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時代精神研究

第一章行政法學理 第五章行政法學方法 第八章行政法學體系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4月1日)
叢書名: 上海政法學院學術文庫-行政法學叢書
平裝: 44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2031833
條形碼: 9787562031833
尺寸: 22.6 x 16.8 x 2.4 cm
重量: 640 g

作者簡介

關保英,男,1961年生。1983年6月畢業於西北政法學院法律系。現為上海政法學院副院長、法律系系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憲法與行政法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組組長, 華東師範大學法律顧問。民建中央法制委員會委員、民建上海市政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行政法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立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上海市工商學會理事,湖北省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立法顧問,湖北省監察學會副會長,廣州市司法行政專家諮詢員,山東工商大學、景德鎮陶瓷學院客座教授。1998年下半年作為訪問學者先後訪問了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等西歐國家的5所著名學府和海牙國際法院。 1993年9月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

內容簡介

《行政法時代精神研究》的作者近年來曾出版過《行政法價值定位——效率、程式及其和諧》、《行政法模式轉換研究》、《行政法的私權文化與潛能》等學術專著,也曾發表《現代行政法的終結與後現代行政法的來臨》、《行政法學分析邏輯的認識》、《比較行政法學研究》等學術論文,以數百萬字的內容揭示了後現代行政法在巨觀、中觀、微觀三個方面的理論體系和實務要求,幾乎對於行政法學和行政法治中的每一個重大問題作者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成為思想體系的、具有思想方法的見解。這些見解中的諸多亮點已經引起了行政法學界乃至法學界的關注。作者創立的一些概念系統、一些制度模式要么被學者們接受、要么被行政法治實踐所吸納。但是,由於行政法治、行政法學、行政法典中的問題容量大,涉及範圍廣,筆者的論證分別反映在諸多學術著作、百餘篇學術論文之中。加之近年來法學學術研究技術的改進,使作者在諸多問題的闡釋中不得不引經據典,應當說引經據典是目前我國學術研究中的一個學術時尚,很難想像一篇沒有注釋的文章能夠見諸報端,很難想像一部沒有一個注釋的學術著作能夠被出版。學術界對研究過程和方法中這種形式要件的要求,稱之為學術規範也罷,稱之為學術壁壘也罷,它的確成了判定學術論文和學術著作標準的一個基本指標:這既可能是學術研究的進步,因為領先的學術研究似乎都有較大篇幅的引證,我們現在能稱之為“家”的思想家似乎無一例外;但又可能從另一側面制約了學術知識的社會推廣,具體地講,一些大面積的引證和冗長的論述常常淹沒了作者的基本學術觀點。然而,不爭的事實是:哪怕一部再高深的學術著作,其基本論點是可以用幾句話就能夠領會其基本要旨的。筆者生活在當今的學術大背景之下,要成為學術研究中的圈內人就必須使自己的著作和論文能夠得到學術壁壘的保護,因此,作者近年來相對冗長的著作和論文多之又多。然而,從我做事的一向注重效率和結果的秉性出發,我又不甘於自己的著作和論文的基本論點讓讀者感到繁瑣和難懂。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苦思冥想之後,筆者認為以法律文本的形式將自己的基本論點,尤其是後現代行政法的基本精神氣質表達出來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選擇。這樣的方式在學術史上並非沒有出現過,德薩米著名的《公有法典》、摩萊里著名的《自然法典》等就以法典形式生動地揭示了深刻的學術思想,這為自己以法典形式反映後現代行政法理論增強了信心。事實上,學術思想的表達方式是有較大選擇餘地的,古希臘哲學家以對話體的形式表達學術思想的方式亦並不影響其思想的深刻程度。《行政法時代精神研究》既然是以條文形式表達學術觀點的,當然就沒有一個注釋,不過,重要條文都有支撐它的背景材料,重要觀點作者在相關著作和論文中都講到過。

目錄

學術文庫·總序
學術文庫·行政法學叢書·總序
序言
第一部 行政法學篇
第一章 行政法學理
第二章 行政法學概念
第三章 行政法學科定位
第四章 行政法學對象
第五章 行政法學方法
第六章 比較行政法學
第七章 行政法學方法論
第八章 行政法學體系
第九章 行政法學發展
第十章 行政法學趨勢
第二部 行政法治篇
第一章 行政法治的定義
第二章 行政法上的法律優先
第三章 行政法中的私權
第四章 行政法原則
第五章 行政主體義務
第六章 行政職權
第七章 行政行為
第八章 行政執法
第九章 行政責任
第三部 行政法典篇
第一章 行政成文法的危機
第二章 行政法淵源的類
第三章 行政習慣
第四章 外國法的滲透
第五章 行政立法抄襲
第六章 抽象行政行為越權
第七章 規章 越權
第八章 行政立法與不當利益滲透
第九章 行政立法模式轉換
第十章 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主體分離
第十一章 行政規範性檔案的法律地位
第十二章 科學立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