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縣

2000年,融水苗族自治縣轄4個鎮、15個鄉、2個民族鄉。 2003年,融水鄉與融水鎮合併為融水鎮。 2000年,融安縣轄6個鎮、6個鄉。

融縣簡介

融縣:春秋戰國時期為百越之地。秦時屬鬱林郡。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為潭中縣,屬桂林郡。南齊建元三年(公元481年)置齊熙縣,同時又置齊熙郡,郡縣治所均在今融水鎮。南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在今融水鎮對岸水東村置東寧州,此時州治與郡治隔江相望。隋初撤銷齊熙郡;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東寧州改為融州,齊熙縣改為義熙縣;煬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復撤融州,將義熙縣併入始安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復設融州,轄義熙、武陽、黃水、安修四縣;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改義熙縣為融水縣(此為融水得名之始);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融水縣為融水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稱為融州。此後五代十國時期沿襲融州,轄融水縣。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融州為融水郡,崇寧年間升格為軍州,置清遠軍節度使;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為乾南路帥府;大觀三年為下都督府。元朝時期置安撫司;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置融州路總管府,二十二年降為散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撤融水縣併入融州,洪武十年降州為縣,稱為融縣,屬柳州府。清朝融縣名稱不變,屬柳州府。民國時期仍稱融縣,先後隸屬柳州府(公元1912年)、柳江道(公元1913年)、柳江區行政監察委員會(公元1926年)、柳州民團區(公元1930年)、柳州行政監督區(公元1934年)、第四行政區(公元1940年)、第二行政區(公元1942年)、第十五行政區(公元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49年至1952年7月融縣隸屬柳州專區。此間,1951年7月,融縣人民政府從融水鎮遷至長安鎮,於次年9月成立融安縣;1952年11月,以原融縣中區為主,先後從羅城縣、融安縣、三江縣和貴州省的從江縣各劃出一部分地區,成立了大苗山苗族自治區(縣級),屬宜山專區;1955年,大苗山苗族自治區更名為“大苗山苗族自治縣”,至1958年改屬柳州地區;1966年,大苗山苗族自治縣改名為“融水苗族自治縣”

融水苗族自治縣

融水苗族自治縣(Rongshui Miaozu Zizhi-xian)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地區轄縣,廣西林業重點縣之一。位於自治區北部,與貴州省毗鄰。面積4644平方公里,人口44.22萬,有漢及苗、侗、瑤、水、壯等少數民族。縣府駐融水鎮(全國重點鎮)。

行政區劃

融水苗族自治縣轄4個鎮:融水鎮、和睦鎮三防鎮懷寶鎮
融水苗族自治縣轄16個鄉:大年鄉良寨鄉拱洞鄉紅水鄉、白雲鄉、大浪鄉、永樂鄉、同練瑤族鄉汪洞鄉桿洞鄉滾貝侗族鄉、香粉鄉、四榮鄉、洞頭鄉、安太鄉安陲鄉

歷史沿革

融水苗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北部,屬柳州市所轄。東臨融安縣,南連柳城縣,西與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融水苗族自治縣
西南與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接壤,北與貴州省從江縣,東北與三江侗族自治縣毗鄰,行政區域面積4624平方公里,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地融水鎮,縣城位於東經109°14′,北緯25°04′。支柳鐵路和融江過境。 融水春秋戰國時期為百越之地。秦時屬鬱林郡。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為潭中縣,屬桂林郡。南齊建元三年(公元481年)置齊熙縣,同時又置齊熙郡,郡縣治所均在今融水鎮。南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在今融水鎮對岸水東村置東寧州,此時州治與郡治隔江相望。隋初撤銷齊熙郡;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東寧州改為融州,齊熙縣改為義熙縣;煬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復撤融州,將義熙縣併入始安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復設融州,轄義熙、武陽、黃水、安修四縣;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改義熙縣為融水縣(此為融水得名之始);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融水縣為融水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稱為融州。此後五代十國時期沿襲融州,轄融水縣。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融州為融水郡,崇寧年間升格為軍州,置清遠軍節度使;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為乾南路帥府;大觀三年為下都督府。元朝時期置安撫司;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置融州路總管府,二十二年降為散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撤融水縣併入融州,洪武十年降州為縣,稱為融縣,屬柳州府。清朝融縣名稱不變,屬柳州府。民國時期仍稱融縣,先後隸屬柳州府(公元1912年)、柳江道(公元1913年)、柳江區行政監察委員會(公元1926年)、柳州民團區(公元1930年)、柳州行政監督區(公元1934年)、第四行政區(公元1940年)、第二行政區(公元1942年)、第十五行政區(公元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49年至1952年7月融縣隸屬柳州專區。此間,1951年7月,融縣人民政府從融水鎮遷至長安鎮,於次年9月成立融安縣;1952年11月,以原融縣中區為主,先後從羅城縣、融安縣、三江縣和貴州省的從江縣各劃出一部分地區,成立了大苗山苗族自治區(縣級),屬宜山專區;1955年,大苗山苗族自治區更名為“大苗山苗族自治縣”,至1958年改屬柳州地區;1966年,大苗山苗族自治縣改名為“融水苗族自治縣”,至2002年12月改屬柳州市。
2000年,融水苗族自治縣轄4個鎮、15個鄉、2個民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
融水苗族自治縣
42560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融水鎮 57497 和睦鎮 20992 三防鎮 19681 懷寶鎮 14882 融水鄉 26947 永樂鄉 24483 四榮鄉 16475 香粉鄉 11875 安太鄉 20825 洞頭鄉 16568 汪洞鄉 15052 同練瑤族鄉 10187 滾貝侗族鄉 15302 桿洞鄉 22267 安陲鄉 20484 大浪鄉 19912 白雲鄉 28439 紅水鄉 17830 拱洞鄉 19884 良寨鄉 14098 大年鄉 11928 
2002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88號):原柳州地區的鹿寨縣、融安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劃歸柳州市管轄。
2003年,融水鄉與融水鎮合併為融水鎮。
2003年融水苗族自治縣行政區劃一覽(轄4個鎮、14個鄉、2個民族鄉):(根據當年廣西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100 融水鎮 轄:城南區、城中區、城北區3個社區居委會;紅色、新國、西廓、下廓、小榮、三合、古鼎、東良、羅龍、興賢、東華、水東、新安、雲際、紅光15個村委會。
101 和睦鎮 轄:和睦街社區居委會;安塘、吉塘、紅星、讀樓、和睦、沙鞏、芙蓉、巷口、古頂9個村委會。
102 三防鎮 轄:三防社區居委會;洞馬、本洞、榮洞、乃文、聯合、新興、拉川、興洞、三聯9個村委會。
103 懷寶鎮 轄:中寨街社區居委會;河村、洋洞、聘洞、盤榮、東水、噴溝、民洞、九東、永和、中寨10個村委會。
200 永樂鄉 轄:四莫、下覃、東陽、榮山、北高、洛西、毛潭、興隆8個村委會。
201 四榮鄉 轄:四合、三江、永靖、永安、江潭、東田、榮地、榮塘、九溪、保合10個村委會。
202 香粉鄉 轄:雨卜、中坪、古都、香粉、新平、大方、九都、金蘭8個村委會。
203 安太鄉 轄:寨懷、培地、洞安、江竹、元寶、小桑、培秀、三合、求修、甲報、堯良、堯電、林洞13個村委會。
204 洞頭鄉 轄:洞頭、六進、高安、甲烈、滾岑、甲朵、一心7個村委會。
205 汪洞鄉 轄:廖合、八洞、羅洞、池洞、產儒、新合、平時、結合、騰合9個村委會。
206 同練瑤族鄉 轄:同練、和平、如勞、英洞、大坪、朋平6個村委會。
207 滾貝侗族鄉 轄:滾貝、同心、平浪、同樂、支文、堯貝、三團、烈洞、堯佐、平等、吉羊11個村委會。
208 桿洞鄉 轄:百秀、黨鳩、錦洞、歸江、中講、花雅、堯告、小河、高強、高培、達言、桿洞12個村委會。
209 安陲鄉 轄:洋嶺、龍口、暖坪、九同、江門、泗溪、新塘、大傘、三寸、大田、烏吉、吉曼、大段13個村委會。
210 大浪鄉 轄:河口街社區居委會;桐里、潘里、上里、竹橋、大德、大安、大新、高培、麻石、河口10個村委會。
211 白雲鄉 轄:白照、楓木、高蘭、邦陽、龍岑、公和、榮帽、瑤口、大灣、林城、保江、大坡、田裡13個村委會。
212 紅水鄉 轄:振民、黃奈、芝東、良友、良雙、良隴、紅水、高文8個村委會。
213 拱洞鄉 轄:拱洞、培基、廣雄、平卯、瑤龍、龍圩、洋鳥、大勾、龍培、龍令、高武11個村委會。
214 良寨鄉 轄:良寨、苗坪、歸平、塘口、安全、培洞、大里7個村委會。
215 大年鄉 轄:大年、歸合、木業、吉格、高馬、高僚、林浪、古樓8個村委會。

