褊狹

出處:《北史·齊高祖神武帝本紀》卷六:“雖有山河之固,土地褊狹,不如鄴,請遷都。”《後漢書·劉般傳》卷三十九:“倀能說經書而用心褊狹,遷嚴毅剛直而薄於藝文。”《史記·禮書》卷二十三:“化隆者閎博,治淺者褊狹,可不勉與!”。

基本信息

讀音】biǎn xiá
解釋】土地狹小,器量狹窄。褊,是狹小之意,像是“土地褊狹”、“心胸褊狹”。
出典
①《北史·齊高祖神武帝本紀》卷六:“雖有山河之固,土地褊狹,不如鄴,請遷都。”
②《後漢書·劉般傳》卷三十九:“倀能說經書而用心褊狹,遷嚴毅剛直而薄於藝文。” 
③《史記·禮書》卷二十三:“化隆者閎博,治淺者褊狹,可不勉與!”
例句】1、當代·殷謙《殷謙雜文全集》:“作為教授,作為高級知識分子本應該具有嚴謹客觀的學術態度,而我們從這些所謂的教授那裡並沒有聽到有價值的判斷和負責任的聲音,市場炒作的巨大聲浪擾亂了他們的思維,白花花的銀子麻痹了他們的靈魂,同時也瓦解了他們說實話、說真話的信心和勇氣,所以他們用褊狹的個人喜好取代了平理若衡的理性態度。”
2、這小狗子年紀不大,氣量褊狹倒是咱村子出了名的,看來也不是啥能成大器之徒了,他娘往後也別想指望他嘍!
誤用】很多人不但把“褊狹”訛作“偏狹”,甚至常常連音都念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