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牛肉麵

襄樊牛肉麵

.襄樊牛肉麵最大的機密是中藥鹵包,最為關鍵的是湯。襄樊的牛肉麵,不同於蘭州的牛肉拉麵。

基本信息

特色

襄樊牛肉麵+黃酒襄樊牛肉麵+黃酒

牛肉麵、牛雜麵最講究的是:一是味香,二是味厚,三是有回味。湯要好喝、牛肉要好吃。配料下粉面熬紅油、滷牛肉、牛雜.襄樊牛肉麵最大的機密是中藥鹵包,最為關鍵的是湯。襄樊的牛肉麵,不同於蘭州的牛肉拉麵;蘭州的牛肉拉麵其實有著精工細做意味,面,拉得勻稱,牛肉,片得夠薄,黃澄澄的伽哩牛肉湯配上一小撮碧油油的香菜,有色,有香,有味,有著文縐縐的雅氣;它也不同於上海本地的牛肉麵,上海人其實是不會吃麵的;面不夠香,湯是用麵湯加豬油調出來的,令人起膩;只有他們的澆頭不時翻新,出點花樣,可是這多少又有點捨本逐末,重要的面倒是排在了後一位. 襄樊的牛肉麵其實沒有牛肉,最多加上一勺牛雜,吃的品的是面,面是擱了鹼的,但不過分,沒有苦澀,只透著面香;前一晚備好了面,過了水,放油,拌好,攤在大大的竹簸箕里;第二天一清早,架起兩口大鍋,一鍋白湯,是開水,咕咚咕咚冒泡,水汽騰騰,白霧霧的,冉冉上升,另一鍋是紅湯,是老闆清早起了用牛油牛雜,加香料、辣椒熬出來的,上面浮著紅汪汪的辣油,飄著青青的蒜苗段,紋絲不動。吃麵的來了,喊上一聲,二兩面,一碗黃酒。老闆抄起一團面,丟到長柄的竹笊籬中,再抓一把脆生生的綠豆芽,沉到滾滾的白湯里,不慌不忙地抖幾下。老闆的手勢很好看,手腕上下顛動,手臂卻不起伏,隔個半分鐘,小手臂一揚,竹笊籬在空中划過一道小弧線,面穩穩地落在碗裡,再兌上紅湯,愛吃辣的人,老闆給你多加一勺辣油,完了齊齊地端到桌上;

吃法

第一口,;不能喝湯,太燙,先來口面,軟的,韌的,夾著脆,帶著辣,喀嚓咯嚓有聲,辣氣從舌根往下,落到心裡,化做暖暖的一團,然後慢慢地漾開,熱氣沖開收縮的毛孔,試探性地流過去,然後可以喝湯了,但要縮了嘴,小心地咪上一口,再小心地吞下,這會兒,暖流更加強勁,它們迅速蔓延,成片的,冷氣有些萎縮,這有點象場戰爭,各自都在搶奪自己的領地,可是暖流占了上風,它摧枯拉朽,乘勝追擊,有點不依不饒,戰爭還在進行,暖空氣,一浪接一浪,終於周身都熱起來了,甚至還有了點小汗,額頭上,背上,細密密的汗珠悄悄滲出來。這時,黃酒也端上來了。襄樊的黃酒和米酒很類似,但是沒有米,乳白色,很濃,有著絲綢的質地,密實,厚道,不是清湯帶水的,初嘗第一口,並沒有多少酒勁,還有一點微甜。這就是襄樊黃酒的好處,你想這面吃到如此,也辣了,也熱了,也痛快了,好,然後就是享受的時候,放緩節奏,慢慢來,歇口氣,是中場休息,讓熱量緩緩釋放,悠然的,品一品,這是曲中的慢板,抒情的一段,有了這一段,這面才有了點不同凡響的地方,才有了可供回味的章節,這吃麵才變成享受。這樣的一口面一口黃酒是襄樊人最地道最傳統的早餐,他們坐在小凳上,慢慢地嚼,慢慢地喝,慢慢地品,慢慢地享受,早起的睏乏,骨子裡的冷都化了,舒坦了,暖和了,勁頭也足了,象加足了油的車。襄樊的牛肉麵非常便宜,所以這樣的享受又是非常容易得到的,有錢沒錢,你都可以享受一番。

漸漸地人多了,小木凳坐滿了,找不到位子,有人端了碗蹲在一邊,也有人排在邊上等位子,人聲也鼎沸起來,有熟人碰面,打個招呼,有人在搶著付錢,有人的臉喝紅了,還有人頭上裊裊地飄著熱氣,象得了道的仙人,這邊的白湯還在咕嚕咕嚕響得歡,水汽,霧汽,汗汽,一片煙霧繚繞,新的一天就這樣熱乎乎地開了場。

早晨到友誼街吃大碗牛肉麵!喝大碗黃酒!是許多老襄樊人一天生活的開始!!

