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車

基本信息

拼音

蟠車(pán chē)

解釋

撥車。紡麻紡紗的工具。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耕織·治麻具》:“《農桑通訣》:‘蟠車,纏纑具也,又謂之撥車,南人謂之撥柎。’”

工具

纏糹盧具也,又謂之撥車。南人謂撥柎,又雲車柎。南北人皆慣用習見,已圖於前,茲不必述。
詩云:紡績功才畢,蟠糹盧得此車。行桄運樞臬,交輳寄橫叉。宛轉荊釵手,周鏇里布家。豈知羅綺輩,惟務撥琵琶。
先解題。“宛轉荊釵手,周鏇里布家”引自王禎先生詩。古代婦女將長發盤起,之後以一根針狀物插入髮髻固定,此物謂之“釵”。釵有金有玉有銀,皆富貴女人頭上之飾物,而草根農婦只能以荊條代釵,荊釵是鄉村貧婦之文化符號。詩句形容農婦繞麻紡紗之情景。
言歸正傳說農器。蟠車又稱撥車,是纏繞麻線或棉線之器具。在宋元時代,麻紡稱蟠車,棉紡叫撥車,大同小異。其工序是將棉麻紡中錠子或筒子裝之紗線復搖到撥車或蟠車上,是織布前紗線之整理。今用於絡麻之蟠車,與元代無大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