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如星點

裁如星點

《裁如星點》作者:蒲松齡(1640-1714),明崇禎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享年74歲,字留仙,身長七尺(約為1.83米),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清代傑出文學家,小說家,山東省淄川縣(現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

概述

選自聊齋志異》卷六:《 山市

作者:蒲松齡,字 留仙, 世稱‘聊齋先生’

原文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 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譯文

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省悟到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的城牆,(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牆,連綿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忽然颳起大風,煙塵瀰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 。一層一層地指著數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 亮點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樓上的人們來往匆匆,有靠著(欄桿)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解詞

拼音cái rú xīng diǎn

詞語:裁如星點

釋義:“裁”通“才”,只。 亮點只有星星那么小 ,形容光芒微弱。

詞語:風定天清

釋義:“清”通“晴”,晴朗。大風停止,天空晴朗。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 《聊齋志異》卷六。

《聊齋志異》:一部關於鬼怪的著作。由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作。

蒲松齡:清代文學家。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世稱“聊齋先生”。淄川(現山東淄博)人。

作者介紹

蒲松齡(1640-1714),明崇禎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享年74歲,字留仙,身長七尺(約為1.83米),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清代傑出文學家,小說家,山東省淄川縣(現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18歲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考皆第一而聞名籍里,補博士弟子員。但後來卻屢應省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年近42年,直至61歲時方撤帳歸家。1714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郭沫若對他的評價是“寫人寫鬼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齡一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觸。他畢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卷、491篇,約40餘萬字。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繼承和發展了我國文學中志怪傳奇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表現手法,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文筆簡練,敘次井然,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此書是“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聊齋志異》書成後,蒲松齡因家貧無力印行,直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世。後多家競相翻印,國內外各種版本達30餘種,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鑄雪齋本等,近20個國家有譯本出版。全國《聊齋》出版物有100多種,以《聊齋》故事為內容編寫的戲劇、電影、電視劇達160多出(部)。?

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藥方面的著述存世。計有文集13卷,400餘篇;詩集6卷,1000餘首;詞1卷,100餘闋;戲本3出(考詞

九轉貨郎兒、鍾妹慶壽、鬧館);俚曲14種(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魘殃、琴瑟樂、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醜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貴神仙復變磨難曲、增補幸雲曲),以及《農桑經》、《日用俗字》、《省身語錄》、《藥崇書》、《傷寒藥性賦》、《草木傳》等多種雜著,總近200萬言。

課文研討

問題研究

1.關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聊齋志異》選本上將此文的體裁定為散文,這是正確的,因為它不僅寫出了山市變化莫測的景象,而且表達了目擊者的感情,有很美的意境,值得欣賞。但從初學者學習的需要來看,倒無妨把它看作一篇描寫性的說明文,因為作者的意圖是用描寫的手段來說明這種自然景象由生到滅的全過程。如果我們確認這一點,那就要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再造想像力,讓學生根據作者的描述在自己的頭腦中再造出山市的景象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如下一類問題:

孤塔的底部在什麼地方?周圍有哪些事物?

城上有樓嗎?你看見城中的街道了嗎?

危樓上有多少人?都在乾什麼?

要讓學生放開想,能畫畫兒的還可以任選一個鏡頭畫出來。總之,這堂課一定要生動活潑地進行,不拘一格。

2.引導學生閱讀自然小品

《聊齋志異》是以寫狐鬼故事著稱的,但也有個別篇章近似小品,且內容廣泛,涉及自然現象(含動物趣聞)、民間技藝等。例如《地震》一文就記錄了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夏曆)戌時作者在濟南親自經歷的一次地震;《木雕人》記木偶戲;《鐵布衫法》記氣功表演;《獅子》《大鼠》《螳螂捕蟬》等記動物趣聞,等等。讀自然小品(當然不限於《聊齋志異》)可以引起學生對物理現象的興趣,擴大視野。

學習提示

1.通假字。

2.六個時間副詞:忽,疏忽,無何,未幾,逾時,既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