經濟資源

縣境為雲貴高原之一部,九萬大山蜿蜒其間,山體龐大,地勢高峻,海拔多在1000~1500米。中部元寶山海拔2081米。融水縣以經營林業為主,多杉、松、竹、油茶、油桐等,森林覆蓋率達39.1%,為廣西木材主要產地,以優質高產杉木而著稱全國。林副產品有茶籽、桐籽、薯莨、竹筍、香菇、木耳及五倍子、金銀花、山甲片等藥材。農產以稻為主。枝柳鐵路經過縣境。融水鎮四周為挺拔的山峰,景色與桂林相似,融江流過鎮旁,水運方便,秦漢以來即為郡州縣治之地,亦為苗嶺之南商業集散地。

經濟建設

國民經濟

融水苗族自治縣堅持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和市場化的主導方向和核心戰略,以“工業立縣、
融水苗族自治縣
工業強縣、工業富縣”為總抓手,以資源經濟開發為發展縣域經濟的核心,以“城鄉清潔工程”、“世界苗都”項目建設為城鎮化建設的切入點,以“電網、路網”建設為基礎設施建設的突破口,抓好“環境建設年”和“項目建設年”,創新發展思路,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工 業

融水縣工業經濟總體運行良好,2006年工業生產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為18家,主要行業有:製糖、林產化工、電力、竹木材加工、建材、礦產冶煉等行業。年內新建投產的規模以上企業有廣西古頂水電有限公司、億康藥業有限公司,年內規模以上主營業務收入未達到500萬元的企業有:豐華木業有限公司、林華林產化工廠、特種水泥廠。

融水縣五大支柱產業

製糖業,化學原料及化學產品製造業,水力發電業,竹木產業,旅遊業。

非公經濟

為促進融水縣非公經濟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融水縣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從土地、稅收、財政等方面給給予了大力扶持。

工業園區布局

二七O老工業基地,占地面積2000畝,目前,已聚集了20 家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2005年,該基地完成工業產值2億元,到2010年該基地實現產值9.5億元。占全縣工業產值44.93%。

農村經濟

融水苗族自治縣轄20個鄉(鎮)199個村民委、2959個村民小組、93450戶農戶、426405個農業人
融水苗族自治縣
口。全縣農業勞動力260131人。占農業人口的61.01%。全縣農業用地總面積544.8萬畝。其中,耕地45.11萬畝,園地11.456萬畝,林地407.22萬畝,草地13.3萬畝,水面5.51萬畝,其他62.19萬畝。

特色農業

近年來,圍繞縣委“山內竹茶藥、山外蔗果桑”區域經濟發展思路,融水縣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不斷改造傳統產業,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培育和壯大茶葉、桑蠶、水果、蔬菜等特色產業。全縣現建設有稻穀、蔬菜、茶葉、水果等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36.023萬畝,糯米柚、椪柑、臍橙、雜交柑、黃瓜、茶葉、稻穀等農產品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產品認證,建設有糯米柚、茶葉等綠色食品生產基地0.7萬畝。

科技興農

多年來,融水縣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先後主持或協作開展了部、省、市、縣“測土配方施肥”、“廣西中低產田綜合改良技術套用示範”、“廣西土壤論斷施肥網路工程”、“免耕拋秧”、“稻稻魚油山區農業生產新模式研究”、“烯效性培育壯秧技術試驗示範”、“超級稻示範推廣”等多項農業科技項目工作,有6項已分別獲得了省、市、縣級科技進步獎。

第三產業

2006年,全縣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6.98億元,其中,旅遊業實現總收入0.675億元。對外開放總體水平提高,全縣共招商引資項目70個,到位資金2.76億元人民幣。

歷史文化

融水有著兩千年的歷史。這裡山清水秀、古蹟繁多。明代大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這裡停留駐
融水苗族自治縣
足13天之久,在《徐霞客遊記》中留有一萬多字記載和一幅插圖。“元寶山--貝江”於1987年列為省(區)級風景區,元寶山於1994年12月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貝江風光風情游”是90年代初期崛起的一條旅遊熱線,年均接待近10萬中外遊客。那獨具特色的苗寨、清澈的貝江、藏著“野人之迷”的元寶山、有著歷代摩崖石刻的真仙岩(老君洞)、佛教勝地老子山、傳出神秘鼓樂聲的古鼎龍潭……讓遊人為之傾倒、為之陶醉。鎮南有真仙岩,岩中老君洞景色獨特,洞內多古碑刻,其中有南宋嘉定年間(13世紀初)刻制的“元佑黨籍碑”,是研究宋代新舊兩黨派系激烈鬥爭的主要歷史資料。
鎮南有真仙岩,岩中老君洞景色獨特,洞內多古碑刻,其中有南宋嘉定年間(13世紀初)刻制的“元佑黨籍碑”,是研究宋代新舊兩黨派系激烈鬥爭的主要歷史資料。
大苗山的民族節日,豐富多彩。全縣有各種大小民族節日、集會近百個,較大的有十多個,有"百節之鄉"的美稱。 規模巨大、影響較大的苗族節日有過苗年、安太蘆笙節(農曆正月十三日)、香粉古龍坡會(農曆正月十六日)、安陲芒蒿節(農曆正月十七日)、洞頭二月二節(農曆二月初二日)新禾節(農曆"六月六")和斗馬節、拉鼓節、過場節、鬧魚節等等。從2004年開始,融水每年11月26日都舉辦"中國蘆笙·斗馬之鄉--融水蘆笙·斗馬 節",苗族人民熱忱歡迎四方遊客來大苗山作客。
苗族還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節日,各種形狀的蘆笙林立,各種色調的錦旗飄揚,青年男女穿著漂亮的民族服裝,佩戴精緻的項鍊等飾物,吹著悅耳的蘆笙,跳起那多姿多彩的蘆笙踩堂舞、拉鼓舞、敬酒舞、芒蒿舞、踩腳求愛舞等,令人賞心悅目,留連忘返。這些原始古樸的節目、獨特的木樓建築、手工精巧的服飾、別有風味的民族餐飲、奇異的戀愛婚俗等,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畫卷。

