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擲彈兵師

裝甲擲彈兵師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德國組建的具有特殊功能並執行特殊戰鬥任務的裝甲擲彈兵建制。通常分為陸軍裝甲擲彈兵師和空軍裝甲擲彈兵師。詳細描述了裝甲擲彈兵師自連、營、團、師部的通信、氣象配置以及各種重輕武器的裝配等。裝甲擲彈兵師成為軍隊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兵種概述

裝甲擲彈兵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裝甲擲彈兵的師級部隊。

陸軍裝甲擲彈兵師

陸軍裝甲擲彈兵師
第3裝甲擲彈兵師(3. Panzergrenadier-Division)
第10裝甲擲彈兵師(10. Panzergrenadier-Division)
第15裝甲擲彈兵師(15. Panzergrenadier-Division)
第16裝甲擲彈兵師(16. Panzergrenadier-Division)
第18裝甲擲彈兵師(18. Panzergrenadier-Division)
第20裝甲擲彈兵師(20. Panzergrenadier-Division)
第25裝甲擲彈兵師(25. Panzergrenadier-Division)
第29裝甲擲彈兵師(29. Panzergrenadier-Division)
第90裝甲擲彈兵師(90. Panzergrenadier-Division)
大德意志裝甲擲彈兵師(Panzergrenadier-Division Groß Deutschland)
布蘭登堡裝甲擲彈兵師(Panzergrenadier-Division Brandenburg)
Feldherrnhalle裝甲擲彈兵師(Panzergrenadier-Division Feldherrnhalle)
Kurmark裝甲擲彈兵師(Panzergrenadier-Division Kurmark)
元首護衛師(Führer-Begleit-Division)
元首擲彈兵師(Führer-Grenadier-Division)

空軍裝甲擲彈兵師

空軍裝甲擲彈兵師
第2傘降裝甲擲彈兵師"赫爾曼·戈林"(2. Fallschirm-Panzergrenadier-Division Hermann Göring)

