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幸福

記者走街串巷,隨機調查“你幸福嗎”,一時間,各種“神回復”層出不窮。 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被問“你幸福嗎”時回答:“我不知道。 ”面對央視的一再追問,莫言只能表示:“我不知道。

名詞釋義

幸福,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而“被”則表示一種被動與無奈的狀態,因此“被幸福”則是表示一種並不算幸福但是又因為種種原因而無可奈何的狀態。

相關背景

幸福問答
2012年中央電視台特別節目《走基層·百姓心聲》爆紅網路。記者走街串巷,隨機調查“你幸福嗎”,一時間,各種“神回復”層出不窮。而剛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著名作家莫言回答“我不知道”更是引發熱議。
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被問“你幸福嗎”時回答:“我不知道。幸福就是什麼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體健康,精神沒壓力。我現在壓力很大,憂心忡忡,能幸福嗎?但我要說我不幸福,你就會說太裝了吧,剛得了諾貝爾獎還不幸福。”面對央視的一再追問,莫言只能表示:“我不知道。”
著名節目主持人孟非日前發微博提問:“假如一個記者突然拿著話筒上來問你:你幸福嗎?你會如何回答?” 這條微博收到8萬多條評論。@紫冰翼殤回覆:“是的,我姓福,名叫爾康,你也可以叫我額駙。”@壹路繁花相送說:“沒時間去考慮自己幸福不幸福。”
“知足的人更容易幸福。”上海市婦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市婦聯兒童部近日與上海社科院社會調查中心聯合開展的“上海市民幸福感現狀調查”發現,上海人的主觀幸福感普遍不高,平均得分僅67.29分。市婦聯相關負責人分析說,造成市民主觀幸福感指數不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部分家庭面臨贍養4個老人的壓力、經濟收入的壓力,但拉低幸福指數的一個指標是“知足充裕體驗”,“這說明很多人是不知足的。人與人之間比來比去,影響了主觀幸福感”。
形式內容雙重突破
務工人員焦先生被記者追問“你幸福嗎”,於是他調侃道:“我姓曾。”鳳凰衛視評論員湯本在微博上援引《北京青年報》評論:央視強調,播出這段對話沒有任何官方阻礙。這段對話可以有很多解讀、聯想。央視主動衝擊官方限制,擴大播出尺度,可能帶來電視內容新的開放和突破。
從傳播效果角度來看,“幸福調查”十分成功,它在當下浮躁的輿論環境中,成功地設定了一個議題,並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了很大突破,讓大家認真思考什麼是幸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