地理

地勢 縣境地勢為中部高四周低,中西部和西南部為中山地區,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57座,其中摩天
融水苗族自治縣
嶺海拔1938米,元寶山海拔2081米。東南部和東北部為低山地區。南端為丘陵岩溶區,該地區較為平緩,被稱之為縣內平原。
氣候 融水地處回歸線以北,屬典型的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夏季多雨,冬季乾燥,雨熱同季。
溫度 全縣氣溫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溫差小,歷年(1959-2000年)年平均為19.4℃,歷年值介於18.6℃-19.8℃之間。最冷月是1月,大部分地區6.3-8.9℃之間;最熱月的7月,大部分地區在28℃以上。最高氣溫大部分為36-38℃。

風俗習慣

大苗山的民族節日,豐富多彩。全縣有各種大小民族節日、集會近百個,較大的有十多個,有“百節之鄉”的美稱。規模巨大、影響較大的苗族節日有過苗年、安太蘆笙節(農曆正月十三日)、香粉古龍坡會(農曆正月十六日)、安陲芒蒿節(農曆正月十七日)、洞頭二月二節(農曆二月初二日)新禾節(農曆“六月六”)和斗馬節、拉鼓節、過場節、鬧魚節等等。從2004年開始,融水每年11月26日都舉辦“中國蘆笙·斗馬之鄉--融水蘆笙·斗馬節”,苗族人民熱忱歡迎四方遊客來大苗山作客。
苗族還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節日,各種形狀的蘆笙林立,各種色調的錦旗飄揚,青年男女穿著漂亮的民族服裝,佩戴精緻的項鍊等飾物,吹著悅耳的蘆笙,跳起那多姿多彩的蘆笙踩堂舞、拉鼓舞、敬酒舞、芒蒿舞、踩腳求愛舞等,令人賞心悅目,留連忘返。這些原始古樸的節目、獨特的木樓建築、手工精巧的服飾、別有風味的民族餐飲、奇異的戀愛婚俗等,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畫卷。

科教文衛

廣播電視局
融水苗族自治縣廣播電視局是負責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和廣播電視行業管理的政府職能部門。局屬單位有縣廣播電視台。實行局台合一,統一財務,統一人事,統一編播節目。內部設定機構:局辦公室、新聞綜合部、社會管理室。
融水縣體育事業概況
融水縣成立50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輝下,體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運動項目除傳統的武術、棋類、賽龍舟、拉鼓、賽馬、搶花炮等民間體育項目外,田徑、籃球、足球、游泳等各門類的體育項目也相繼得到廣泛普及和提高。
融水縣人民醫院簡介
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是衛生部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創建於1934年。1992年曾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醫院現開放病床200張,設有8個病區,9個臨床科室,7個醫技科室。在職職工289人,其中衛技人員221人,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124人。具有大學本科學歷25人,專科學歷72人。
融水縣教育概況
融水苗族自治縣現有普通高中、完全中學、職業中專、教師進修學校各1所,國中22所(其中民辦3所),九年制學校4所,鄉鎮中心校16所,村完小185所,教學點297個,幼稚園2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

旅遊資源

主要旅遊景點有:雨卜旅遊村田頭苗寨、龍 女 溝、龍貢峽谷貝江漂流景區 、貝 江等。
老子山 位於廣西融水縣城西南郊。山勢雄偉挺拔,形似一隻昂首張嘴的老虎。虎口即壽星岩,旁邊是虎耳岩.壽星岩又名攬勝岩。岩洞壁上尚存歷代摩崖石刻。在壽星岩口,矗立著一尊6米多高的壽星翁塑像。山上還有魯班岩、讀書岩、牛鼻岩、伏地岩等10多個景致各異的岩洞。1987年,縣裡重建了靜觀樓、園通門、大雄寶殿等。走出融水縣城,南行1.5公里,就可到達真仙岩。它又名靈岩、老君岩、老君洞。宋紹興年間,著名詩人、狀元張孝祥遊覽此洞,讚嘆不已,稱之為“天下第一真仙之岩”。宋太宗頒御書120軸藏於洞內,並敕修此洞為“真仙岩”。
靈壽溪穿岩而過,可盪小舟,岩外溪上拱立兩座苔藻溢蒼,古色斑斕的石橋,已有千年的歷史。洞高30多米,寬約80 米,深200多米。進洞50米處,矗立著一尊乳石,石像鬚眉巾服,栩栩如生,酷似太上老君。相傳老君游至此處,見風光美麗,欣然說道:“此洞天之絕勝也,山石離奇,溪原清邃,不復西渡流沙,我當隱焉。”於是化身為石,此洞因此又叫老君洞,現在是全國道教聖地“三十六洞天”之一。
它是歷代的遊覽勝地,為融州八景之首,稱“水月洞天”。洞內滿壁題刻,僅宋碑就有17塊之多。其中嶽飛麾下獨臂將軍王佐所題的“真仙洞”,字徑尺半,筆力挺拔。而北宋元祜黨人沈千曾孫沈所立的“元祜黨籍碑”,尤為珍貴。洞中之景美不勝收,有天柱石星、金線吊葫蘆、鶴岩旭日、群峰來秀、仙翁對弈等。有一拔地而起的鼓形乳石,輕拍響如鐘聲,鐘聲上傳,倒懸的石乳會馬上回音,由近及遠,回鳴不息,深深扣動人的心弦。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此洞住了13天,他高舉火把進洞覽勝,遇到一條頭尾鑽到石下的巨蟒攔路,他抬腳跨過,蛇蟒竟紋絲不動,可見暗洞幽深。站在洞內溪流的中段,可以看到真仙岩的前門和後門,都是由山石自成方圓,陽光照耀在小溪的兩頭,仿佛兩輪皎月躍出水面。這“水月洞天”的壯觀,使徐霞客不禁贊道:“真仙為天下第一,此景真仙第一也!”
1989年5月,修成法師住進了壽星寺。修成法師通過佛教這座橋樑,積極籌措資金,先後在寺內塑起如來佛祖觀音菩薩、韋馱將軍、太上老君像。又在虎耳岩內塑起十八羅漢像。1989年6月,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朴初應修成法師之約,親筆書寫了一副對聯:“當知心是佛,應以戒為師”給壽星寺,已刻於園通門兩側。當年8月,趙朴初寫的“大雄寶殿”4字又寄到了壽星寺,已製成大幅布匾懸掛於殿中。90年代後期,修成法師雖年已七旬,仍不遺餘力想方設法多方籌款,相繼在山腰上建起了氣勢磅礴的新大雄寶殿和天王殿。山上僧尼發展到20多人。如今,山上樹木蔥籠,香客不斷,鐘聲常鳴,老子山已成為遠近聞名的佛教勝地。
元寶山 位於融水苗族自治縣城北,方圓250平方公里。山體陡峭雄偉,主峰海拔2101米,天然植被垂直分布明顯。清澈的貝江,全長146公里穿流於峰巒間,峰迴水曲,飛瀑傾瀉,兩岸杉、竹夾岸,苗寨木樓若隱若現,每年“放排”季節,大批竹、木排順江而下,破浪飛馳,篙師的勇敢和智慧令人驚嘆不已。元寶山和貝江一帶自然景觀具有雄、奇、險、幽、秀、野的特點。這裡是天然的動植物園,第四紀冰川的孑遺植物“廣西冷杉”200?余株,是新發現的稀有珍貴樹種。這一帶主要景點有30餘處。在離城19公里處的貝江鐵索橋附近,新建了四榮鄉第一座民族旅遊村。村內主要道路修整暢通,改建了蘆笙坪、斗馬坪,新建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接待木樓。全村居住著70多戶人家都是苗族,在風俗習慣、民房建築、語言、服飾等方面都保持著濃郁的苗族特色。幾年來,這裡留下了許多中外遊客的足跡。

