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軍

袁家軍

袁家軍,男,漢族,1962年9月生,吉林通化人,1987年7月參加工作,1992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航空航天部空間技術研究院(五院)空間飛行器設計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研究生學位]。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浙江省總河長,之江實驗室理事長。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袁家軍袁家軍

1980年09月——1984年07月,北京航空學院飛機設計與套用力學系固體力學專業學習;

1984年07月——1987年07月,航天工業部五院501部空間飛行器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4年07月——1992年05月,航空航天工業部五院501部結構室助工、工程師、主任助理(其間:1989年04月——1990年07月,聯邦德國宇航學院機構力學所訪問學者);

1992年05月——1994年08月,航空航天工業部五院501部結構室副主任;

1994年08月——1995年05月,航天工業總公司五院501部副主任;

1995年05月——1996年05月,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第五研究院院長助理(正局級)、神舟飛船系統常務副總指揮;

1996年05月——2003年01月,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副院長、黨委委員(其間:2001年06月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委;2002年當選為第53屆國際宇航聯合會主席);

袁家軍袁家軍
2003年01月——2006年05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五院)院長、黨委副書記(2000年04月——2004年02月,神舟飛船系統總指揮;2001年09月——2006年0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設計專業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2006年05月——2007年12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五院)院長、黨委副書記,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兼職);

2007年12月——2012年03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兼職)(2011年05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兼職);2009年03月——2009年07月,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

2012年03月——2013年01月,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兼職);

2013年01月——2013年04月,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區政府副主席,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兼職);

2013年04月——2014年07月,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兼職);

2014年07月——2014年08月,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長提名人選,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兼職);

2014年08月——2016年06月,浙江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黨組副書記,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兼職),省委政法委副書記;

2016年06月——2016年10月,浙江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黨組副書記,省委政法委副書記;

2016年10月——2016年11月,浙江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省政府常務副省長、黨組副書記;

2016年11月——2017年04月,浙江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2017年04月——2017年07月,浙江省委副書記,副省長、代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省委政法委書記。

2017年07月——2017年09月,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省委政法委書記。

2017年09月——至今,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之江實驗室理事長。

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總河長。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浙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任免信息

2017年7月7日,浙江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選舉袁家軍為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長。

2018年1月30日下午,浙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袁家軍當選為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長

工作分工

領導省政府全面工作,負責財政審計、機構編制等方面工作。

分管省編辦、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省諮詢委。

人物榮譽

袁家軍袁家軍
1998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2000年,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總裝備部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飛行試驗突出貢獻獎;

2001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2003年,獲求是傑出成就獎;

2004年,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8年,獲曾憲梓載人航天基金獎。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國防科學技術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

人物事跡

袁家軍袁家軍
追夢少年

1970年4月,“東方紅”一號衛星飛過天際時,年僅7歲的袁家軍騎在父親的肩膀上,聽著收音機里傳出的《東方紅》樂音,好奇地問:“爸爸,衛星在哪兒呢?”父親袁承維告訴兒子:“大概是最亮的那一顆吧。”少年袁家軍覺得衛星是那般神秘,令他心動。

一顆希望的種子就這樣埋藏在他心間。從事高等教育的父母早已看出了兒子的心思,一個勁兒地鼓勵袁家軍,當科學家得有一副好體魄,你得堅持鍛鍊。別看袁家軍身體健碩,終日神采奕奕地為飛船忙碌,兒時的他卻是一個疾病纏身的孩子。袁家軍決定用意志力向先天不足挑戰。

他對媽媽說:“您幫我縫一個沙袋,我要綁在腿上跑步鍛鍊,一旦拿掉,就會健步如飛啦。”媽媽拗不過他,於是就縫製了一個兩三斤重的沙袋,藏在他的褲管里,這個沙袋袁家軍上學放學都不離身。幾年下來,袁家軍身體壯實起來了。

高考時,袁家軍終於如願以償,考取了北京航空學院飛行器設計專業。2002年10月25日,北航迎來了50周年華誕,袁家軍被選為8萬多名海內外校友發言的代表。仍在北航攻讀結構最佳化博士的他真誠地向學弟學妹們吐露心聲:“我記得一入校時學校放了一部電影《馴火記》,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到,自己將要從事的航天事業,是這樣與國家的榮譽緊密相連,也將自己一生的夢想鎖定在藍色的第四天疆。在酒泉不遠處的敦煌,有許多古人飛天的壁畫。我和我的同事們朝思暮想的,就是要圓夢九天。”

魅力使者

袁家軍英語口語極為流利,每次出訪,都會讓外國專家們刮目相看。

1997年,在聯合國外空司與國際宇航聯組織的國際空間技術套用研討會上。他代表中國聲情並茂地進行了大會的主題演講,話音剛落,整個會場的代表都站立起來鼓掌。大會主席走到這位來自東方的帥小伙面前,情真意切地說:“你的演講太精彩了。”

1998年2月,在空間商業化研討會上,袁家軍就空間成本效益問題的報告贏得了如潮好評。

2002年10月,袁家軍在第53屆國際宇航聯大會上當選為國際宇航聯副主席。

袁家軍袁家軍
航天情緣

198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後,袁家軍考取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飛行器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1987年畢業後,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工作。從結構室的設計員到衛星型號主任設計師,從研究室副主任到設計部副主任,都以對工作的精益求精和對技術任務的準確理解與把握,顯示出了出色的才能。

