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寫法

行書寫法

《行書寫法》是 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一本圖書。《老年大學書畫教材·行書寫法》由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老年大學書畫教材·行書寫法》由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

行書是在 楷書 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 草書 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 草法 的叫“ 行楷 ”,草法多於楷法的叫“ 行草 ”。據 張懷 《書斷》 說:“行書者,乃後漢 潁川 劉德升 所造,即 正書 之小訛,務從簡易,故謂之行書。”由是說而知:“行書”是“正書”轉變而成的。
行書出現的時間大約同八分楷法差不多,而其形式也和八分楷法及以後的正書非常接近。這相當於從 隸書 中變出(章)草書——由“正體字”中派生出別支來。桓靈朝的“ 正體字 ”除了隸書以外,其次就是“八分楷法”,所以人們又認為行書就是“八分楷法”的別支。其實它也是同其他 書體 一樣最初的創始還是一般的民眾書寫者,只要把 八分書 寫得同其他 書法 流走 一些而去其隸體波勢,就變成行書了,在漢末一般出土的簡書中我們是可以隨處看到的。在漢末,行書沒有普遍地套用。直至 晉朝 王羲之 的出現,才使之盛行起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