特產

融水土特產種類多,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大。傳統土特產主要有香菇、木耳、黃糖、茶葉、香粳糯、筍乾、沙田柚、三防鴨等,其中玉融牌沙田柚、三防香鴨,為自治區名優產品。汪洞、滾貝一帶所產香豬、肉質細嫩、滋味鮮美甘口而不膩,肉有異香,歷來為人們所稱道,目前香豬資源尚未開發利用。米質特優,飯香清新沁人的香粳糯,是人們過年過節製作特佳食品的原料,為三防、汪洞、桿洞等鄉鎮的特產。青林山、滾貝老山、九萬山及元寶山,盛產箭竹筍(又稱火燒筍),品味細嫩、脆甜,歷來民眾加工成筍乾出售,近幾年台灣商人進滾貝收購,就地辦罐頭加工廠,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大為提高。其他特產有藥材和原料產品如木薯、山蒼子、五倍子、靈香草、棕皮、芒心、白藤、龍鬚草等。
三防香鴨 融水縣“三防香鴨”是以三防鎮為中心的貝江河一帶特有的地方種鴨,它近乎於野生的放養。個體形狀外觀酷似“野鴨”,加上其肉質鮮嫩,清甜可口而名聲在外,被譽為“綠色食品”。今年以來,融水縣利用“三防香鴨”的品牌,大力發展香鴨養殖業,到9月,銷往外地的香鴨達18萬羽,實現產值達450多萬元,獲利潤100多萬元。僅農曆的七月十四銷出的香鴨就達1.6萬羽,預計今年農曆八月十五、國慶節可銷售香鴨3萬羽。三防鎮因養殖香鴨人均收入35元,有力地帶動了當地的農民脫貧致富步伐。主要做法:1、利用“三月三”壯歌節舉辦香鴨交易會,提高了“三防香鴨”的知名度。2、舉辦了5期共420人參加的養殖培訓班,使更多民眾掌握香鴨的養殖技術。3、到8月底,累計投入小額信貸資金381萬元,全部貸給農戶養殖“三防香鴨”,使“三防香鴨”的養殖共覆蓋7個村,3000戶1.5萬人,形成了12萬羽規模的“三防香鴨”養殖基地。4、走訂單養殖之路,做好流通服務工作。一是與柳州老闆簽訂成品“香鴨”銷售契約,保證月供應老闆香鴨20000羽以上;二是與廣西貝江禽畜養殖公司簽訂供應契約,要求該公司每月供農戶鴨苗2.5萬羽以上;三是與各養殖農戶簽訂收購契約,要求飼養期90--100天的成品“香鴨”,以每斤7元保底價收購。另外,成立流通服務公司,在周邊縣市開設“三防香鴨”專賣店,專門從事香鴨的銷售工作,幫助民眾解決賣鴨難的問題。目前三防鎮正在引進經濟能人新建三防香鴨深加工廠。
香菇 香菇是我國著名食用菌,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據分析,乾香菇食用部分占72%, 每100g食用部分中 含水13g、脂肪1.8g、碳水化合物54g、粗纖維7.8g、灰分4.9g、鈣124mg、磷415mg、鐵25.3mg、維生素B1 0.07mg、維生素B2 1.13mg、尼克酸18.9mg。鮮菇除含水85-90%外,固形物中含粗蛋白19.9%,粗脂肪4%,可溶性無氮物質67%,粗纖維7%,灰分3%。香菇含豐富的維生素D原,但維生素C甚少,又缺乏維生素A及A原。香菇多糖能提高輔助性T 細胞的活力而增強人體體液免疫功能。大量實踐證明,香菇防治癌症的範圍廣泛,已用於臨 床治療。香菇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對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機體適應力有很大作用。香菇還對糖尿病、肺結核、傳染性肝炎、神經炎等起治療作用,又可用於消化不良、便秘、減肥等。我國不少古籍中記載香菇“益氣不飢,治風破血和益胃助食”。民間用來助痘瘡、麻疹的誘發,治頭痛、頭暈。現代研究證明,香菇多糖可調節人休內有免疫功能的T細胞活性,可降低甲基膽蒽誘發腫瘤的能力。香菇對癌細胞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為97.5%,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80%。香菇還含有雙鏈核糖核酸,能誘導產生干擾素,具有抗病毒能力。香菇含有水溶性鮮味物質,可用作食品調味品,其主要成分是5'-烏苷酸等核酸成分。香味成分主要是香菇酸分解生成的香菇精(lentionione)。所以香菇是人們重要的食用、藥用菌和調味品。

人口民族

融水苗族自治縣面積4644平方公里,人口44.22萬,有漢及苗、侗、瑤、水、壯等少數民族。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2560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融水鎮 57497 和睦鎮 20992 三防鎮 19681 懷寶鎮 14882 融水鄉 26947 永樂鄉 24483 四榮鄉 16475 香粉鄉 11875 安太鄉 20825 洞頭鄉 16568 汪洞鄉 15052 同練瑤族鄉 10187 滾貝侗族鄉 15302 桿洞鄉 22267 安陲鄉 20484 大浪鄉 19912 白雲鄉 28439 紅水鄉 17830 拱洞鄉 19884 良寨鄉 14098 大年鄉 11928

資源

電氣

融水苗族自治縣位於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柳江上游融江河段流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境內元寶山是廣西第三高峰,香粉鄉再老一帶是廣西三大暴雨中心之一。除都柳江、融江自北偏東往南流過縣境外,境內流域面積大於50km2的河流還有27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km2以上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河流有融江、貝江、英洞河、桿洞河、大年河、泗維河、田寨河等七條河流,年徑流量達65.21億m3,水力資源極為豐富。據規劃資料,全縣河流水能蘊藏量達54.65萬kW,規劃總裝機容量為50.1萬kW(不含元寶山抽水蓄能電站120萬kW),設計年發電量19.96億kW·h。2006年,全縣引資新建小水電站9個,裝機總容量3.53萬千瓦,項目總投資1.592億元。建成中小水電站5個,總容量8.59萬千瓦。年發電量 3.57億度,產值0.715億元,納稅12150萬元。