古城襄樊是湖北省的第二大城市,建城歷史已有2900多年了,作為古城襄樊的特色小吃可以說是花樣眾多,但在早餐市場上,占據有絕對優勢地位的,是一種地方麵食,叫牛肉麵————一種有襄樊特色風味的牛肉麵和本地人自己釀造的黃酒。 外地的朋友來襄樊找地方小吃,如果了解襄樊本地風味,一定會吃襄樊的牛肉麵,喝襄樊本地的黃酒。

襄樊市的大街小巷裡,要找個牛肉麵館,是最容易的,不同的做各種特色風味的牛肉麵館的商家,做出的牛肉麵味也各具特色,找那種門前排著長隊的,口味一定都錯不了。假如有機會你到了襄樊,襄樊的朋友們一定會帶你去吃襄樊友誼街的牛肉麵。友誼街是襄樊回族市民的一個居住區,那裡的牛肉麵是襄樊眾多的牛肉麵館裡比較有特色的。順便提一下,因為友誼街地處江邊,距離市中心有點路程,最好選在休息的時候,多留點寬鬆的時間去吃這種風味小吃,你會吃得很愜意了!! 到那裡去過個早,是襄樊很多老市民一天生活的開始。‘過早’是襄樊本地方言,就是吃早飯,於是清晨的大街上,見了面的鄰里街坊就會老遠的大聲招呼,“老~哥,過早了沒,我請客!!”對面來的朋友哈哈的打著招呼,“過了,你過早了沒有!!”有的提著籠架著鳥,有的和老伴悠悠達達的散著步子...

如果你到襄樊,賞了水鏡莊的景,懷了隆中的古,那么千萬不要忘了品品襄樊的牛肉麵.

過早習慣

牛肉麵是一種大眾食品,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會陌生,每個人都會對各地牛肉麵的特色說出個一二三來。但是,我情有獨鐘的卻是古城襄樊的牛肉麵!記得前些年的一個早上,我從十堰乘坐火車回武漢,途徑襄樊時不到八點鐘,我毅然決然地下了火車,吃了一頓牛肉麵後,再乘坐下一趟火車回到武漢。

我小的時候在襄樊生活過幾年,因為我的外婆在那兒,後來又很榮幸地在始建於清光緒28年(公元1902年)的襄樊五中這所省重點中學工作了近十年。這樣的經歷使我每次到襄樊都會有一種親切感。不僅因為那裡有我的親人,也有我眾多的朋友,當然,還有讓我經常口內生津的牛肉麵。

原來的襄樊是襄陽與樊城兩城的合稱,如同武漢是武昌與漢口的合稱一樣。襄陽以地處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於此而得名。樊城始於西周,襄陽築城於漢初。襄樊市始建於1950年5月,1979年6月升為省轄市,1983年9月與襄陽地區合併,實行市帶縣體制。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襄陽人的早餐以牛油麵、豆腐面、牛雜麵、牛肉麵、黃豆面、海帶面、滷雞蛋、黃酒等為主,下面的師傅用竹簍把鹼面放在煮沸的開水裡稍滾幾下,便提起竹簍,把面倒進敞口的碗裡,添上牛油湯、牛肉、牛雜,撒上蔥蒜香菜,一碗讓人口水直流的牛肉麵很快就做好了。

牛肉麵和黃酒幾乎是襄樊人早餐的經典搭配,襄陽人對於牛肉麵的愛好,就相當於武漢人對熱乾麵的情感。襄陽人無論春夏秋冬,幾乎每天早上都要找個麵館吃牛肉麵喝黃酒,區別只是夏天選擇冰黃酒,冬天選擇熱黃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