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

其中肌酸磷酸激酶的MB同功酶對心肌具有特異性,因此與其它幾種可能反映心肌損傷的酶相比,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功酶MB的最宜作為心肌損傷的定量觀察指標。 幾乎所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發病後數小時內血中均有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MB升高,其活力在24小時左右達高峰。 如血漿中肌酸磷酸激酶的釋放總量,相當於1克心肌均勻壞死後釋放的肌酸磷酸激酶量,則稱梗死範圍為一個肌酸磷酸激酶克當量。

簡介

酸磷酸激酶大量存在於心肌骨骼肌和等組織,共有3種同功酶。其中肌酸磷酸激酶的MB同功酶對心肌具有特異性,因此與其它幾種可能反映心肌損傷的酶相比,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功酶MB的最宜作為心肌損傷的定量觀察指標。幾乎所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發病後數小時內血中均有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MB升高,其活力在24小時左右達高峰。連續測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含量,根據心肌肌酸磷酸激酶高釋放率、血清消失率及肌酸磷酸激酶分布的容積,再根據測得的肌酸磷酸激酶時間一濃度曲線,通過積分方法求出肌酸磷酸激酶的釋放量,以該法算出的梗死範圍,通常以肌酸磷酸激酶克當量表示。如血漿中肌酸磷酸激酶的釋放總量,相當於1克心肌均勻壞死後釋放的肌酸磷酸激酶量,則稱梗死範圍為一個肌酸磷酸激酶克當量。該數值用體表面積去除,則得出梗死範圍指數(肌酸磷酸激酶克當量/米2)。
此方法的主要缺點是需要給病人連續抽血標本7個小時(每隔1小時1次),才能預測梗死範圍而隨後給予治療。這樣就可能造成對治療時機的延誤。

臨床意義

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如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