途設有五個公館。這五個公館一是龍溪公館,在今龍南水庫。二是均豐公館,在今大橋鎮石角塘村南約1公里的地方,今此地仍叫“公館下”。三是白牛坪公館,在今大橋鎮白牛坪。四是梅花公館,在今樂昌市梅花鎮。五是武陽公館,在今樂昌市老坪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乳源縣誌》載:“縣西北舊有西京路,世久道湮,崎嶇蒙蔽,行者畏之”。“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六月李直指出境開宜章之路,西四十里至龍溪公館,又三十里至均豐公館,又三十里至白牛坪公館,又四十里至梅花公館,又十五里至武陽公館,自武陽十五里出宜章縣境。縣以東鋪兵有工食,其西北境公館,俱邦俊(知縣吳邦俊)給價。”

圩場集市:為適應西京古道沿途經濟發展和人民商貿交流的需要,圩場集市悄然興起。清代,龍溪有榔木橋圩,均豐有石角塘圩,白牛坪有三元圩。尤其是三元圩,它位於湘粵交界處,每逢圩日,廣東、湖南兩省周邊的農民和商賈,雲集這裡買賣交易,這個歷史上的農貿市場,從清代到解放初期,一直都是比較繁華的集市。

學校書院。西京古道的開通推動了沿途文化教育的興起。清乾隆年間,僅大橋村(今大橋鎮大橋村)就建有3間書院,這3間書院的名字叫“石溪書院”、“步蟬書院”和“觀瀾書院”,至今仍保留完好的有觀瀾書院。

民居:西京古道沿途,村莊密集,基本上都是客家居民,屬客家圍屋布局,這些村莊其建築特點是:一、以姓氏為聚居點,一個姓氏為一個獨立的村莊並建祖堂或叫祠堂(客家人又叫“廳廈”)和大門小門。廳廈大門必定是一個同姓同族人居住在同一個村莊的軸心,而廳廈大門是這個村莊的公共活動場所,紅白兩事均在這裡舉行。二、廳廈的正面牆上都設神龕(有的地方叫“太子殿”),神龕正中供奉觀音佛像,左右兩邊安放歷代門宗先祖的牌位。三、村里居住戶必須以廳廈大門這個軸心向左右兩邊延伸,並且要按地理風水要求規划進行建築。四、戶與戶之間同牆共檐,穿壁串梁。五、多數村莊的大門前面都有寬闊的大門坪,坪外設有水塘。六、每家每戶的正廳都安放固定的八仙桌和大板櫈,並視這張八仙桌為一家的鎮家之物,既莊嚴又神聖。八仙桌的桌面絕大多數用柏樹作料,從砍樹到請木工加工,到八仙桌的安放都要選日子,八仙桌安放好以後,不能隨便移動。

西京古道沿途的這些古民居,現有的村莊歷史最長的可以上溯到明朝中葉,如大橋鎮的大橋老屋村,最初立基於明宣德年(1426-1435年)間,距今560多年。大橋鎮的石角塘村,最初立基於明正統年(1436-1449年)間,距今550多年。這些古民居是我們今天研究西京古道和客家文化珍貴的實物資料。

藍關亭

藍關亭,是西京古道途中的一座涼亭,位於大橋鎮的白牛坪,地名叫“天頂殼”的山坳中間。1986年文物普查時,藍關亭四邊牆還剩下條形石塊砌築的牆框,從牆框和亭內地面鑲鋪的石塊可以看出,該亭為南北走向,內空進深7.8米,面寬4.3米,四邊牆用條石乾砌築成。藍關亭在明代以前就已經是一座很有名氣的涼亭。涼亭幾經興毀,藍關亭的建築年月已不可考,其存留的條形石塊築成的牆框和石塊地面,1986年以後全部被人拆損殆盡,只留下亭遺址西邊(今公路邊)一口永不枯竭的天然水井。

韓愈寫下《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這首詩,西京古道白牛坪沿途,清康熙至乾隆年間,曾一度興起崇韓熱潮。民間有不少關於韓愈過“藍關”的傳說,又把天頂殼對面的一座山命名為“文公山”,藍關亭以南幾百米處還築有“韓文公墓”讓人祭祀,白牛坪路段也被稱為“文公路”,清代建的猴子嶺亭和白牛坪原紅雲鎮政府所在地的涼亭也因崇韓分別命名為“心韓亭”和“仰止亭”。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建心韓亭碑還敘述:“爰考古蹟,嶺顛白牛坪有韓文公墓焉,公以忤上,貶粵嶺者,再為連州牧,路經於斯”。