林業

縣境為雲貴高原之一部,九萬大山蜿蜒其間,山體龐大,地勢高峻,海拔多在1000~1500米。中部元寶山海拔2081米。 融水縣以經營林業為主,多杉、松、竹、油茶、油桐等,森林覆蓋率達39.1%,為廣西木材主要產地,以優質高產杉木而著稱全國。林副產品有茶籽、桐籽、薯莨、竹筍香菇、木耳及五倍子、金銀花、山甲片等藥材。農產以稻為主。枝柳鐵路經過縣境。融水鎮四周為挺拔的山峰,景色與桂林相似,融江流過鎮旁,水運方便,秦漢以來即為郡州縣治之地,亦為苗嶺之南商業集散地。
礦產 融水苗族自治縣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種有金、銀、銅、鐵、錫、煤、蛇紋石、大理石、花崗岩、石灰岩、高嶺土等23種,其中蛇紋石儲量為9065萬噸,錫藏量為6萬噸。已開採鐵、錫、蛇紋石等。

融安縣

地貌分為中低山陡坡地、低山緩坡地、岩溶峰叢地、沉積平原地等類型。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北部屬中山、低山及丘陵地區;東南部為岩溶峰林窪地和岩溶峰叢谷地;西南部多為岩溶孤峰平原;西北部為融江河谷小平原。年平均氣溫19.0℃,極端高溫38.6℃,極端低溫-5.9℃,春季為10-20℃,夏季在22℃以上,秋季為10-22℃,冬季在10℃以下。年平均雨量1942.5毫米,無霜期295天。
融安縣風光秀美,水陸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歷來是湘、黔、桂三省(區)交界中心區域和商品集散地。縣城長安鎮市場繁榮,商貿興旺,通訊便捷,經濟發達,近代與賀州的八步鎮、河池宜州的懷遠鎮、玉林容縣的容城鎮一起並稱廣西四大名鎮,有目前廣西保存最完好的騎樓街,素有“小柳州”之美稱。 2010年11月17日:融安縣被國務院批准為柳州次中心城市!

地形氣候

融安縣處於廣西北部。地貌分為中低山陡坡地、低山緩坡地、岩溶峰叢地、沉積平
融安縣
原地等類型。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北部屬中山、低山及丘陵地區;東南部為岩溶峰林窪地和岩溶峰叢谷地;西南部多為岩溶孤峰平原;西北部為融江河谷小平原。
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太陽輻射強,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19.0℃,春季為10-20℃,夏季在22℃以上,秋季為10-22℃,冬季在10℃以下。年平均雨量1942.5毫米,無霜期295天。

行政區劃

融安縣轄6個鎮、6個鄉:長安鎮、浮石鎮泗頂鎮板欖鎮大將鎮大良鎮雅瑤鄉大坡鄉東起鄉沙子鄉橋板鄉潭頭鄉
歷史沿革
漢元鼎五年(前112年),今縣境屆鬱林郡潭中縣。三國(東吳範圍)和兩晉仍為潭中縣。南朝齊析潭中縣置齊熙縣、齊熙郡,為縣境建制之始。南朝梁在齊熙縣地並設東寧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年) 改東寧州為融州,改齊熙縣為義熙縣,屬始安郡,大業初撤銷融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復設融州。武德六年(623年)改義熙縣為融水縣,仍為州治。宋、元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撤融水縣,
融安縣地圖
屬融州。洪武卜年(1377年)降融州為融縣,屬柳州府。清代因之。
民國時期仍為融縣, 民國2年屬柳江道;19年屬柳州民團區;23年屬柳州行政監督區;29年屬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公署;31年屬第二行政督察區;38年屬第十五行政督察區,區治融縣。
解放後仍稱融縣,縣人民政府設在融樂鎮,屬柳州專區(後更名柳州地區),至今不變。1951年7月21日, 融縣人民政府從融樂鎮遷至長安鎮,仍稱融縣。1952年9月2日,廣西省人民政府下文將融縣改為融安縣。
融安縣人民政府一直設在長安鎮。
6個鎮、6個鄉,融安縣轄:長安鎮、泗頂鎮、大良鎮、浮石鎮、大將鎮、板欖鎮、雅瑤鄉、大坡鄉、橋板鄉、沙子鄉、東起鄉、潭頭鄉。
2000年,融安縣轄6個鎮、6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8302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長安鎮 55851 浮石鎮 27307 泗頂鎮 21678 板欖鎮 21462 大將鎮 22145 大良鎮 22124 城東鄉 15224 大巷鄉 16777 雅瑤鄉 14417 大坡鄉 12930 東起鄉 8159 沙子鄉 10887 橋板鄉 15839 潭頭鄉 18229 
2002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88號):原柳州地區的鹿寨縣、融安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劃歸柳州市管轄。
2003年融安縣行政區劃一覽(轄6個鎮、8個鄉):(根據當年廣西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長安鎮 轄:解放、新華、和平、立新、建設、河邊街、桔東、融江、新興、新民10個社區居委會;大巷、大洲、新安、東圩、大樂、紅衛、漁業村7個村委會。
浮石鎮 轄:浮石社區居委會;浮石、隘口、起西、木瓜、小律、泉頭、東江、六寮、乾村、橋頭、鷺鶿州、長龍12個村委會。
泗頂鎮 轄:泗頂社區居委會;馬田村委會、壽局、上洞、振彩、三坡、泗頂、儒南、吉照、山貝9個村委會。
板欖鎮 轄:板欖、木吉、山尾、官昔、古龍、馬步、龍納、里鳥、東嶺、門樓、泗安、四平、拉叭、沙江、拉謝、蒙村、江北、麻江18個村委會。
大將鎮 轄:大將、瓜洞、董安、保全、才妙、雅仕、東潭、板茂、設洞、大華、龍妙、富樂、合理、古雲、太江15個村委會。
大良鎮 轄:大良社區居委會;大良、湖洞、良北、山口、永安、和南、龍山、古蘭、新和、石門、楊柳、新寨12個村委會。
城東鄉 轄:河東社區居委會;塘寨、尋村、江口、祥多、銀洞、大坡、太平、竹子、保江9個村委會。
大巷鄉 轄:瑤送、珠玉、安寧、木寨、木樟、小洲、河勒、隘面、泗朗9個村委會。
雅瑤鄉 轄:雅瑤、大琴、章口、黃金、冠帶、車平、蘇田、福田8個村委會。
大坡鄉 轄:崗偉、同仕、下寨、祿局、福上、福下、星上、星下、治安9個村委會。
東起鄉 轄:紅日、良村、長豐、安太、崖腳5個村委會。
沙子鄉 轄:三睦、紅妙、沙子、桐木、古益、麻山6個村委會。
橋板鄉 轄:陽山、江邊、二村、溫塘、古丹、下良、良老、中村、古板、橋板10個村委會。
潭頭鄉 轄:紅嶺、培村、龍城、東相、西岸、嶺貝、何洞、潭頭、新林、新桂、大岸11個村委會。
2005年7月,撤銷城東鄉、大巷鄉,整體併入長安鎮,長安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農業

