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花紫珠

裸花紫珠

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 et Arn.)是馬鞭草科紫珠屬植物。中國主產長江流域以南,分布在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省。氣候溫和,空氣潮濕,海拔100-850米的山區有利於裸花紫珠的生長。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裸花紫珠 裸花紫珠

灌木至小喬木,高(1) -3-4-(7)米;老枝無毛而皮孔明顯,小枝、葉柄與花序密生灰褐色分枝茸毛。葉片卵狀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長12-22厘米,寬4-7厘米,頂端短尖或漸尖,基部鈍或稍呈圓形,表面深綠色,乾後變黑色,除主脈有星狀毛外,余幾無毛,背面密生灰褐色茸毛和分枝毛,側脈14-18對,在背面隆起,邊緣具疏齒或微呈波狀;葉柄長1-2厘米。

聚傘花序開展,6-9次分歧,寬8-13厘米,花序梗長3-8厘米,花柄長約1毫米;苞片線形或披針形;花萼杯狀,通常無毛,頂端截平或有不明顯的4齒;花冠紫色或粉紅色,無毛,長約2毫米;雄蕊長於花冠2-3倍,花葯橢圓形、細小、藥室縱裂;子房無毛。

裸花紫珠 裸花紫珠

果實近球形,徑約2毫米,紅色,乾後變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2月。

分布範圍

裸花紫珠 裸花紫珠
裸花紫珠 裸花紫珠

分布在新加坡、馬來半島、中南半島、印度,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生長環境

裸花紫珠 裸花紫珠

生長於海拔1,200米的地區,多生在溪旁林中、谷地、山坡或灌叢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採收加工

裸花紫珠 裸花紫珠

全年均可採收,以夏秋採收為好,以葉入藥,除去雜質,曬乾。

主要價值

性味

苦、微辛,平

功用

1 1

消炎,解毒,收斂,止血 。用於化膿性炎症,急性傳染性肝炎,燒傷或燙傷,外傷出血。常用量9~30克。外用適量,煎濃湯塗敷患處。

裸花紫珠 裸花紫珠

附註

大葉紫珠Callicarpa macropnylla Vahl的乾燥葉與本品很相似,比較明顯的區別只是前者背面被毛為灰白色。由於二者性味功用近似,故雖有混淆,但無大礙。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解諸毒物,癰疽,喉痹,毒腫,下瘺,蛇虺蟲螫,狂犬毒,並煮汁服;亦煮汁洗瘡腫,除血長膚。

2.《福建民間草藥》:活瘀,止血,消炎,解郁。

3.《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脾虛,退熱。研末搽皮膚癢痛,又殺蟲。

4.《中國藥植圖鑑》:對食道靜脈出血,腸胃潰瘍出血,鼻出血,創傷傷出,肺出血以及拔牙出血均有良效。

5.《閩東本草》:治崩漏帶下,惡寒發熱。

6.《中草藥圖譜與調劑》:收斂止血,解毒療瘡。用於肺胃出血及多種外出血燒傷、燙傷、瘡癰腫毒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