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螭紋豆

蟠螭紋豆

蟠螭紋豆(pán chī wén dòu),戰國時期盛食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文物規格

蟠螭紋豆,通高27.8cm,寬26cm,腹徑24.4cm,重3.4kg。

蟠螭紋豆蟠螭紋豆

形態特徵

豆圓體,雙附耳,矮圈足,平蓋,上鑄有四環。

紋飾特點

蓋面及腹部各飾蟠螭紋一周,耳上飾回紋,腹下部有三處突起痕跡,足有四穿孔。

關鍵字

盛食器,專備盛放醃菜、肉醬等和味品的器皿。青銅豆出現於商代晚期,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也是青銅禮器中的一種重要器物,常以偶數出現,故有“鼎俎奇而籩豆偶”的說法。

蟠螭紋

蟠螭,即盤曲的龍,軀體較為粗壯。《文選》:“白鹿孑蜺於欂櫨,蟠螭宛轉而承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