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蝗七

螞蝗七

螞蝗七(學名:Chirita fimbrisepala Hand.-Mazz.)葉卵形、橢圓形、長圓形、稀線形,不分裂,稀在中部之下羽狀淺裂。花萼5裂達基部。花冠大或中等大,筒漏斗狀筒形。花絲在中部之下最寬,向兩端或向頂端漸變狹,膝狀彎曲。柱頭2裂。子房1室。中國特有物種,生於山地林中石上或石崖上,或山谷溪邊,海拔400-1000米。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螞蝗七螞蝗七

多年生草本,具粗根狀莖。葉均基生;葉片草質,兩側不對稱,卵形、寬卵形或近圓形,長4-10厘米,寬3.5-11厘米,頂端急尖或微鈍,基部斜寬楔形或截形,或一側鈍或寬楔形,另一側心形,邊緣有小或粗牙齒,上面密被短柔毛並散生長糙毛,下面疏被短柔毛,側脈在狹側3-4條;葉柄長2-8.5厘米,有疏柔毛。聚傘花序1-4(-7)條,有(1-)2-5花;花序梗長6-28厘米,被柔毛;苞片狹卵形至狹三角形,長5-11毫米,寬1-7毫米,被柔毛;花梗長0.5-3.8厘米,被柔毛。花萼長7-11毫米,5裂至基部,裂片披針狀線形,寬1.5-3毫米,邊緣上部有小齒,被柔毛。花冠淡紫色或紫色,長(3.5-)4.2-6.4厘米,下部被少數柔毛,在內面上唇紫斑處有2縱條毛;筒細漏斗狀,長2.5-3.8厘米,口部粗0.8-1.4厘米;上唇長0.7-1.2厘米,下唇長1.5-2.4厘米。雄蕊的花絲著生於距花冠基部1.3-1.6厘米處,長約1.3厘米,在基部之上稍膝狀彎曲,上部疏被極短的毛,花葯長約4毫米,基部被疏柔毛;退化雄蕊長約4毫米,無毛。花盤環狀,高約1毫米。雌蕊長2.7-3厘米,子房及花柱密被短柔毛,柱頭長約2毫米,2裂。蒴果長6-8厘米,粗約2.5毫米,被短柔毛。種子紡錘形,長6-8毫米。花期3-4月。

生境分布

中國特有物種,產廣西、廣東、貴州南部、湖南、江西和福建。模式標本采自湖南武崗。生於林中石上, 山谷林下, 山谷溪邊, 山坡, 山坡林中石上, 山坡林中陰濕地, 山坡石上, 石上或山谷溪邊,海拔400-1000米。

藥用信息

螞蝗七螞蝗七

【拉 丁 名】Didymocarpus fimbrisepalus

【別名】石螃蟹、石蜈蚣、紅螞蝗七、石棉、岩白菜[湖南常德]、睫萼長蒴苣苔、石錦花、水白菜、水萵苣、岩白菜

【來源】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屬植物螞蝗七Chirita fimbrisepala Hand.-Mazz.[Didymocarpus fimbrisepalus (Hand.-Mazz.) Hand.-Mazz.],以根狀莖入藥。全年可采,曬乾。

【性味歸經】苦,涼。

【功能主治】

①《廣西藥植名錄》:"內用止咳,治胃痛,痢疾,小兒疳疾。外用消腫止痛,接骨,治跌打。"

②《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健脾消食,清熱除濕。治小兒疳疾,肝炎。"

詳載:健脾消食,清熱利濕,活血止痛。用於小兒疳積,胃痛,肝炎,痢疾,肺結核咯血;外用治刀傷出血,無名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2~6錢;外用鮮根搗爛或乾根研粉調水外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藥理作用】

抗菌作用:本品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桿菌、乙型鏈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和痢疾桿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附加信息

螞蝗七螞蝗七

植物園創新引種植物名錄--

種拉丁名 Chirita fimbrisepala Hand -Mazz.
種中文名 螞蝗七
引種地點 江西上猶
引種時間 20041028
引種號 41566
引種材料
鑑定人 趙子恩
Id 2832
栽培地點 引種過渡圃
引種數量 23株苗
栽培方式 盆栽
生長性狀 草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