SS裝甲擲彈兵師

SS裝甲擲彈兵師
第4SS警察裝甲擲彈兵師(4. SS-Polizei-Panzergrenadier-Division)
第11SS志願裝甲擲彈兵師“北地”(11. 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ordland")
第16SS裝甲擲彈兵師“黨衛隊全國領袖”(16. 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Reichsführer SS")
第17SS裝甲擲彈兵師“古茲·馮·伯利辛根”(17. 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Götz von Berlichingen")
第18SS志願裝甲擲彈兵師“霍斯特·維瑟爾”(18. 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Horst Wessel")
第23SS志願裝甲擲彈兵師“尼德蘭第一”(23. 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ederland")
還有七個改編為SS裝甲師的SS裝甲擲彈兵師:
第1SS裝甲擲彈兵師“希特勒護衛旗隊”(1. 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Leibstandarte-SS Adolf Hitler")
第2SS裝甲擲彈兵師“帝國”(2. 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Das Reich")
第3SS裝甲擲彈兵師“骷髏”(3. 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Totenkopf")
第5SS裝甲擲彈兵師“維京”(5. 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Wiking")
第9SS裝甲擲彈兵師“Hohenstaufen”(9. 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Hohenstaufen")
第10黨衛隊裝甲擲彈兵師(10. 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Karl der Große")
第12SS裝甲擲彈兵師“希特勒青年”(12. 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Hitlerjugend")
相當於SS裝甲擲彈兵師的SS志願擲彈兵師:
第27SS志願擲彈兵師“Langemarck”(27. 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Langemarck")
第28SS志願擲彈兵師“華隆人”(28. 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Wallonien")
SS師簡介
SS 是SS-Panzer-Division Das Reich “帝國”裝甲師 SS-Panzer-Division Totenkopf “骷髏”裝甲師 SS-Panzer-Division Hitlerjugend “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 三大裝甲軍德軍南線司令官曼施泰因 在蘇德戰場上的戰役 與蘇第5坦克近衛集團軍主力對抗,後因義大利盟軍的進攻,而調往義大利,結束了最大的裝甲師戰役 普羅霍洛夫卡戰役.這場戰鬥是二次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坦克戰。裝備例子:在城堡計畫開始前,黨衛第一、第二和第三裝甲擲彈兵師以及陸軍第一六七步兵師的部分兵力共同合編為黨衛第二裝甲軍〔II. SS Panzerkorps〕,隸屬於第四裝甲集團軍〔Panzerarmee 4〕, 這個裝甲軍在一九四三年七月四日共擁有坦克和突擊炮四百九十四輛、火炮一百七十九門、火箭發射器一百三十八門,步兵與擲彈兵營二十個〔實力僅次與同一集團軍內的第四十七裝甲軍:其下轄“大德意志”裝甲擲彈兵師、第三、第十一裝甲師、第一六七步兵師大部、第九一一突擊炮營,總共擁有坦克和突擊炮五百九十五輛、火炮二百四十四門,火箭發射器五十九門,步兵與擲彈兵營二十九個〕。其下屬的每個黨衛軍師都有二個裝甲營,一個“虎”式坦克連〔普通陸軍的裝甲擲彈兵師只有一個裝甲營〕和一個突擊炮營〔陸軍中只有軍級部隊才有此編制〕。具體裝甲兵力如下: 黨衛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擲彈兵師 二號坦克七輛、三號坦克十三輛、四號坦克八十三輛、六號“虎”式坦克十三輛、三號突擊炮三十五輛、“黃蜂”式自行火炮十二輛、“胡蜂”式自行火炮六輛。 黨衛第二“帝國”裝甲擲彈兵師 二號坦克一輛、三號坦克七十輛、四號坦克三十三輛、六號“虎”式坦克十四輛、三號突擊炮三十四輛、繳獲的T-34坦克二十六輛、“黃蜂”式自行火炮十二輛、“胡蜂”式自行火炮六輛。 黨衛第三“骷髏”裝甲擲彈兵師 三號坦克六十三輛、四號坦克五十二輛、六號“虎”式坦克十五輛、三號突擊炮三十五輛、“黃蜂”式自行火炮十二輛、“胡蜂”式自行火炮六輛。 可以看出,這三個裝甲擲彈兵師的實力甚至要凌駕於普通陸軍裝甲師之上。 第三節 機械化部隊的最後改編 進入一九四四年後,裝甲擲彈兵師又進行了一次改編,每師兵員再次被減少六百八十人。為了保持德軍“以最少的兵力發揮最大的火力”的戰術思想,所有兵種的武器都增加了,但是只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例外:裝甲兵單位。由於坦克的不足和高局不下的損失,裝甲師和裝甲擲彈兵師開始大量以防禦性兵器——突擊炮來替代坦克。 在同年六月諾曼第戰役之後,在西線的裝甲部隊損失極其慘重。鑒於德軍在戰鬥中使用“戰鬥群”〔Kampfgruppe〕 的成功經驗,希特勒下令開始組建比裝甲師編制更為彈性靈活的小型化裝甲部隊——裝甲旅〔Panzer Brigade〕,其主要擁有一個裝甲營〔四個連〕、一個裝甲擲彈兵營〔三個裝甲擲彈兵連和一個重火力連〕、一個裝甲工兵營〔三個排〕及其他支援後勤單位。標準裝備坦克數量為七十五輛、半履帶裝甲運兵車三十輛,加上其它車輛,全部的裝甲車輛在一百~一百二十輛左右。但是由於嚴重缺乏炮兵力量,再加上官兵的訓練磨合不足,所以各裝甲旅的獨立作戰能力都大打折扣,遠不能和“戰鬥群”相比。 接著就要說說“戰鬥群”,這可以說是德軍在二次大戰中運用的最為成功的戰術之一。在一九四一年底~一九四二年初,德軍根據前線的實戰經驗證明裝甲師的編制有時表現得太不靈活了,於是從那時開始,許多裝甲師內開始組建由一個裝甲營〔大約有四十~六十輛坦克〕、一個完全裝備著半履帶裝甲運兵車的裝甲擲彈兵營和一個炮兵營組成的快速反應部隊,被稱為“戰鬥群”。通常,尤其是一九四三年後,經驗豐富的德軍各級部隊指揮官在面對不同戰況或者命令下都能以可套用的兵力去組成具有相當效率的戰鬥群,而裝甲師內最優秀的中下級指揮官、最好的坦克、所有的裝甲擲彈兵的半履帶裝甲運兵車和自行火炮都也都會集中在一個戰鬥群中,用於快速反擊和緊急防禦作戰,事實證明效果很明顯。在戰爭後期,許多被殲滅後再次重建或者不能重建的部隊也都會暫時被編成戰鬥群,例如一九四四年六月白俄羅斯戰役中被殲滅的“統帥堂”裝甲擲彈兵師於同年九月被重編為“統帥堂”裝甲擲彈兵師戰鬥群。