順治十八年(1661年)乳源知縣裘秉鍅的《藍關懷古》寫道:“蕭蕭匹馬萬層梯,過客傷心武水西。再貶嶺南忠更著,一生骯髒道非迷。綿連岫嶺雲初暗,磊落岩泉雨後淒。欲洗磨崖搴薜荔,徘徊落葉數猿啼”。清代嘉興人俞正聲的《過藍關步龐瑰叟韻》寫道:“古今幽勝在青山,猶憶昌黎度此關。地以人傳名不滅,松因月上鶴初還。千年仰止緣非淺,一日留題分豈慳。斷草芳煙蹤跡杳,仙風未許俗情攀”。這些詩句既充滿了作者對韓愈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西京古道歷史的悠久,崎嶇、險峻和漫長。

意義

西京古道西京古道
粵北是廣東的重要門戶。在中國歷史上,商周以來,嶺南的越族及其先民,便與中原商周王朝,以及長江流域的吳、越、楚國,有著日趨頻繁的經濟文化往來。當時除東南面的通道外,粵北粵西地區尤其是著名的“湘桂走廊”,自古以來就有陸路和水路的南北通道。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有大批的中原人南遷。張華《博物志》記載:“南越之國與楚為鄰,五嶺已前至於南海”。由此可見,楚國南平百越及其勢力南伸,客觀上進一步密切了嶺南與長江以至黃河流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關係。西京古道是歷史上嶺南連線中原的古道,它不但對研究古道文化,即連線海陸絲綢之路的對接通道具有重要科研價值,同時對客家歷史和文化也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連線海陸絲綢之路

西京古道,作為南北交往商道更顯突出,故唐、明、清三代均有重修記録。今沿途保留的古文化遺存,有東漢時期桂陽太守衛颯“鑿山通道”開鑿的梯雲嶺“雲梯石級”,有明清時期重修的青石板鋪築的路面和石築涼亭、石拱橋、古碑刻、古民居、古書院等。

西京古道原汁原味地保留著“古道西風瘦馬”,“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古道風韻。是一條有文字記載、歷史悠久、路線長、有些路段還保存完好的連線海陸古絲綢之路的對接通道。資料表明,陸上絲綢之路始於西漢長安,海上絲綢之路始於西漢時嶺南的徐聞、合浦,西京古道始於東漢,是在海陸絲綢之路開通後開闢的,又延續於唐、明、清三代重修,可見一直起到溝通南北的作用。從道名到實在的歷史作用,都表明這是一條連線海陸絲綢之路的古道。

最早為嶺南傳輸中原文化

考古發現,乳源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今乳城鎮侯公渡河頭廖屋背夫山,地名叫橫石山已有人類居住。夏商之際,侯公渡澤橋山出土的文物,說明先民在經濟文化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西周晚期至春秋戰國,史稱青銅器時代,從散存的戰國青銅劍、青銅矛等器物表明,從這一時期起,先民開始從蠻荒時代步入文明時代。漢代西京古道的開通,並曾一度成為“上通三楚,下達百粵”的必由之路,溝通了中原與嶺南的聯繫。中原文化的影響,加速了嶺南山區的開發和繁榮。秦漢以後,北方民族的大遷徙,大量的中原人民南遷,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南方,並與當地的土著俚人雜居,融合。同時更進一步地溝通和發展了乳源與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有機聯繫。

南北朝(420-589年)時期,今桂頭鎮(古屬曲江)出現了輔助南陳皇帝陳霸先開國的大將軍侯安都這一叱吒風雲的人物,成為粵北地區最早有史書記載的歷史名人。五代十國時期建立了雲門寺。宋代,幹道三年(1167年)建立了乳源縣。明清之際,乳源地區經濟文化和生產力高度發展,西京古道沿途的古橋、古亭、書院、古民居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充分說明了當時乳源經濟文化商貿往來的繁榮景況。

珍貴文化遺存

西京古道西京古道
西京古道及沿途的古文化遺存,是開發旅遊,研究古道文化和客家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資料。隨著社會經濟的高度發展,奔向高度文明的步伐越來越快速,人類社會的新舊交替,推動社會由古及今。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實物資料,它以自己的真實性和形象性,幫助人民認識自己的歷史和創造力。充分利用文物古蹟,研究古道文化和乳源客家源流及歷史文化,豐富和發展旅遊業的文化內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西京古道及其沿途的古文化遺存,是一部重現歷史,凝聚文明,反映先民生產、生活、風俗民情,記述先民勤勞勇敢、聰明智慧和無窮的創造力的寶貴資料。因此,它是開發旅遊、研究古道和客家文化的珍貴資源,西京古道及沿途的古文化遺存應該得到充分的保護和科學的發掘,使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