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把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內容合為一書,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適合了高等院校法學核心課的教學要求。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本書由國家行政學院法學教研部主任、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應松年教授擔任主編,其他撰稿者皆活躍在行政法教學和科研第一線,既了解當今中國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學研究現狀和前沿成果,又熟悉教學規律。

基本信息

新書推薦

政法與行政訴訟——21世紀法學規劃教材
作者:應松年 主編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7503653760
印次:1
紙張:膠版紙 出版日期:2005-3-1
字數:727000
版次:1
定價:39元

內容提要

本書在詳細、準確地介紹行政法學的一般知識和基本原理的同時,又注意分析國內學術界對熱點問題的不同看法,闡明國內外行政法發展的動態和趨勢。全書共分為四編二十七章,第一編導論講述了行政法概述、行政法基本原則以及行政法學等內容;第二編闡述了行政組織法的一般原理、行政機關組織法和公務員法;第三編對行政立法、行政執法、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契約等內容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第四編主要闡釋了行政法制監督與救濟法律制度。
作者簡介:
應松年,男,漢族,1936年11月13日生,浙江寧波人,現為國家行政學院法學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北京市第十、十一屆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 主要經歷: 1956年 寧波市第三中學高中畢業 1960年 華東政法學院本科畢業 1960——1981年 新疆伊犁州工作。任州教育局調研室負責人 1981——1983年 西安市西北政法學院國家法教研室 1983——1995年 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制研究所所長、行政法碩士研究生導師組組長、博導。 1995——至今 國家行政學院法學教研部主任
目錄:
第一編 導 論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第一節 行政
第二節 行政法的概念、性質和特點
第三節 行政法的淵源
第四節 行政法律關係
第五節 行政法的作用
第六節 行政法的體系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依法行政原則
第三節 合法行政
第四節 合理行政
第五節 程式正當
第六節 誠實守信
第七節 高效便民、權責統一
第三章 行政法學
第一節 行政法學的研究對象與體系
第二節 行政法學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中國行政法學的歷史使命
第二編 行政組織法
第四章 行政組織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節 行政機關與行政主體
第二節 行政組織法的概念、功能和地位
第三節 行政組織法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 行政組織法的內容和體系
第五章 行政機關組織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中央行政組織法
第三節 地方行政組織法
第四節 行政機關編制法
第六章 公務員法
第一節 公務員法概述
第二節 公務員行政職務關係
第三節 公務員法的主要內容
第三編 行政行為
第七章 行政行為概述
第一節 行政行為的內涵和特徵
第二節 行政行為的分類一
第三節 行政行為的效力
第八章 行政立法與行政規範性檔案
第一節 行政立法概述
第二節 行政立法體制
第三節 行政立法原則
第四節 行政立法程式
第五節 行政規範性檔案
第六節 行政立法的制約機制
第九章 行政執法
第一節 行政執法概述
第二節 行政執法的基本形式
第三節 當前行政執法中的問題及其改進
第十章 行政許可
第一節 行政許可概述
第二節 行政許可的範圍和設定
第三節 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主體)
第四節 行政許可的程式
第五節 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
第十一章 行政給付與行政獎勵
第一節 行政給付
第二節 行政獎勵
第十二章 行政處罰
第一節 行政處罰概述
第二節 行政處罰的種類與設定
第三節 行政處罰程式
第十三章 行政徵收
第一節 行政徵收概述
第二節 稅收徵收
第三節 行政收費
第十四章 行政監督檢查
第一節 行政監督檢查的概念和性質
第二節 我國行政監督檢查存在的問題和改革的思路
第三節 行政監督檢查的種類和方式
  第四節 行政監督檢查的運用和法律效果
第十五章 行政裁決
第一節 行政裁決概述
第二節 我國行政裁決的歷史發展和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我國行政裁決的基本制度
第四節 行政裁決的救濟
第十六章 行政強制
第一節 行政強制概述
第二節 行政強制執行
第三節 行政強制措施
第十七章 行政契約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行政契約與依法行政
第三節 行政契約中的權利義務
第四節 行政契約的簽訂方式和程式
第五節 對行政契約的法律救濟
第十八章 行政主體的其他行為
第一節 行政計畫與規劃
第二節 行政指導
第三節 行政事實行為一
第十九章 行政程式
第一節 行政程式概述
第二節 行政程式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行政程式法的基本制度
第四節 行政資訊公開
第五節 我國行政程式法的制定
第四編 行政法制監督與救濟法律制度
第二十章 行政違法與行政法律責任
第一節 行政違法
第二節 行政法律責任
第二十一章 我國行政法制監督的基本結構
第一節 行政法制監督的必要性及其意義
第二節 權力機關的監督(
第三節 司法機關的監督
第四節 政府內部監督
第二十二章 行政複議制度f)
第一節 行政複議概述
第二節 行政複議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行政複議範圍
第四節 行政複議機關及管轄
第五節 行政複議參加人
第六節 行政複議程式及決定
第二十三章 行政訴訟基本原理
第一節 行政訴訟法概述
第二節 行政訴訟目的
第三節 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
第二十四章 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管轄與當事人
第一節 行政訴訟受案範圍的意義
第二節 我國行政訴訟受案範圍的內容
第三節 我國行政訴訟受案範圍的完善
第四節 行政訴訟管轄
第五節 原告
第六節 被告
第七節 共同訴訟人和第三人
第二十五章 行政訴訟程式、證據、法律適用與裁判
第一節 行政訴訟程式
第二節 我國行政訴訟證據制度
第三節 行政訴訟法律適用
第四節 行政訴訟判決、裁定和決定
第二十六章 行政賠償
第一節 行政賠償的性質
第二節 行政賠償的構成要件
第三節 行政賠償的範圍及其完善
第四節 行政賠償主體
第五節 行政賠償程式
第六節 行政賠償的方式和標準
第二十七章 行政補償
第一節 行政補償的概念
第二節 行政補償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行政補償的原則和標準
第四節 行政補償程式
第五節 行政補償訴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