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架橋車

裝甲架橋車

裝甲架橋車是裝有制式車轍橋和架設、撤收機構的裝甲車輛,多為履帶式,通常用於在敵火力威脅下快速架設車轍橋,保障坦克和其他車輛通過反坦克壕、溝渠等人工或天然障礙,在前線和前沿地區,存在著大量象河流、溝渠、雨裂、陡壁、山谷、反坦克戰壕以及破壞的公路和橋樑等天然和人工障礙,需要利用不同的軍用橋樑系統來克服。

簡介

裝甲架橋車裝甲架橋車

裝甲架橋車是裝有制式車轍橋和架設、撤收機構的裝甲車輛,多為履帶式,通常用於在敵火力威脅下快速架設車轍橋,保障坦克和其他車輛通過反坦克壕、溝渠等人工或天然障礙。

在前線和前沿地區,存在著大量象河流、溝渠、雨裂、陡壁、山谷、反坦克戰壕以及破壞的公路和橋樑等天然和人工障礙,需要利用不同的軍用橋樑系統來克服。軍用裝甲架橋車則是其中機動、靈活而簡單的克服障礙的一種手段。按橋樑結構和架設原理劃分,可分為剪刀式架橋車平推式架橋車、單節翻轉式和車台(橋柱)式架橋車4類。按架橋車採用的底盤劃分,可分為履帶式和輪式2種。輪式架知車又可分為普通型、兩棲自行型和拖車(掛車)型3種。

發展情況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首批坦克問世,僅僅3年後,即1918年,英國就製造了第一輛MKV裝甲架橋車,橋長7.5m足以克服當時陣地戰的戰壕,保障坦克在陣地上暢行無阻。同年法國也研製了架橋坦克,曾於1927年用雷諾FT17車的底盤作試驗。1938年又製造了一種半履帶式架橋車。第一代架橋車的橋樑結構基本是翻轉式的,最大越障寬度為9m,英國於1944年研製的范倫泰邱吉爾都屬此代。第一代車雖然很不完善,性能水平不高,但為以後發展奠定了基礎。50~60年代,隨著戰後第二代坦克的誕生,架橋車的種類和性能也相應地發展和提高。至70年代,一些主要國家發展了剪刀式、平推式等結構型式,橋長在20~22m之間,載重量為50~60t,如法國的AMX-30架橋車、聯邦德國的海猩(Biber)架橋車,美國的M60AVLB和蘇聯的MTY-20架橋車等。80年代以來架橋車的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第三代架橋車的研製已初具規模。美國研製了以M1艾布拉姆斯(Abrams)為基本的重型突擊橋(HAB)樣車,該橋自重9t,橋長32.3m,載重量為70t。英國正在研製90年代架橋車,準備在同一輛車上運載兩座13.5m長的橋樑,為不同地方的相同溝渠架設兩座橋。中國於80年代初研製了84式坦克架橋車,橋樑結構類型為對接平推式,橋長18m(第節9m),1984年定型。

裝備現狀

德國製造的新型裝甲架橋車德國製造的新型裝甲架橋車

各國發展裝甲架橋車的進度是不平衡的,因此裝備水平差距很大。大多數國家都裝備以第二代主戰坦克為基礎的第二代架橋車,如美國的M60AVLB、法國的AMX-30架橋車和聯邦德國的海猩架橋車;有的國家只裝備了第一代架橋車,如義大利的阿斯特拉(Astra)A26架橋車;有些國家還剛開始研製或即將裝備架橋車,如印度即將裝備部隊的卡梯克(Kartik)裝甲架橋車和南朝鮮正在製造的裝甲架橋車。

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還發展了一批以卡車底盤為基礎的輪式裝甲架橋車,如70年代以來研製和裝備的聯邦德國鬣蜥(Leguan)輪式架橋車、日本81式輪式架橋車以及蘇聯TMM機械化車轍橋架橋車。隨著第三代主戰坦克裝備部隊,必將有更新的與之相適應的架橋車出現。

性能特點

上述各類裝甲架橋車因結構和作用原理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點。

1.剪刀式架橋車

橋車大多採用坦克底盤,具有相當於坦克的防護能力和機動性。橋體有兩節的單摺疊式和三節的雙摺疊式兩種。橋節一般是雙車轍式,橋節之間用鉸鏈連線。行軍時橋節摺疊在車上部,架橋時液壓操縱架設機構使橋豎起,橋節像剪刀那樣張開,最後展開成一直線,並逐漸下降搭落在障礙的兩端。這種橋的最大缺點是架設時暴露目標較大,很易被敵人發現和擊毀。

