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的古老習俗

剪鬃毛裕固族的生產習俗。馬駒到一周歲時,要選定吉日(一般是陰曆四月十一日),舉行隆重的第一次剪鬃儀式。在這一天,要請來親朋鄰居祝賀。剪鬃時,一邊唱《剪鬃歌》,一邊剪。剪下的第一撮鬃毛,拿進帳篷,獻給佛像,以求保佑。剪完後,主人要盛情款待客人。客人借酒祝興,讚美主人有了駿馬。最後,主人要騎上馬駒串帳篷。每到一處,人們要以吉利的話祝賀。
火驅凶神裕固族的古老宗教性習俗。舊時,人們認為:每年陰曆除夕至次年正月初五,是凶神惡鬼最猖狂的時候,只有火才能驅逐凶神惡鬼。因此,除夕來臨,裕固族家家戶戶要把帳篷(或房屋)內外打掃得乾乾淨淨,然後在門外的空曠地方點燃兩堆火,邊放鞭炮,邊驅趕牲畜從兩堆火中間通過。從除夕到正月初五,帳篷及畜圈內外都要掛上酥油燈,徹夜通明。
這樣,凶神惡鬼就不敢接近人畜,以保平安。
保爾德埃裕固族給孩子第一次剃頭祝壽。過去,裕固族的孩子第一次剃頭,要舉行剃頭(或剪頭)儀式,給孩子祝壽,這叫“保爾德埃”。第一次剃頭的時間,因地區不同,有滿月、三個月、周歲、三歲等區別。剃頭前,父母先請喇嘛選定吉日、時辰。多在初一、十五的中午。屆時要請喇嘛念經祝壽,取經名。要由孩子的舅舅開第一剪。從第一剪開始,要邊剪邊唱《保爾德埃歌》,大意是金剪子剪頭髮,娃娃長得比金子好,銀剪子剪頭髮,給娃娃帶來個銀元寶,鐵剪子剪頭髮,娃娃健壯得像鐵疙瘩。剪完頭,父母要款待客人,親友要給孩子送禮物,表示祝賀,如送一隻羯羊、一匹騾馬或一頭乳牛;也有送錢、拜立克或衣物的。舅舅或高齡的長輩要送一匹三歲的小馬駒或一頭兩歲的小牛犢。
翼為根源裕固族的生活習俗及其傳說。在裕固族的家庭中,舅舅雖不是家庭成員,卻有特殊的地位。甥家凡退婚喪喜事,舅舅是必到的貴客、,姑娘“戴頭面”、出嫁,舅舅要唱《戴頭面歌》;第一個外甥出生,舅母一定要送禮;外甥第一次剪頭,舅舅要開第一剪;凡屬財產繼承、分家等太事,舅舅必須到場。有首民歌說:水的頭是源,衣的頭是領,人的頭是舅舅。
裕固族以舅為根源,這本來是母系社會殘餘的遺蹟,也有其特殊的歷史根源。這就是唐王朝同回統和親之後不絕於史冊的“義駕甥舅”。裕固族把真實的歷史移植為神話。相傳很久以前,“也赫哲”為可汗占卜,吉兆是要打敗東方強大的鄰國,娶其皇帝的公主為可敦,可保昌盛。“也赫哲”占卜果然靈驗,可汗娶來的公主十分賢慧,生下的王子智慧過人。後來,老皇帝與老可汗雙雙去世,雙方的王子相繼襲位,新皇帝就是新可汗的親舅舅。舅皇對可汗外甥十分關心,常送來綢緞珍寶和藥品,使部落日漸興旺,舅舅為興旺發達根源的風俗逐步流傳下來。
扎桑裕固族對有威望的人的尊稱。“扎桑”本來自中原王朝的“宰相”,又譯作“齋相”。在神話阿斯哈斯中,有四個?齋相”,不分正、副。從四“齋相”的姓氏楊、柯、索、哈來看,實際是四大部落的酋長。宋代的史料就說是:四姓部落”,又有“九齋相部落”。後來,“扎桑”沿變為部落中有威望的人,而不是部落酋長,仍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在近代婚禮上演唱的啊斯哈斯歌》中,就有“請來了活佛和扎桑”。這裡的“扎桑”已成了有威望的老人。在西部裕固中,各部落都有“老者”,類似於神話中的“扎桑“、“齋相”。
拜立克裕固族向客人敬獻的禮品;裕固族的拜立克同藏族的哈達相類似,而又比哈達短,有白色的和藍色的兩種。白色的是用白綢子做的,藍色的是用藍綢子做的,有時也用白布和藍布代替。這種禮儀來源於王子和公主的神話。當龍王邀請王子和公主去龍宮時,小白龍和小青龍就向王子和公主各獻一條青綢子和白綢子。在裕固語中,青和藍是一個詞,因此,有時譯作青綢子,有時譯作藍綢子。白、藍兩種拜立克,各代表不同的意思。白色表示純潔的白天鵝和真摯的情誼,藍色表示無際的藍天和光輝的前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