編制概況

師部:
1x師部1x摩托化製圖分隊
1x警衛分隊(2挺輕機槍)
2x裝甲擲彈團:
團部:
1x團部指揮連
1x通信
1x工兵(3挺輕機槍)
1x摩步(3挺輕機槍)
1x反坦克(3門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3挺輕機槍)
2x摩步營:
3x步兵連(12挺輕機槍,6挺重機槍,3支反坦克槍,3門50毫米迫擊炮,1支28毫米sPzB41反坦克槍)
1x重型步兵連(12挺重機槍,6門81毫米迫擊炮,3門37毫米PAK36反坦克炮,1挺輕機槍)
1x炮兵連(2門150輕型步兵炮,6門75毫米輕型步兵炮)
1x自行高炮連(12門2毫米高射炮)
1x裝甲營(54輛坦克):
1x裝甲指揮連
1x摩托化通信排
1x中型裝甲連
2x輕型裝甲連
1x裝甲維修連
1x炮兵團:
團部:
1x氣象分隊
1x通信排
2x摩托化炮兵營:
營部(2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
1x通信分隊
1x校射分隊
3x炮兵連(4門105輕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
1x重炮營:
營部(2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
1x通信分隊
1x校射分隊
3x炮兵連(4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
1x摩托化高炮營:
1x指揮連
1x通信分隊
2x摩托化重型高炮連(4門88毫米高射炮,2輛20毫米自行高射炮,2挺輕機槍)
1x摩托化自行高炮連(1237毫米牽引式高炮)
1x軍需供應縱隊
師直屬部隊:
1x摩托化偵察營:
1x指揮連
1x通信分隊
2x摩托化重型高炮連(4門88毫米高射炮,2輛20毫米自行高射炮,2挺輕機槍)
1x摩托化自行高炮連(1237毫米牽引式高炮)
1x軍需供應縱隊
1x機械化步兵營:
營部
1x摩托化通信分隊
2x自行反坦克炮兵連(6輛Marder III Ausf M)
1x機械化步兵連(9門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9挺輕機槍)
1x摩托化工兵營:
營部
3x工兵連(9挺重機槍,9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
1x摩托化舟橋縱隊
1x摩托化輕型工兵縱隊
1x摩托化通信營:
營部
1x摩托化野戰電話連(6挺輕機槍)
1x摩托化無線電通信連
1x摩托化輕型通信連(2挺輕機槍)
1x衛生營:
2x摩托化衛生連
1x野戰醫院(摩托化)
3x救護車縱隊(1挺輕機槍)
師軍需處:
8x輕型補給縱隊
1x重型補給縱隊(2挺輕機槍)
2x重型油料運輸縱隊(2挺輕機槍)
2x摩托化維修連
1x摩托化軍需供應連
師物資供應處:
1x摩托化麵包製作連
1x摩托化屠宰連
1x摩托化軍需供應縱隊
1x新兵營:
3x步兵連(9挺輕機槍,2挺重機槍,3門50毫米迫擊炮)
1x摩托化憲兵連
1x摩托化郵局
人員:
軍官-512
文職-100
軍士-2670
士兵-13163
總計-16445
武器裝備:
反坦克槍50支
輕機槍375挺
重機槍130挺
50毫米迫擊炮85門
81毫米迫擊炮55門
37毫米PAK36反坦克炮34門
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42門
75毫米步兵炮25門
105毫米輕型榴彈炮36門
150毫米重型榴彈炮12門
20毫米高射炮22門
37毫米高射炮12門
88毫米高射炮8門
火焰噴射器12具
坦克54輛
Marder III Ausf M14輛
裝甲車30輛
機車1323輛
汽車376輛
馬車2676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