2.平推式架橋車

橋車一般採用坦克或卡車底盤,系一種按滑??橋在行軍時摺疊在橋車上部。當車輛駛近障礙時,首先是下半部橋體向前滑動,直到它的末端與上半部橋體的端部對齊,然後邊鎖在一起向前伸出,架在障礙上方。這種橋的優點是架設時暴露的目標較小,但結構較複雜,除需要架設機構外,還需要導梁(或稱懸架)等輔助裝置。架橋時先將導梁推向對岸,待搭到對岸後再使橋體從導樑上面滑過去,滑到對岸後,收回導梁,然後使橋體近端著地。單節平推式橋的典型代表有巴西XLP-10裝甲架橋車;雙節平推式的典型代表有聯邦德國的海猩架橋車和中國84式坦克架橋車

3.單節翻轉式架橋車

該類車在行軍時橋體斜置在車體前面。架橋時由發動機驅動絞盤,放鬆鋼繩,使橋翻轉扣在要架設的障礙上。該車的缺點是操縱費力,橋長一般不能超過15m,架設時目標也較大;優點是結構簡單,架橋和收橋時間短。典型代表有英國VAB維克斯架橋車

4.車台(橋柱)式架橋車

該類車的橋由3部分組成,中間一段固定在車體上,兩端部摺疊在中間部分上。架橋時橋車要駛入障礙底部,車體支承在地上,然後兩端部象翅膀那樣地展開構成橋面,搭在障礙兩岸組成1座三跨橋。這種橋的優點是結構較簡單,展開長度較長;缺點是車輛笨重,橋車駛離障礙底谷較困難。典型代表有英國邱吉爾橋柱式架橋坦克。

5.輪式架橋車

該類車的裝甲防護一般不如履帶式好,通常架橋地點離公路不會太遠,而且比較遠離火力點,較弱的防護不會影響架橋車的使用。輪式架橋車的特點是可以用腳踏車架設單跨橋,也可用幾輛車編成1組架設多跨橋。如鬣蜥輪式架橋車採用1輛VFA型(8×8)越野卡車就可架設1座26m長的橋;日本的81式輪式架橋車用兩輛卡車運輸橋樑和橋柱可以完成多跨橋的架設。

6.拖車式架橋車

該類車系80年代出現的架橋系統,橋體裝在拖車上,由主戰坦克或卡車牽引。拖車備有獨立的動力裝置,架橋時可以利用拖車本身配備的動力,也可利用牽引車輛的動力。美國新研究的TLB拖式架橋車屬此類。

發展趨勢

未來架橋車的發展特點和趨勢是:橋的結構類型趨向於發展雙節平推式和雙摺疊剪刀式;翻轉式和車台式可能將被淘汰;加橋車的橋樑跨距,最大將達到30m;重型級橋的載重量將向70噸級發展;橋的結構材料將普遍採用高強度焊接鋁合金;橋的斷面結構除傳統的桁架結構外,還將採用箱形斷面、U形、△形斷面等多種形狀

坦克的分類

劃分方法

類型

說明

根據車體重量劃分:輕型坦克20噸以下
中型坦克20噸至40噸
重型坦克 40噸至70噸
超重型坦克70噸以上
因設計思想及戰場需要而有特別功能:兩棲坦克兩棲坦克又稱為「水陸兩用坦克」,意指「無需使用輔助設備及能通過水障礙的坦克」,部份輕型坦克有此功能。
裝甲架橋車大部分裝甲架橋車需要在敵人的炮火下進行作業,因此大部分是以坦克改裝而成,車體裝有架橋裝備。
掃雷坦克掃雷坦克就是裝有掃雷裝置的坦克,用於戰場上排雷開路任務,而掃雷裝置一般有滾壓式、挖掘式、火箭爆破式三種。
噴火坦克噴火坦克是二戰至越戰時期出現的坦克衍生型,主要分別是它把主炮移除,改為射程可達數十米的火焰噴射器。但由於作戰模式轉變,越戰後已沒有再出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