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針療法

蟒針療法

蟒針是在古代“九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黃帝內經》早有圓針、鋒針、鈹針……九種針具記載,蟒針就是九針中最後兩種針的結合(長針和大針)。在《靈樞·熱病篇》中有“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腠之間,巨針取之,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也”的記載。所提及的巨針就是九針中的長針和大針。後來形成蟒針,蟒針詳細記載的專著《蟒針賦》見於清朝末年,從此失傳,後人很少套用。 六十年代初,遼寧王實古教授聞遼寧北鎮廟沙靈禪師善用蟒針為民眾治病,解除痛苦,他在遼西名醫張朗軒老大夫的引見下,來到北鎮這塊普渡眾生、濟世救人的佛門之地,拜沙靈、沙玉二僧為師。他奮發有為,努力學習,夜以繼日,苦心鑽研,再經二十多年的臨床實踐,總結編寫了《蟒針療法》一書。

基本信息

蟒針療法 蟒針療法

蟒針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是一種傳統的古老針具,屬於傳統療法中特種針法之一,是中華民族長期與疾病鬥爭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獨特療法。 1、 蟒針療法的起源與發展

蟒針是在古代“九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黃帝內經》早有圓針、鋒針、鈹針……九種針具記載,蟒針就是九針中最後兩種針的結合(長針和大針)。在《靈樞·熱病篇》中有“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腠之間,巨針取之,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也”的記載。所提及的巨針就是九針中的長針和大針。後來形成蟒針,蟒針詳細記載的專著《蟒針賦》見於清朝末年,從此失傳,後人很少套用。

六十年代初,遼寧王實古教授聞遼寧北鎮廟沙靈禪師善用蟒針為民眾治病,解除痛苦,他在遼西名醫張朗軒老大夫的引見下,來到北鎮這塊普渡眾生、濟世救人的佛門之地,拜沙靈、沙玉二僧為師。他奮發有為,努力學習,夜以繼日,苦心鑽研,再經二十多年的臨床實踐,總結編寫了《蟒針療法》一書。

近幾年來,多次舉辦蟒針療法學術會議,應邀去日本、台灣、俄羅斯等地講學,為後人學習套用蟒針療法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王實古教授不愧為蟒針療法發揚光大的先驅。在國家中醫政策的指引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國際國內都在掀起中醫針灸的熱潮,各種針法都在蓬勃發展,蟒針療法就是其中的奇葩。

2. 蟒針治療方法

蟒針治療方法與毫針不同,蟒針沿經絡運針,多採取平刺,毫針多是針刺穴位,直刺為多。蟒針刺為通穴,一針多穴,因為蟒針粗而長,平刺而通穴,故此具有針具刺激強,得氣快,手法複雜多變,可以上下縱橫刺,可以分流對峙刺,可以接針搭橋刺,可以直搗,可以弧形,隨症變化,認證而選。

2.1 蟒針的常規消毒方法

蟒針粗而長,針刺深,留針時間長,消毒嚴格。針具消毒一般以高壓消毒為宜,高壓消毒後,取出放置在無菌方盤內備用,為防止交叉感染,要求一針一次一消毒。酒精消毒時,用75%酒精浸泡3小時以上。施針前,術者要求用2%新潔爾滅溶液浸泡雙手,患者施針部位,先用2%的碘酊消毒,再用75%酒精脫碘,然後施治。

2.2 蟒針的開針、進針、退針手法

蟒針針體粗,針尖鈍,而皮膚又有反射性,因此進針時要用力,用力進針時即為開針。開針時,施針醫生雙手拇指與食指緊握蟒針距針尖3分處,精神要集中,全神貫注,吸氣運力猛刺皮下。開針後,針尖達到皮下肌膜轉為針體的行進階段稱進針。

進針時根據病人胸前,背後,腹部,四肢及四肢骨間隙的穴道,掌握好針尖與皮膚的角度,隨病人吸氣動作進針,以達到針刺要求。退針時,均用左手拇食指持無菌乾棉球,輕置針孔處,右手提握針柄,慢慢將針體從穴道拔出,待完成退出後用無菌乾棉球壓之針孔片刻,以防皮下周圍充血。在開針、進針、退針的操作過程中,始終貫穿著針刺的補瀉手法,要根據患者的病症而定,以達到辯證施治之目的。

2.3 蟒針的補瀉手法

在開針、進針、退針的基礎上蟒針的補瀉手法有八種。

2.3.1 迎隨補瀉 以針頭朝其源而逆之為瀉法,以針頭從其流而順之為補法。

2.3.2 呼吸補瀉 吸氣時下針為補法,呼氣時下針為瀉法。

2.3.3 開合補瀉 輕提慢插或慢插不提為補法,重提快插或快插不提為瀉法。

2.3.4 捻轉補瀉 大拇指朝前,向左轉為補法,大拇指朝後,向右轉為瀉法。

2.3.5 緩速補瀉 徐緩進針為補法,稍急進針為瀉法。

2.3.6 留針補瀉 留針時間長為補法,留針時間短或不留針為瀉法。

2.3.8 弧形針法為補法,三叉針法為瀉法,對峙針法為補法,分流針法為瀉法。

2.4 蟒針的特殊針法

2.4.1 對峙針法,對峙針法是指在同一條經絡線上,兩隻蟒頭從相反兩個方向向一個方向或向病灶進針,針尖達到幾乎相接觸的對峙程度。

2.4.2 分流針法,分流針法是指在同一經絡線上,兩隻蟒針在靠近病灶地方,向相反的方向針刺,達到分流程度。

2.4.3 直搗針法,直搗針法是指在某一條經絡上的特定穴道進行長驅直入。

2.4.4 三叉針法 以3隻蟒針的針尖對峙成三角形針刺。

2.4.5 弧形針法,進針的針體沿經絡成弧形,針尖達到所要達到的經穴處,弧度的大小不等,視穴道而定。

2.4.6 提皮針法 為使針身在穴道內通暢,又不能刺激臟器,採取提皮針刺的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