在中國與巴西合作的資源一號衛星研製中,他作為結構主管設計師、系統代主任設計師,率技術組在技術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擔任實踐四號衛星結構與總裝技術負責人期間,完成了結構研製與衛星總裝,採用單一結構進行環境試驗和發射,該衛星於1994年發射成功。他還曾擔任航天某重點型號結構分系統主任設計師,組織帶領技術人員解決了方案階段結構布局最佳化等重大技術問題,完成了超大型鑄鎂底板的設計與分析,攻克了CCD相機與船體結構剛度最佳化及星箭分離面連線剛度等重大技術難關,按計畫實施了空間飛行器轉階段的工作。

1992年,我國以“神舟號”載人飛船為核心的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袁家軍在擔任“神舟號”飛船系統第一副總指揮期間,主要負責飛船系統的研製工作,他帶領全體工程研製人員團結協作,在認真學習國內外大型空間系統工程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出了一套適合飛船研製特點的項目控制與工程管理辦法,及時組織解決了飛船研製中的2000多個問題,保證了第一次飛行試驗按計畫完成。

1996年,袁家軍被任命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髮長。當時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正處於攻堅階段,載人航天涉及技術領域廣,難度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高,是太空飛行器技術中最為複雜的大系統工程。為適應飛船以及大型衛星總裝、試驗、測試一體化的需求,國家決定專項投次建設重大工程——北京空間技術研製試驗中心。袁家軍全面負責北京空間技術研製試驗中心的建設。在他的組織指揮下,科技工作者和建設者們克服重重困難,僅用三年時間就成功建成了國家級現代化大型太空飛行器試驗中心,有力地保障了飛船研製的順利進計。1997年,國務院原總理李鵬親筆為試驗中心題名,該試驗中心的建成為我國空間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1999年,“神舟號”飛船試驗隊赴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執行發射任務,作為“神舟號”飛船試驗隊常務副隊長,袁家軍帶病堅持工作,與試驗隊全體同志在一起,艱苦奮戰4個月,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為“神舟號”試驗飛船首飛取得圓滿成功做出了貢獻。

袁家軍袁家軍
2000年,袁家軍任命為神舟號飛船系統總指揮。為了吃透飛船技術方案,了解各種技術流程,原來從事結構機械研究的他從承擔任務伊始就致力於成為飛船專家。凡是對項目有重大影響的環節和系統他都能準確地把握住,並且力爭做好每個環節的協調。總指揮的另一個職能便是要了解到哪些人是型號研製中的主要角色,同時用現代的知識管理“經營”大家的情緒,他深諳“上下同欲則勝”的要領,並從中總結出一套理論--工作效率等於人的智力乘以情緒,飛船是一項極具創造性的工作,一定要創造氣氛,讓唱主角的同志心情舒暢,讓唱配角的同志明白自己在系統中也須臾不可缺,這樣整個團隊才會和諧地朝著共同的目標奔。為了“經營”好情緒,袁家軍的一個得意法寶便是召開非常規範的調度會,認真傾聽一線人員的心聲,全面動態掌握型號進展過程中的主要問題、短線及薄弱環節。他組成“特別任務組”,堅持召開了120多周調度會,以載人航天為最終目標,打破行政界線,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在袁家軍及其夥伴們的忘我工作下,“神舟”三號試驗飛船於2002年3月2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神開號”三號試驗飛船成功發射給予了高度評價。

歷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活動是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創意策劃,並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工人日報農民日報等首都十家主要新聞單位共同主辦的,每年開展1次。活動自1990年推出,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廣大青年的積極參與,現已成為社會認同度較高的一項授予傑出青年人才的崇高榮譽。
第一屆1990年聶衛平 魏書生 王振國 勾艷玲 楊吉奎 黃志紅 李登海 李潤虎 蔡偉素 張思榮
第二屆1991年烏力吉 朱重慶 李志軍 楊露 楊建秋 張奇 張喜武 林莉 周林 賀學禹
第三屆1992年葉喬波(女) 陳章良 潘小揚 台震林 王遂舟 楊志貴 白春禮 辜勝阻 郝進然
第四屆1993年何玉銘 張山 鄭天一 姜戰林 郭雷 庹震 梁衛 董明玉
第五屆1994年王永良 王富龍 張少鴻 李玉虎 姜偉 郭寶印 徐洪剛 謝世梅(女) 謝軍(女) 崔桂亮
第六屆1995年呂有珍(女) 呂樹文 許永楠 孫廣信 孫玉勝 張思民 陳肇雄 秋雲(女) 曹建明 葛健
第七屆1996年王成強 呂永傑 孫俊福 吳一堅 宋芳蓉(女、土家族) 陳新民 周鑫全 哈木拉提·吾甫爾 龔允沖 假拉(藏族)
第八屆1997年烏蘭(女、蒙古族) 葉龍 馮鞏 李永波 李建保 吳國迪 沈方泉 趙滿堂 戰連傳 簡純林
第九屆1998年小香玉(女) 劉金虎 呂植(女) 李小松 孟富強 昝聖達 柏耀平 袁亞湘 譚和平
第十屆1999年丁榕(女) 鄧偉 劉誼 呂岩松 孫雯(女) 吳奇修 張榮(女) 張慶偉 李洪濤 侯新民
第十一屆2000年於果 烏日更達賴 白岩松 龍新平 伏明霞 許京軍 李大有 南存輝 袁家軍 曹雪濤
第十二屆2001年于魁智 尹祥美 王辰 母連雲 伊力汗·奧斯曼 劉小寧 張偉平 楊桂生 周繼紅 黃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