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里爐村

衡里爐村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位於臨朐縣西北部,距縣城2.5公里東接月莊村。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衡里爐村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位於臨朐縣西北部,距縣城2.5公里東接月莊村,南界篦子莊村,西、北分別與青州王墳鎮搭界,隸屬臨朐縣城關街道辦事處,村部轄設衡里爐村、郭家莊子村兩自然村,全村共有1080戶,3080人,行政面積3.2平方公里。耕地1500畝。

村名歷史

衡里爐村歷史悠久,有史可據,明成化年間,即一四六五年至一四八七年鞠氏立村。明代明衡恭王在此立爐鍛造兵器,故名衡立爐。後演為今名。 明清兩代至民國初,屬臨朐縣禮讓鄉平安社;1930年屬第一區平安鄉;1945年9月屬臨朐城區平安鄉;1952年屬第一區西郡鄉;1954年屬紙坊區西郡鄉;1956年屬紙坊區東平鄉;1958年屬城關人民公社;1984年屬臨朐鎮;2007年屬城關街道。

農業概況

建國前,農作物主要種植穀子、高粱、玉米、小麥,經濟收入主要靠養蠶、種植黃煙。1970年至1980年,代之以桑蠶。地頭、路邊、渠旁,無地不桑,專用桑園、專用蠶室隨處可見。同時改過去單一春季養蠶為春、夏、秋3季養蠶,並向外地派出養蠶技術員傳授技術。1983年後,分田到戶,桑隨地走,難成規模,加之繭價大跌,村民刨桑種糧,桑樹逐漸絕跡。農作物品種單調,只有小麥和玉米。村民農作之餘,外出務工經商。2000年,從鄰村月莊村引進大棚櫻桃(櫻珠)技術,栽植大櫻桃30畝,到2007年,全村90%的耕地栽植大櫻桃。櫻桃銷售北至哈爾濱,南到廣州、深圳,達20多個省市。村西為黑虎山,該山東麓屬臨朐衡里爐所有,山上有果園(蘋果、山楂、柿子等)350畝,近年來改為種植櫻桃、經濟樹種等。

工商概況

由於村落較大,另有周圍村莊密集,人口較多,農曆“二七”逢集,商品流通發達。1965年起,衡里爐村村委陸續設臨朐縣福利造紙廠、臨朐縣衡里爐製件廠、衡里爐養蠶室、衡里爐化工廠、衡里爐瓶蓋廠等集體企業,1993年外資企業聖羅捷人鵝業有限公司入住。近年村內個人辦廠盛行,各類小工業蓬勃發展。

基礎建設

1964年,臨朐縣城至王墳道路張家莊到衡里爐村一段截彎取直拓寬。2004年,對該路進行水泥硬化,完成衡里爐段硬化工程2000米。2003年,臨朐縣西外環路橫穿衡里爐村,其中衡里爐段達2000米。2006年,全村村內所有縱橫道路進行水泥硬化。1962年,冶源水庫西乾渠建成放水,衡里爐村耕地全部成為水澆田,糧食產量成倍提高。近年由於乾渠年久失修,農田主要為深水井灌溉。

辦學教育

衡里爐村辦學始於各家族私塾,清朝後廢科舉,興新學,私塾停辦。再後戰亂頻仍,辦學幾度興廢。現衡里爐村設衡里爐國小及衡里爐國小幼稚園,衡里爐國小始建於1965年,所轄衡里爐村、郭家莊村及聖羅捷人鵝業有限公司三個單位。是臨朐縣縣級示範國小。現有六個教學班,教師11人。學校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生均46.8平方米;校舍面積844.8平方米國小,現有學生215人,幼稚園設在衡里爐國小院內,獨立成園。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平方米,綠化面積400平方米,幼兒活動場地300平方米。園內有供幼兒玩耍的大型玩具3套,小型玩具達60套(件),自製教具、玩具種類多,樣式新穎。教室內配備電視機、影碟機、DVD、音響、磁性黑板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園內有幼兒62人,兩個教學班;教師2名,學歷達標率100%。 衡里爐村原有衡里爐聯中(初級中學),位於村正南,1993年由於縣教委規劃,併入臨朐縣西苑中學。

醫療衛生

1968年,實行“合作醫療”,西郡生產大隊設1處衛生室,有醫務人員4人。1983年,因分田到戶,衛生室亦由個人經營,後合作醫療廢止。2006年,實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全村95%人口參合,設衛生室3處,醫務人員數名。

傑出人物

衡里爐人才輩出。僅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供職的就有:
王大功,1974年12月入伍,時任南京軍區後勤部營房部部長,大校軍銜,現任福建省軍區副司令員,少校軍銜。
鞠瑞全,青海某部醫院大校。
馬永昌,張世傑空軍上海某部飛行大隊中校,上校。
張德山,陝西晉中武警少校。
譚永利,雲南武警少校。
地方幹部有:
趙明亮,新華社內參主任。
李興民,國家政策研究室工作。
尹興明,濰坊市人大常委。
張萬民,濟南齊魯醫院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
曾慶貴,南京市鼓樓區中央門街道辦事處主任。
張永田,濰坊市國土局副局長。
齊中新,濰坊市奎文區審計局副局長。
張桂東,濰坊奎文區畜牧局副局長。
褚學勝,臨朐縣國土局局長。
宗春明,臨朐縣縣移動公司總經理。
曾凡昌,臨朐縣安監局副局長。
張德華,臨朐縣公路局紀檢書記。
為新中國成立和建設獻出自己生命的烈士有:
張立文,男,1924年生,臨朐縣臨朐鎮衡里爐人,隸屬東北野戰軍,1947年解放戰爭中於吉林省四平市犧牲,時任司務長,為革命烈士。
曾現禮,男,1924年生,臨朐縣臨朐鎮衡里爐人,隸屬東北野戰軍,1945年9月參加革命,1957年犧牲,時任副排長,為革命烈士。
張洪德,男,1920年生,臨朐縣臨朐鎮衡里爐人,1947年在淄川戰役中,作為民兵支援,犧牲,為革命烈士。
馬金忠,男,1925年生,臨朐縣臨朐鎮鎮郭家莊村人, 1948.7 參加革命,1951入黨,黨的優秀革命戰士,於1952年7在江蘇省犧牲,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