融安縣位於廣西北部,地處北緯24°46′~25°34′,東經109°13′~109°47′。全縣面積2905平方公里,轄6鎮8鄉140個村民委2109個村民小組,聚居著漢、壯、苗、瑤、侗等19個民族,總人口31.84萬人。
全縣社會耕地總面積38.949萬畝,其中水田24.522萬畝,旱地14.427 萬畝。人均耕地
融安縣
面積1.45畝,人均水田面積0.92畝,人均旱地面積0.53畝。
全縣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紅薯等,經濟作物有甘蔗、羅漢果、八角、桑蠶;果樹以金桔、沙田柚、柑、臍橙、板栗、柿子、桃等為主。蔬菜大宗產品主要有大白菜、蘿蔔、頭菜、番茄、辣椒、茄子、瓜類、豆角等。
縣境地處中亞熱帶,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9℃),雨量充沛(年均總降雨量1942.5毫米),無霜期大於295天,為農、林、牧業發展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融安特產十分豐富,盛產金桔、板栗、羅漢果、沙田柚、柑橙、油茶、冬筍、香菇、頭菜和竹、木及其製品等,其中金桔是全國最大的產區,其產 量和質量均為全國第一,年產800萬公斤以上,多次進京被指定用於接待外賓,因而融安享有"金桔之鄉"之盛名。全縣頭菜種植面積1.2萬畝,尤其是傳統特色產品——小洲頭菜,面積達到1.09萬畝,年產成品菜81萬公斤,已有近百年的生產歷史,久負盛名,深受消費者青睞。融安又是廣西三個羅漢果產區之一,也是柳州市唯一的羅漢果主產區,其北部鄉鎮的農民栽培羅漢果已有20多年的歷史,羅漢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至2003年種植面積達到1.3萬多畝,年產果量3500多萬個,羅漢果已成為融安縣重要的特色產品,暢銷區內外和出口國外,深受人們喜愛。

林業

融安為廣西林業縣之一, 全縣有宜林地面積20.35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1.5
科技農業
%。1987年林業普查,全縣森林面積9.37萬公頃,立木總蓄積量336.8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32.2%; 1990年全縣森林面積11.14萬公頃,立木總蓄積量360.1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38.3%; 1994年全縣經自治區驗收已滅荒達標;1995年全縣森林面積19.18萬公頃,立木總蓄積量447萬立方米, 森林覆蓋率66.0%,林業用地綠化率93.7%。林木以杉、松為主的用材林占55.4%,以油茶、金桔、板栗、沙田柚為主的經濟林占26.9%,以毛竹、篙竹為主的竹林占6.8%,其餘為防護林、灌木林。木材年均採伐量約6萬立方米。

畜牧業

1995年,全縣生豬飼養量26.29萬頭,出欄肉豬13.1萬頭,年末存欄13.18萬頭;牛年末存欄6.43萬頭, 出欄0.59萬頭;羊年末存欄1.4萬隻,出欄0.44萬隻;家禽全年飼養量169萬羽, 出欄107萬羽。肉類總產量11416噸,比1985年增長2.29倍,比1990年增長1.34倍;畜牧業總產值 (1990年不變價) 6179萬元,占大農業總產值的22.6 5%,比1985年增長5.9倍,比1990年增長4.6倍。

漁業

全縣有可養殖水面5993公頃,主要飼養草、鰱、鯉、尼羅非、塘角魚、青魚等。飼養的場地有山塘、水庫、稻田、網箱等。1995年養殖面積1185公頃,比1990年增長18%;水產品總產量1696噸,比1985年增長383.2%,比1990年增長72.5%;漁業總產值711萬元,比1985年和1990年分別增長15.8倍和5.7倍。

工 業 概 況

融安縣共有工業企業719家,其中規模以上15家,外資企業37家。企業涉及能源、冶煉、建材、醫藥、化工、絲綢、農產品加工等行業。
歷史原因,融安縣工業基礎薄弱,造成這一現象主要是以發展農業為中心,受重農輕工思想的影響和制約,發展工業的投入比例失調,小型企業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較少,形成了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的畸形現象。
改革開放後,融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工業經濟的發展,並牢牢把握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的發展思路,敢幹創新,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投入巨資強化本縣招商引資環境建設,推動我縣工業經濟建設的進程。通過幾年不懈的努力,成功引進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規模以下工業企業30多家,為我縣工業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到目前為止,全縣共有工業企業241家。企業集能源、冶煉、建材、醫藥、化工、絲綢、水果蜜餞、 蔬菜及竹木加工等行業。在全縣的241家企業中,外資企業、私營企業占93.8%,未改制的國有企業占6.2%。
融安縣主要工業:
2006年,融安縣認真貫徹落實全區經濟工作及全市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實施“工業立縣”戰略。一是鼓勵幫助現有工業企業加強橫向聯合,儘快發展壯大。如斯柳工業園引資嫁接成立有實力、有原料、有技術的相融公司,泰嘉公司租賃承包了長安鋅品有限公司。二是積極主動地為企業搞好服務,重點是積極為他們聯繫中小企業擔保貸款,幫助企業進行技改,擴大生產規模。建立了2000萬元的融安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平台,為仙草堂製藥公司融資400萬元,為長安製藥公司和仙草堂製藥公司爭取到市財政技改補助240萬元。三是繼續大力發展資源型加工企業,特別是大力發展竹木加工業。引進的華海木業公司投資達1500萬元。四是完成了全縣7000畝土地的工業集中區規劃編制工作,其中1000畝的工業集中區征地已完成。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4.37億元,同比增長15.7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6.13億元,同比增長15.65%。

小城鎮建設情況

近年來,融安縣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條件和區位優勢,用足用活國家產
清潔工程
業政策,大力推進小城鎮建設取得良好成效。據統計,至2003年底,該縣城區建設面積由98年的4.6平方公里擴展到7.9平方公里,增長70%;人口由5.6萬人增至8.2萬人,增長46%;城鎮化程度達32%。
一是通過招商引資上項目,帶動就業。98年以來,全縣共引資4.3億元,完成5個企業的新建,8個企業的改制,帶動6000餘人進廠就業,僅此一項,全縣新增城鎮人口4200人。
二是以市場建設盤活閒置土地。98年以來,全縣引資8300萬元建成6個市場4100個鋪面,吸引7000餘人到融安經商,並以此帶動單位、居民投資34133萬元建廠房、民房及商業鋪面5000餘間,累計開發閒置土地1400餘畝,共吸引1.9萬農民進城落戶。
三是以路建帶城建,擴大城區面積。該縣抓住大西南出海通道國道209線穿越縣城路段改造工程的機遇,以路建帶動城建,在國道兩側開發新區,新增街道3條,帶動900餘戶居民建房,使城鎮人口新增2000餘人,城區面積新增25. 5萬平方米。
四是科學經營城市,最佳化城市土地資源。該縣投資1000餘萬元建成占地120畝功能全、品位高的長安廣場,帶動周圍720畝土地價格飈升,增幅最高達10餘倍,使城區面積新增840餘畝,而且還繼續在強力拉動周邊的土地開發。

旅 游 資 源

融安縣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獨特。北連侗鄉三江,南接苗鄉融水,與三江、融水構起了民族風情特色旅遊帶。其山、水、人、情構成了多層次的旅遊景觀,展現出迷人的山水風光和濃郁的民族風情,吸引著眾多遊客。已開發的旅遊項目有:泗維河民族(苗族)風情區、西山紅茶溝森林公園、大洲度假村、浪溪江漂流、大良石門石刻旅遊區、南江犀洲島漂流景區。此外還有極具開發價值的大坡鄉擺竹山原始森林、沙子皇宮洞等,尤其是浮石電站至縣城庫區河段,全長25公里,河面寬闊,水勢平緩、河岸風光秀麗,最適宜水上遊樂和人文旅遊項目開發。
融江河流域 融安水資源極為豐富,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水質清秀靜幽。兩岸蒿竹聳立,竹木蒼翠,宛如一道天然綠色屏障。秀麗的融江以其"平、直、寬、緩、清、靜"的獨特景致而倍受專家們的讚賞。特別是距縣城12公里處的下游浮石電站於2000年3月閘水後,浮石電站上游至泗維河之間水域綿延25公里,形成一個寬廣、平靜開闊的大平湖。這裡是開展水上遊樂的極佳境地,是柳州地區絕無僅有的。一年一度的百艘龍舟大賽就在這裡舉行。
大洲旅遊度假村 大洲旅遊度假村位於與縣城北面僅一水之隔的大洲島上、這裡綠樹相映、陽光明媚、空氣清新、洲頭萋萋芳草遍地,度假村內民族風情濃郁。美麗富饒的大洲島,一塊在江河中崛起的神奇土地,具有得天獨厚的亞熱帶湖島自然風光。可謂一座天然秀麗、一派田園風光的伊甸園。
紅茶溝森林公園 紅茶溝森林公園位於融安縣城西郊三公里處,方圓17平方公里,有原始次森林及人工林2.2萬畝。公園裡春季百花盛開,夏季半山雲海,秋季滿山紅葉,冬季山頂白雪。有山高路曲,林茂花香、水秀、瀑險、雲麗雪美、空氣清新等特點。
泗維河風景區 泗維河風景區距縣城14公里,是一條20多公里長的人工長湖,河水碧綠清幽、兩岸峰巒起伏、竹木蒼翠、八角飄香、風光綺麗,景色十分迷人。
南江犀洲島漂流景區 犀洲島漂流景區被譽為“融安第一漂”是融安水上漂流運動最理想地。該景區位於大坡鄉崗尾村 犀洲坪,距縣城10公里。南江漂流長度約10公里,漂流起點在大坡鄉治安村江口村附近,終於崗尾村犀牛坪。沿岸竹木成林,風景如畫。最適合漂流時間為每年5月—7月,這時,水流湍急,上下落差大,遊客可以感到漂流的快感和無與倫比的興奮。
擺竹山原始森林 擺竹山原始森林位於大坡鄉距縣城40公里,最高海拔1250多米,是廣西區重點保護林區,林區總面積4萬多畝,茫茫林海,古樹參天,浩然壯觀,森林內有國家珍稀樹種五針松、花竹、四方竹、黑竹等。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娃娃魚、野牛、狗熊等。
古騎樓街
大良石門水庫風景區 大良石門水庫風景區距縣城58公里,水質清幽,湖面寬闊平靜,景區內有奇洞,洞分上、中、下垂直排列,有通道相連,上洞寬敞明亮,形若天堂,洞內刻壁不少;中洞能容數百人,洞內有太平天國時期留下的八塊石刻,全部碑文約三千字;下洞寬敞陰暗,涼風習習。
長安鎮的古騎樓街 長安鎮的古騎樓街是目前廣西規模最大、保存較為完好的騎樓街之一。漫步街市,1.5公里的騎樓街還較好地展現在遊人面前,那雕樑畫棟的街旁騎樓,歷經百年滄桑,似向遊人敘說昔日古鎮的歷史。清清的融江自西北向東南穿城而過,幽波如鏡,風景綽約,恰似一江春水,將古鎮帶進新的輝煌。

礦 產 資 源

融安的主要礦藏有石灰石、白雲石、粘土、鉛鋅、硫鐵、重晶石等,其蘊藏量為:石灰石4950萬噸以上,粘土1913萬噸以上,白雲石2000萬噸,鉛鋅礦960萬噸,褐鐵礦119萬噸、硫鐵礦128萬噸。

水 電 資 源

全縣水電資源十分豐富,有大小河流48條,密如蛛網,均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柳江支流,水能理論蘊藏量12.4萬千瓦,可開發量11.7萬千瓦。全縣已在泗維河、浪溪河、淑姆河、融江河建成中小電站4處,總裝機容量6.17萬千瓦,其中中外合資建設的裝機容量5.4萬千瓦的浮石牛崖水電站年發電量達2.6億度。目前,全縣年發電量已達3億多度。縣電網與全區大電網並連,電力十分充足、穩定。

融 安 特 產

融安物產十分豐富,主要特產有:金桔、羅漢果、板栗、臍橙、沙
金桔
田柚、香菇、木耳、竹筍、小洲頭菜、茶油、竹涼蓆系列產品等。其中:
融安“滑皮金桔”皮脆、味甘、汁多,是金桔中的極品
融安金桔年產上萬噸,是全國金桔主要產地之一,其果質好,味清甜,曾多次進京被用於接待外賓。1985年在浙江省寧波召開的全國金桔技術研究會上融安金桔的產量、品質被評為全國第一,其系列產品曾被列為國家級"星火"計畫。融安因此素有"桔鄉"之稱。
融安羅漢果產量大、果質好
融安羅漢果出自大山,清純甜美,可泡茶,潤心脾;可入藥,治咳嗽,功效好。年產量達1億多個。
融安“小洲頭菜”味香肉脆,倍受消費者青睞
融安"小洲頭菜",清甜香脆,味道獨特,且物美價廉,已暢銷區內外,成為全縣菜類的拳頭產品。其年產量達7萬多噸。
融安竹子資源豐富,竹蓆產品已步入國際市場
融安竹涼蓆系列產品年產量達60多萬床。由於其竹質優良,工藝精美,已遠銷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享譽海內外。並且,融安的竹涼蓆廠家已出國發展,在越南、泰國等國辦廠,正在進一步做強做大。

民間飲食

融安有較多民間飲食,素有"除了這條街就找不到這個吃的"多種民間食物。現在都已經很少有在市場出現。如果您有幸去這個地方,不妨去打聽一下這些飲食:
濾粉
濾粉,米制而成,用米在機器中磨製加以水,製成糊狀,將米漿倒入製作好的漏斗中,在加入水調製合適,將漏斗中的米漿置於一鍋開水讓方,讓米漿經過漏孔濾入水中,直至煮熟。在加以調料。當地人每天必吃的食物。
滑滑粉
滑滑粉,米制而成,用米在機器中磨製加以水,製成糊狀,用水將米漿調稀,然後將米漿放入蒸架中,蒸製,蒸製好後成透明狀,加入調料即可。當地人每天必吃的食物。
水糕
水糕,製作方法較為簡單,用米加以水,磨成糊狀,然後加入糖(當地蔗糖為佳),蒸製。口感極佳,當地人都是從小吃著長大。易做但是不易做好。如果還能找到就只能在每天早上7點前在河西老市場能找到。
油糕
油糕,製作方式跟水糕類似,用米加以水,磨成糊狀,加入當地的檳榔芋頭,蒸製。蒸製好了後,用當地的頭菜(一種鹹菜),蔥,花生,切碎放置在油糕上方,即可入食。口感相當好。
五層糕
五層糕。現成僅有一戶人家在賣。現今再無此食物(謹以此懷念她)。製作方式跟水糕類似,用米加以水,磨成糊狀,需要分成兩種米漿,一種米漿用黃糖攪勻,一種米漿用白糖或冰糖攪勻。一層一層蒸製,蒸好第一層再蒸製第二層,每層之間放置少許油,蒸至五層蒸好為止。口感極佳!
軟糕
軟糕,糯米製作而成,需要用綠豆磨成粉狀放置中間,此類食物特別受換因,具體製法有待繼續考證。此類食物只能在市場賣到。
波斯糖
波斯糖,在鎮上經常能聽到"波斯糖,又香又甜,又脆口。五毛錢一個!"的叫賣,但是整個縣城就僅此一人製作。如果該叫賣聲你聽不到,那你絕對沒辦法吃到這類東西。希望你能有好運氣。

科技工作

融安縣科技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全面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了全縣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及科技進步。近年來,全縣引進新品種164個,主要農產品新品種和優良品種覆蓋率94%;建立了一批新品種示範基地和農業科技示範園;農業新技術推廣普及率達到91%。實施工業產品升級換代計畫,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草藥新產品——金松止癢液、野生靈芝茶系列產品、即食野生菇產品等15個新產品。融安縣於1998年獲國家科技部授予“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稱號,2001獲國家科技部授予“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稱號。雅瑤鄉和浮石鎮也分別被自治區科技廳授予“全區科技工作先進鄉(鎮)”稱號。
科技成果
農業方面:①1990-1992年,引進高產優質木薯新品種——南植188,主要在北部鄉鎮試驗示範和成功,特別是推廣與林間種(在幼杉林地間種)技術,既撫育了幼樹,木薯又獲得豐收。其項目獲柳州地區行署科技進步二等獎。②1992-1995年,引進“雜交蕃茄益農101”,在泗頂、橋板等石山區鄉鎮示範,並大面積推廣,為貧困山區農民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的門路。獲地區行署科技進步三等獎。③1990-1991年,試驗、示範水稻噴施多效唑並大面積推廣套用。獲地區科技進步三等獎。④1990-1991年,微型水電技術套用。⑤1990-2000年,網箱養魚技術示範推廣,獲地區行署科技進步三等獎。⑥1992-1993年,水稻科學節水灌溉。⑦融安縣木棉溝小流域治理綜合技術開發。⑧1990-1993年,叢生竹筍竹兩用林建設技術開發。⑧1991-1995年,濕地松速生豐產林營造技術套用推廣。⑨1996-2000年,水稻拋秧栽培技術試驗、示範和推廣。
其它方面:①天然茶皂素藥物洗髮劑系列產品開發。②純天然中草藥——益膚樂開發。③遠紅外線制粒烘乾機試製及其套用。④短程化療小兒肺結核。⑤皮瓣肌皮瓣的臨床套用。目前重點抓好羅漢果脫毒組培苗示範推廣、金桔低產園改造技術示範推廣及優良滑皮金桔高產種植技術推廣等。
發明創造方面:1、計算機自動教育系統;2、多功能半自動氣槍;3、剪式收割器;4、手壓泵式電動噴霧器;5、內燃機動車輛密碼防盜鎖;6、根雕桌凳;7、數學遊戲棋;8、液壓拉拔器;9、裝有閥芯的接駁咀;10、農藥液吸量器;11、便潔餐桌;12、輕便鐵犁;13、菱形狀蜂窩煤多功能速燃爐灶;14、新型家用切蔓機;15、菱形狀蜂窩塊;16、正方形狀蜂窩煤塊。
民 間 藝 術
一、零零樂:這是明末清初年間在桂北地流傳的一種民間藝術,它的曲調簡單,就是上下兩句,沒有什麼變化。但大多數演唱者為盲藝人,或街頭賣藝,或被人請進家演唱,唱的內容可以是大本頭,或是大故事的片段,或是連唱七夜。無道具,就是兩片竹板打拍節用。零零樂屬曲藝種類,坐唱,無運作。
二、漁鼓:流傳的時間與零零樂相同,演唱者大多數亦是盲藝人,曲調與桂林漁鼓不大相同,也許是流派問題,或是街頭賣藝,或演唱大本頭,連唱幾夜。漁鼓屬曲藝種類,坐唱,無動作。長安漁鼓現已失傳,現在演唱的是桂林漁鼓。
文化活動
三、彩調:彩調在廣西最為盛行,我縣幾乎每個鄉鎮都有彩調錶演隊伍。彩調腔口多達100多個,長安鎮每條街都有彩調隊伍,逢年過節,每個十字街頭都搭台唱彩調,十分活躍,直至今天。
四、長安文場:長安文場與桂林文場大同小異,但流派不同,風格各異,至今已有150年歷史,原是江浙民間小調衍變而成,通過職業或半職業藝人的多年演唱,不規範,使之成了有獨特風格的長安文場,已往都是坐唱,無動作,一個多角,屬藝種類。解放後,長安鎮老藝人們將文場搬上舞台,掛衣演出文場劇。此後,縣又連續創作了三個大型文場劇,在地區獲獎,文場演唱在自治區亦獲過獎。
五、錢排:錢排在長安鎮流傳已有多年,它是藝人們用來向有錢人家乞討的一種藝術形式,在有錢人家門口,耍起錢排,講(有韻腳的、有節奏的)或唱一些恭祝髮財的"彩話",藉以謀生。這種藝術形式一直保留到今天,現在,已經成為文藝活動的一種形式,表演者可兩人以上至十人以下。
六、牌燈:牌燈在民國年間在長安鎮最為風行,每條街都有隊伍。它原本用大字牌中的大壹至大拾,先是洗牌,然後組成壹貳叄、肆伍陸,或貳叄肆等。這種藝術形式專用於逢年過節的晚上,因為它是燈類,晚上十分好看。
解放後,藝人們把它改成口號,亦是三個燈做一組,例如:組成"毛主席"、"萬萬歲"、"共產黨"、"象太陽"、"鼓幹勁"、"爭上游"等等。藝術形式這幾年很少見了,如不重視,又會失傳。這叫"耍牌燈"。

方言

官方語言為柳州話(桂柳話),縣城附近一小片區域使用本地土話,俗稱"土拐話"為當地鄉下的交流語言(如潭頭鄉、大良鎮等地),另有部分原住民使用壯話。

縣領導

縣委書記:周思泉,縣長:陳家達。 周思泉,男,壯族,1964年12月生,廣西柳江人,廣西區委黨校大學學歷,農藝師。1986年7月參加工作,198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6.07-2006.10 融安縣委副書記、副縣長、縣長 2006.10- 2009.11融安縣委副書記、縣長 2009.11- 縣委書記、縣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